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鹹魚專撕雞
-
2 # 夕陽糊琴
孝歌是我國孝道文化的一種,在我國南部地區普遍流行,這種習俗體現了一種傳統的孝道理念。一般認為陝南是孝歌的發源地,從春秋戰國時孝歌源起,只有南遷的秦人和北遷的楚人在陝川鄂邊界融合生息,至今還保留著這種治喪風俗,使秦南漢水流域,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祥地,至今傳流著豐厚的歌詞、曲調,歌手人才濟濟,即興創作演唱歌詞的歌手,不乏其人。至於孝歌更確定的發源地及發源時間仍雖進一步考證。
-
3 # 懂——心飛揚
孝歌是當長輩去世後,作為晚輩要為逝去的長者守靈,這種習俗體現了一種傳統的孝道。早在中國南部地返區普遍流行。
-
4 # 洪祺1
孝歌,是孝道文化的載體,古稱“輓歌”,民間俗稱“喪歌”。孝歌是流傳在我國秦嶺淮河一線民間喪禮中的一種曲藝演唱形式,伴奏以打擊樂器鼓、馬鑼、小鑔等為主。離世親人出殯時,演唱者一人持鼓,一人執鑼,自行奏樂,由持香打幡的孝子領著繞靈柩轉圈,邊行邊歌。孝歌唱詞以倡孝勸善、頌揚亡者功德,寄託生者哀思為主。
孝歌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很早。民俗學家認為孝歌起源於東周戰國時期,首創者乃大賢莊子。據《莊子.至樂》記載:“莊子妻死,惠王吊之,莊子則箕踞鼓盆而歌。”其意是說,當時的大賢莊子,在其妻子懸樑自縊後,惠王前來弔唁。莊子則箕踞敲擊瓦盆而歌。《左傳•哀公十一年》中也有記錄:“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稍後的西漢初年,田橫及500壯士不肯臣服劉幫而自殺,門人曾作《薤露》、《蒿里》之詞,詠歌以示紀念,慨嘆人生無常命運多舛。北齊顏之推著有《顏氏家訓》,書中寫道:“輓歌辭者,或曰古者《虞殯》之歌,或曰出自田橫之客,皆為生者悼往告哀之意。”而現在陝南民間孝歌中的《人生在世有什麼好》裡也唱道:“人生在世有什麼好?說聲死了就死了,不如路邊一棵草。十冬臘月霜打後,草死葉落根得保,待到來年春風掃,草生葉綠花發了。”雖然在文字的雅俗上有天壤之別,但表達的情感與生死觀卻是基本一致的。
可見,《薤露》和《虞殯》應該是最早的孝歌範本。在這之後,它由廟堂走向民間,創作孝歌的隊伍,也從文人士子到普通百姓,雅俗共聚,內容龐雜,成為廣大民眾懷舊悲人敘事抒情的孝道文化載體。
百行孝為先,以孝為賢,以孝為本,可以說,在漢民族民間傳統中,孝歌的主旋律是不同版本的《二十四孝》。
孝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曾經盛行於秦嶺淮河一線的秦楚大地,其主要流傳地是現在湖北和陝西,後來輻及廣大地區。現今的川陝鄂邊區,每逢逝者停柩期間,尤其是晚,總能聽到悠揚、婉轉、高亢、悽然的孝歌之聲。
-
5 # kilig蘇
孝歌是我國孝道文化的一種,在我國南部地區普遍流行。當長輩去世以後,在將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後代要為逝去的長者守夜,就是圍著他的棺材拿著香不停的轉,謂之轉香。這種習俗體現了一種傳統的孝道理念。
-
6 # 千萬裡
孝歌是我國孝道文化的一種,在我國南部地區普遍流行。當長輩去世以後,在將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後代要為逝去的長者守夜,就是圍著他的棺材拿著香不停的轉,謂之轉香。這種習俗體現了一種傳統的孝道理念。
-
7 # 海之藍80859
孝歌起源於我國南部和陝西一代,當長輩去世後,孝子們都要為逝者守靈,下葬頭天還要請亡靈,所有男孝子,賢孫手執火香在村裡街道遊走,回家後再繞著棺材轉一圈,然後再到村十字路口弄一堆土,把自己手裡的火香插到土堆上。入土那天為止。
-
8 # 信孑
孝歌,又稱輓歌。歌詞多為勸善行孝和敘述故事為主,其源可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漢魏以後唱輓歌成為朝廷規定的喪葬禮俗之一。至六朝時代,唱輓歌成為一時之風尚,許多名士藉此顯示其蔑視禮法、瀟灑不羈的風度。輓歌獨特的悲哀情調和悽麗的美學風格表達了士人以悲為美的美學觀念,也是他們獨具風神的生存哲學的詩意顯現。輓歌流傳至今,也只有在部分民間喪禮中窺見一二,然而真正會唱的人已經為數不多了,而且多為中老年人。記得小的時候,身邊的親朋好友(尤其長輩們)隨處都可以來一曲,現在的葬禮活動必須出錢請專門的歌師來演唱,希望這種民間風俗文化可以一直傳承下去。譬如,小時聽過的帶有地域特色的漁鼓戲,由於老一輩的漁鼓藝人早已亡故,從而失傳。孝歌的主要特點是,一人或多人獨特的清唱曲調配以鑼鼓的節奏的形式展現的,以悲哀情調為主;而漁鼓戲似乎也是用同樣的形式進行抒情和敘述表演,只是將樂器鑼鼓換成了漁鼓筒,但是曲調更為活潑明快。現在市面上可以聽得到的漁鼓戲主要以湖南及山東的戲曲特色為主,和自己小時候聽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應該不屬於同一種劇種。雖然自己僅聽過一次,但那優美的曲調至今仍然停留在腦海裡。可是,再也聽不到了……
回覆列表
孝歌是我國孝道文化的一種,起源於我國南部地區。當長輩去世以後,在將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後代要為逝去的長者守夜,就是圍著他的棺材拿著香不停的轉,謂之轉香。這種習俗體現了一種傳統的孝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