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維導圖實戰派汪志鵬

    如何用思維導圖助力“大語文”❓

    一、什麼是大語文❓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18年中高考證明,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已然成為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原因如下:

    1.考卷文字數增加,從以前7000左右到現在9000左右,將來可能增加到一萬字左右。“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驚呆了眾人:“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2.範圍變得更廣,不再侷限於課本。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務必提高對孩子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

    3.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吃大虧。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可以說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佔了語文分數的百分之三十。

    4.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閱讀量少、語文水平欠佳,都會使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受到很大影響,所以會出現考生連題都沒時間做完的情況。

    二、思維導圖如何助力❓

    1.培養快速閱讀習慣。大多人閱讀的速度不夠快,是因為受限於書本中的直線資訊,一行行的從前往後的閱讀,這樣閱讀的速度會受到非常多的因素影響,例如:生僻字、不理解的概念、枯燥乏味的內容、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但是作者的創作是圍繞一箇中心而展開的網狀結構,所以要想提升閱讀速度和能力就需要我們迴歸到作者創作這個角度,這也是我們大腦喜歡的方式。

    思維導圖能夠完美的呈現這個過程,它不僅可以與我們的已有知識創造連結,還可以激發出新的想法。由於思維導圖放射性擴散的方式,會不斷的引導繪製者探尋、思考、發現....

    2.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思維導圖透過文字、影象和線條,將人的內在思維進行外在形象化的呈現。隨著近幾年的推廣和普及,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這一“神器”。並且將其運用在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使用最廣泛當屬運用思維導圖做閱讀筆記了。

    託尼.博贊老師在他的《思維導圖》書中指出:只需一瞥,你就能看出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關鍵概念之間的聯絡一目瞭然。因為思維導圖只有一張紙,而且條理清楚,所以你可以更加快速地回顧並更加有效地記憶。運用思維導圖製作閱讀筆記可以:記憶、分析、創造、對話。

    並且思維導圖可以讓你對作者的行文脈絡一目瞭然,這對於快速抓取作者想表達的中心主題以及文章結構非常有幫助,反之,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快速的“立體構思”,對寫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3.記住才是硬道理。博贊先生告訴我,他發明思維導圖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他記住更多的東西。而提高記憶的效果就是“聯想”和“聯接”。

    聯想,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想象,讓抽象的概念變得簡單具體且形象有趣,讓表達更“顯眼”。因為大腦對顯眼、有趣的東西才會有反應,記憶的才會更“深刻”。

    繪製有藝術感的思維導圖,讓我們對影象、色彩、符號、框線等可以加強大腦印象的要素的繪製有了更高的要求,從而進一步加深我們對資訊的理解和記憶。把資訊透過影象/符號進行形象化後,可以讓本來看不清的東西看的更清晰,也讓傳遞的資訊量更大、更準確、更迅速、更富整體性。俗話說“一圖抵千言”。

    聯接就是在資訊與資訊之間建立回憶的線索。繪製藝術思維導圖,透過對關鍵詞、影象以及顏色進行藝術化處理,建立對各個“知識點”的記憶連結;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透過藝術線條,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表現出來,從而建立“知識面”的記憶連結。我寫過不少關於如何如用思維導圖記憶古詩/課文的文章,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找來讀一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星爺的《新喜劇之王》?覺得好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