回覆列表
  • 1 # 開到荼蘼151223266

    當然是李斯忠啦,河南黑頭之王,被敬愛的周總理譽為“活包公”。李斯忠和吳心平都是河南寧陵的。但吳的唱腔和李差遠了。李斯中聲剛氣滿,吐字清晰,和崔蘭田合演“見皇姑”一折,周總理點頭讚許,誇讚不絕。

  • 2 # 豫劇唐派

    李斯忠和吳心平都是豫劇大家,同時又都是以工黑頭而聞名。李斯忠大師因在省團工作和其無與倫比的唱腔知名度很高!他在黑頭淨行的突出貢獻奠定了他作為豫劇大師和黑頭李派創始人在豫劇屆地位!憑著他在其代表作下陳州,司馬茅告狀,包龍圖坐監等劇目中的出色表現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淨行第一人!吳心平老師是一位不可多得豫劇人才,憑著他過硬的基本功和出色的嗓音條件他不僅能演黑頭更能兼演老生,並且還能演現代戲。據說最開始吳心平老師並不是以黑頭出名的,是豫東的一位知名老生演員。在拍電影包青天的時候,導演看李斯忠老師的身高太高和其他演員在一起的時候畫面不協調。就為這個角色犯了難,所幸很快吳心平老師進入了導演的視野。經過實踐證明吳心平老師確實沒有辜負導演的器重,在電影包青天中一炮打紅。成為人盡皆知的一位黑頭大師!下面發一些吳老師的照片。

  • 3 # 春風擺柳

    我是予東人,當地對李斯中大師的評價最高,五十年代,我們這個地方老幼皆知寧陵縣的大黑頭……李斯忠。他聲域寬廣,運氣巧妙,聲音宏亮,吐字清晰,表演藝術性強,很受我們這裡百姓的喜愛。記得小時候,只要聽說李斯忠在哪裡演出,步行幾十裡貪早摸黑也是必須去看他的演出。他的戲很多,主要的有:鍘美案,司馬茅告狀,陳州放糧,打鑾駕,鍘包免,鍘趙王等。當然,吳心平老師,在商丘也很有名氣,尤其電影包青天后,也是家喻戶曉的名演員。

  • 4 # 魏青衣

    李斯忠和吳心平都是豫劇黑頭大家,兩位藝術家唱的都非常的好,不過如果非要比個高低,按照藝術水準的話,李斯忠應該更勝一籌,畢竟他是豫劇第一黑頭,豫劇“李派”創始人。

    李斯忠是豫劇淨行的領軍人物,唱腔以豫東調為主,豪邁奔放、嗓音洪亮,被人們贊稱“八里嗡”。吳心平主要是唱包公戲而出名,是商丘市第一位國家一級演員。

    他們兩個人都是商丘市寧陵縣的,也都唱過包公戲,而且唱的都十分精彩,說起來兩個人也是非常的有緣。

    不同的是,李斯忠從7歲開始學戲,就一直專工黑頭,而且他的天分聰慧,入科兩個多月就能演出。當時科班學戲12出,他竟然能在11齣戲裡當主角,年紀尚淺的時候就具有了相當強的實力。

    而吳心平則是既演老生,又演黑臉,開始的時候學習的專工老生,兼學黑臉。後來豫劇電影《包青天》火了之後,就專工黑臉,兼演老生。

    吳心平在黑頭唱腔上嗓音渾厚,吐字清晰,表演落落大方,深受人們的喜愛。

    李斯忠和吳心平,都曾經被周恩來總理接見過,深受周恩來總理的讚譽。不過兩者相比起來,李斯忠的戲路更寬一些,演繹過很多經典角色。而吳心平除了包青天,在其他角色中,表現的不是很突出。

  • 5 # 看多了也就入戲了

    李斯忠為人誠懇正直,在藝術上精益求精。難能可貴的是他雖為淨行演員卻非常講究唱功技巧,很注意博採眾長,廣泛吸收借鑑別家唱法技巧,以豐富自己的演唱經驗。他喜愛“紅臉王”半說半唱、偷字閃板的唱法和“花臉爺”高亢自然的聲腔藝術,細心研究琢磨,以提高自己的唱腔技巧。如在《劉墉下南京》和《坐定遠》中都採用了半說半唱、偷字閃板的技巧。在李斯忠的其他名段中,如《下陳州》中的《十保官》、《司馬茅告狀》中的《十大狀》,都可以看出李斯忠對前輩老藝人演唱技巧的學習和運用。他還注意向兄弟劇種學習,如《見皇姑》中“踢莽下跪”的動作,就是採自京劇麒派;《鍘美案》中“跺地一蹲”的動作,學自裘盛戎老先生;《下陳州》中《十保官》的動作造型則學自一位秦腔藝人。在吸收中,他能做到取捨有度、融會貫通,把兄弟劇種中的精華巧妙地融進豫劇中,豐富了豫劇唱、念、做、打的技巧。

    李斯忠的唱腔,以豫東調為主,剛健豪邁,《下陳州》是他的代表劇目之一,如《十保官》這段唱腔,旋律變化雖不大,但透過他演唱技巧上的處理,如掌握抑、揚、頓、挫,運用偷字、閃板,再加上他嗓音洪亮,演唱鏗鏘有力,朗朗上口,因此,能成功地表現出包公不畏權勢和鐵面無私的性格特徵,成為婦孺皆知的一代絕唱。他常說唱腔必須結合劇情。如:老包為人正直無私,執法嚴明,有柔有剛,萬不可演成猛張飛。在唱腔上也要樸實大方,不可華而不實。在聲音上更不可聲嘶力竭憑嗓子吼,否則,好嗓子也不一定能喝好戲。如《勸駙馬莫要性情急》這段唱,他就選用了“栽板”、“慢板”轉“流水板”,開始節奏自由、徐緩,給人以心平氣和的感覺;接著抒情性比較強,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隨著感情的發展進入“流水板”,義正詞嚴地指責陳世美貪圖富貴、忘恩負義,同時還希望他能認下香蓮母女,回心轉意。這段唱腔與《鍘美》一場的唱腔處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直言規勸,有剛有柔;後者則鐵面無私,執法嚴明。透過演唱,從不同的側面塑造了包公這個人民心目中清官的藝術形象。

    吳心平是中國 戲劇家協會會員、 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商丘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商丘市第一屆人大代表。2000年被評為商丘市首批優秀 文藝家,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吳心平從藝56年來,先後在《社長的女兒》、《屈原》、《包青天》、《桃園喜》、《睢陽忠烈》、《岳飛》等100多部戲曲、電影、電視劇中扮演主要角色。特別是1963年出演《社長的女兒》社長一角在全國引起轟動,赴北京彙報演出受到周恩來、李先念、 陶鑄、習仲勳、薄一波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79年,他在河南影業公司與香港金馬影業公司聯合 攝製的彩色電影戲曲片《包青天》中成功地扮演了包拯,贏得了豫劇“活包公”的讚譽。

      吳心平既攻老生,又演黑臉,工於傳統戲,擅演現代戲,在藝術上形成了唱腔渾厚、吐字清晰、表演樸素大方的風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勸說家人不要亂餵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