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
2 # 浪子天涯1897
l“i跟據藥物的藥性來說和方劑學來說是完全可以配伍。要說題問者是自已飲用那就看你的身體狀況及其年齡階段而選者各味藥“的配伍劑量來定。首先說西洋參,溫而不燥,燥而不膩,走氣分和血分雙功能的大補藥,與人參還是有點差別的。西洋也是人參經過加工炮製而來,枸杞是清肝明目,潤腸利便,善走血分。黃芪味甘性溫善走氣分,是補氣之王。一般用量在15克至30克的劑量。一般劑量較其它劑量大。跟據藥物的藥性標準配伍是:西洋參15克,黃芪3O克,構杞12克。可治療少氣乏力,精神不振,四肢痠軟,視物模糊,自汗等證。特別注意的是煎服和泡服l飲用劑量有所不同。泡服較大。西洋參為君,黃芪為臣,這樣配伍更發輝西洋參的功效。加點冰糖,三片生薑更好。
不能。
先說西洋參和枸杞。
所謂“非虛勿補”,如果身體並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西洋參會對人體吸收鈣質產生不良影響,不宜常服,身體水代謝不好的人,更不宜服用西洋參。
至於枸杞就無所謂了,其實枸杞的功效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也沒有所謂“生燥”那麼大的副作用,喝枸杞水自然有一定好處,但也跟平時吃其他東西沒有多大區別,喝著解悶兒可以,但想靠枸杞水延年益壽就有點不靠譜了。
而黃芪,則完全不適合日常飲用。
黃芪是一味藥性比較強的主要用來補氣的藥材。藥物要講究配搭,有君臣佐使,有的是為了消除某味藥物的副作用,有的是要激發這味藥物的藥性,藥性不被激發的話,直接服用的功效不大。
黃芪,這兩條它都佔。
而且黃芪的副作用很大。黃芪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上火”,如面紅、心煩、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轉病勢。
黃芪助熱,腎病屬陰虛,溼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毒副作用,應禁用。
黃芪會加重上火的症狀,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無汗、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熱毒熾盛者均不宜用。病人在服用黃芪時不可擅自加大劑量,否則高血壓等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會明顯增加。
臨床上使用黃芪,都是先用黨參,有效而無副作用後再加用或改用黃芪,使用黃芪時採用逐步加量的辦法,以身體能耐受而無副作用為度。最安全的辦法是配方使用。
用了黃芪,也要邊服邊觀察有無上火的表現或身上原有疾病有無加重或是否出現悶、痛的感覺,一旦有則應停用或配藥才能用。
醫學臨床上使用黃芪尚且小心翼翼,你想拿它泡水喝著玩?
那也等於同時拿自己的身體健康在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