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個人理解,取法,主要指透過臨摹獲取範本中的技法精要部分。如: 筆法、筆畫、字形、章法等。也可以擴充套件到執筆法、紙法、墨法等與原作技藝表現相關的因素。

    是否得法,並且在創作中有所體現,也就是說,掌握的怎麼樣,用上多少? 這是驗證所學的硬性條件。比如,寫一個字,或寫一件作品,字形是某個帖的結構特點,而筆法、筆畫有一大部分是其他字型裡面的,使其獨具匠心,與眾不同,寫出自己的個性。此外,還加入一些字外功方面的藝術元素渲染效果,這就是所謂融會貫通。

    無論是怎麼變化,作品中的筆法、字法能隱約可見,即為有出處,不是肆意妄為。

  • 2 # 翰墨書道

    “取法乎上”這句話的理解可以說就是孫曉雲所謂的書法有法的“法”,這個法可以包括一切經典的書法技法(這裡的技法,即包括用筆技法也包括其它書法的技法理論甚至字形和形質之法,就是說所有的有關的書法理論知識與作品中的法),取法乎上,當然就是要象經典取法了。為什麼要取法乎上呢,實際上這句話後面的幾句就已經告訴了我們,“取法其下,僅的其下”,實際上,我們無論學習什麼知識都一樣,要取法高遠,這樣才能站在歷史巨人的身上,探索出更新的自我,而不在古人的經典的圈子內打游擊,從理論上說的確如此,但現實中能夠站在歷史的巨人身上往前邁一步的寥若星辰。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呢,就是一開始就脫離經典而另闢蹊徑呢?顯然是不可能走遠的,也可能一輩子都出不來經典的牢籠,實際上即便是都從繼承經典除非,同樣也不可能人人都能夠在經典的基礎上往前邁出一步。否則,經典也就不是經典了。

    但要想寫好書法,取法乎上是必須的,因為這樣才有可能使得自己的水平更精彩,作品藝術性法的造詣更豐富。

    這句話的的意思在孫過庭的《書譜》中也有非常好的解讀。孫過庭說:——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處,反玉輅於椎輪者乎!意思是說:“這四位才華出眾的書法大師,可稱得上古今獨絕。但是今人(二王)還不及古人(鍾、張),古人的書法風尚質樸,今人的書法格調妍媚。”

    然而,質樸風尚因循時代發展而興起,妍媚格調也隨世俗變化在更易。雖然文字的創造,最初只是為了記錄語言,可是隨著時代發展,書風也會不斷遷移,由醇厚變為淡薄,由質樸變為華麗;繼承前者並有所創新,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常規。書法最可貴的,在於既能繼承歷代傳統,又不背離時代潮流;既能追求當今風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

    【所謂“文采與質樸相結合,才是清雅的風度”。何必閒置著華美的宮室去住古人的洞穴,棄捨精緻的寶輦而乘坐原始的牛車呢?】

    鍾繇專工楷書,張芝精通草體,這兩人的擅長,王羲之兼而有之。比較張芝的草體王還擅於楷書,對照鍾繇的楷書王又長於草體;雖然專精一體的功夫稍差,但是【王羲之能廣泛涉獵、博採眾優。總的看來,彼此是各有短長的。】

  • 3 # 書法影響力

    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大的挑戰性。我從書法的角度來說一說“取法乎上”吧。唐太宗李世民《帝範》卷四中說到: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這個取法其實是效法的意思,就是效法高超的學識與技術或者藝術等。意思是說:你效法最為高超的技藝,最後得到的也只是中等水平的技藝,如果效法中等的技藝,那麼得到的,肯定是下等的技藝,也就是很普通的意思,無特色。這句話其實是教育所有的學習者,要對自己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這樣才會得到滿意的結果。

    那麼書法中的取法乎上到底是什麼呢?

    書法中的取法說的是學習和效法魏晉時期的筆法,然後加以轉換成個人書風,因為魏晉時期的書法筆法和書法風格目前來說是最為高超的,還沒有可以超越它的朝代和技法。所以,專業學習書法的人都會取法於魏晉,然後慢慢的領悟並形成個人書風。總之,就是取魏晉之筆法。

    其實我個人的理解並非只有取筆法那麼簡單。筆法是視覺外在的元素,只要學習書法的人都可以領悟其運筆方式,並非難事。

    我覺得這個取法應該是效法魏晉時期文人的一種風貌和內心情感世界。因為書法的表現都是由內心傳播到筆下而形成。這個取法應該是時代文人的一種底限法則,只法於內心,而非法於筆下。所以才能造就魏晉時期瀟灑的書風。

    魏晉書法其實就是“功到自然成”的結果。不要費心費力的去研究什麼筆法。其實最需要費心力研究的是“結字”。結字也是魏晉書法中唯一可以體現在視覺上的規則了。結字很難,需要把每個字多次,大量的書寫,然後可以把某個筆畫作特寫處理,又或者是作突出處理,再做整體平衡協調的調整,然後寫出來跟所學字型作對比。當然,記得一個原則,就是必須能夠識別,才不是亂結體。 其實自元朝趙孟頫之後,幾乎沒有人可以實現某些字獨自結體了。其實這才是趙孟頫的高明之處,也是地位凸顯之處。趙的書法在元朝以前的所有書家中,屬於中等水平,但是結字,卻在上等前列水平,可以與唐人比肩,甚至超越。這也是趙孟頫唯一可以與魏晉諸位大家相比的優點。

    我見網上很多分析魏晉筆法的文章,尤其是分析王羲之用筆的文章很多。分析的很細緻,無論空間感,留白,距離,取勢,如何運筆轉腕都分析的很到位。非常敬佩他們這種努力鑽研的精神,是值得我學習的。 不過話說回來,恐怕王羲之都沒有你想的這麼周到吧。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來說的話,魏晉書法精神和所謂的筆法一定會背離那個時代的初衷。所以說,這個取法,大家不要禁錮在所謂的書寫規則上,這樣很容易走上不歸路。

    我所說的魏晉取法,就是魏晉書學之精神,不受禁錮約束的控筆書寫技術,是時間經驗和知識累計的結果,不是學會了什麼筆法就是魏晉書風。所以不要自欺欺人。某些用筆效果和用筆方式本來就是因為書寫工具原因在加上長期大量書寫而慢慢形成的一種用筆習慣而已。比如,書寫時有節奏感的提按,拉,推等等。

  • 4 # 76651703812笑抒心語

    取法乎上,首先來看看字面意思。取,釆納或效法。法,技法和法度。乎,在於。上,這裡指古人的,即傳統的。連在一起就是我們學習書法應效法傳統的技法和法度。那麼,古人或傳統的技法和法度有哪些呢?我認為,主要是:一是,要掌握筆法墨法,包括坐姿、握筆、運筆、線條質量、墨的濃淡乾溼等。這是書法的基本功。取法乎上,就要按照古人總結好的技法練習,其傳統練習方法就是臨帖。二是結體。取法乎上就要上"體"。這是取法乎上的重點。三是章法。在謀篇佈局上從書寫的格式、順序到字的大小疏密都應遵循傳統規矩。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它既是民族的,又是傳統的。在學習書法上,只有取法乎上,才能永葆書法民族的品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男友養狗用我的英文名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