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蝸牛和兔子的媽咪
-
2 # 天涯明月愛叨叨
幫理不幫親?幫親不幫理?年紀小的時候,多半會覺得,誰跟我親,我就幫誰。年歲漸長,看待這個問題就會理性很多。
不論是媽媽,還是奶奶,跳出親情的美化,本質上,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也有各種各樣的面孔。再親的親人,對你再疼愛,那只是她的一面而已。所以,對你好的就是真的仁慈和藹嗎?
人是很難看清自己、反省自己的,通常都是緊盯著別人的不足,而那所謂的對錯,也只是從自己的立場角度做的判斷。所以,理性的看,媽媽和奶奶的隔閡也好、矛盾也好,是她們作為普通人屬性的一部分。只是在我們的傳統理,要“為長者諱”,晚輩沒有資格評判長輩。但這不代表晚輩是盲的、聾的,在旁觀者的角度,更能看清她們關係的癥結。
媽媽和奶奶,是婆媳。這已經註定了她們之間關係良好的機率本來就很小,不論是從家庭瑣事上、對兒子/丈夫的爭奪上、對你的控制上,她們都是天生的敵人。這是你根本不可能化解的,所以,不要焦慮“我該怎麼辦”。你覺得她們應該消除隔閡、親如母女嗎?那你是太傻太天真啊孩子!相信她們之間的隔閡,並不影響到你們的正常生活吧,那就視而不見吧,因為她們都有自己足夠的理由去讓隔閡存在著,也許那反而是大家相安無事的前提。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我是向著我媽的。雖然有時也覺得我媽不對,但是畢竟是我媽把我帶大的,奶奶並沒有那麼耐心。
而且長輩之間的事小輩不好參與也不便作評價,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家庭之間的事誰也說不清到底誰對誰錯,儘量不參與,做好自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