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動力十足

    動畫片是孩子認識世界和接觸新事物的重要方式,可以選取一些比較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給孩子看,尤其是色彩鮮豔的動畫,這樣比較容易吸引還觀看。《兔子貝貝》《我是優優》《花園寶寶》《一休哥》《小鼴鼠的故事》

  • 2 # 不二學子

    教育孩子好的習慣,這是寶媽們必備的技能了,古代有孟母三遷,也有《三字經》等兒童讀物,更有二十四孝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流傳。筆者作為一名八零後,從小就聽著故事長大,雖然朦朦朧朧,但依稀記得王祥臥冰等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現在的時代不同於過去,科學這麼發達,我們除了看書講故事外,可以透過生動的動畫傳遞給孩子好的習慣,一部好的動畫,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故事,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首先說明一下,什麼是好習慣?筆者認為題主所說的好習慣就是懂禮貌、給父母洗腳、愛幹活,熱情、孝順等等懂事的好習慣。我們知道,這些好習慣都是基於人的品德教育的,而人的品德教育離不開根本,那就是儒學八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以上就是好習慣的立足根本了,我們的教育也是把孩子往這個方向帶。那麼,那些動畫符合八目品德教育呢?當然是《二十四孝》的的動畫片了。

    筆者首先推薦的是《二十四孝》的動畫片。

    孩子自小在家,在父母的身邊,當然是培養以孝為主的好習慣了。現在的很多有錢人,把孩子送去學國學,學傳統,就有讓孩子回家給父母洗腳的作業。我們上的小學品德教育課本,也有給父母打洗腳水的好習慣文章。

    二十四孝的動畫分為二十四集,分別是:孝感動天、親嘗湯藥、齧指痛心、百里負米、蘆衣順母、鹿乳奉親、戲綵娛親、賣身葬父、刻木事親、行佣供母、懷橘遺親、埋兒奉母、扇枕溫衾、拾葚異器、湧泉躍鯉、聞雷泣墓、乳姑不怠、臥冰求鯉、恣蚊飽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筍、嘗糞憂心、棄官尋母、滌親溺器。

    我相信孩子學會這一個好習慣,寶媽們這一輩就有福了,養老不愁,吃喝不愁,受用一生啊,所以首先推薦。

    其次,推薦《中華弟子規》的動畫片。弟子規是CCTV-10百家講壇《錢文忠解讀弟子規》唯一推薦動畫片,在孝的基礎上更加增添了許多優良美德,該片意在發揚我們中華傳統美德,將書本弟子規的內容融入生活的點滴之中,讓孩子看了動畫,在日常生活就有實用,所以作為第二推薦啦。

    最後,筆者推薦《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早教動畫。孩子透過弟子規的教育,已經明白了做人的基本主線,大的框架已經在腦子裡有了,這個中華上下五千年就是填充框架的細節啦,如廉頗請罪、周公輔成王等等歷史故事,以歷史事件為題材,透過實際的事情去教育孩子錯就是錯,要勇於承認錯誤,要自強不息,團結同學,禮讓大方,這些都是非常有益孩子好習慣的教育動畫。

    當然,如果寶媽們覺得以上不過癮,還有動畫版的三字經,開心私塾等等,都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優秀動畫啦。

    但是個人建議:孩子小的時候不宜長時間看液晶螢幕,會損害視力,適宜為度。而且不推薦一些外國的動畫,畫面違反常識,暴力和危險動作的動畫筆者都不推薦,可能我們覺得很搞笑,很好看的動畫,對孩子沒有好處,反而有害。14年就曾發生過有7歲的男孩在看了動畫片《熊出沒》後,模仿光頭強改裝落地扇進行,結果左手掌、手指被扇片嚴重絞傷。同樣是14年,兩歲半的男孩模仿動畫片《熊出沒》裡的光頭強,結果用斧頭把自己的兩根手指砍傷。18年,關在家裡看動畫的7歲小女孩拿著雨傘,模仿動畫從五樓窗戶跳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睡眠時間如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