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尚長榮,1940年7月生於北京,國家一級演員,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專案代表性傳承人,兩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曾任中國劇協第五屆副主席,中國劇協第六屆、七屆主席,現為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
34
回覆列表
  • 1 # 青衣茶館

    謝謝,我十分喜歡尚先生的表演藝術,我認為先生與前輩和其它花臉演員最大的區別不在唱功上,而是在對人物的刻劃上,怹是在演戲,不是如嗓子好的花臉演員在傻唱,是,嗓子好會唱是好,但至於是不是好演員那就要看綜合的藝術表現力啦,京劇演員普遍不太重視人物刻劃,流於口傳心授的,一板一眼的唱,真正地創意創演就顯出了缺扳。再說回尚先生創演的《曹操與揚修》,把花臉上升到了一個高度,超越了眾多花臉演員,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觀眾喜歡!說到底,京劇藝術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糸之一,是綜合的時空自由轉換的表演,只聽聽唱,欣賞欣賞是可以的,但京劇不是簡單的說唱藝術,不然不能稱其為京劇藝術價值,關於人稱尚先生為尚派則不可取,因為這是個嚴肅的命名!總之,尚先生是沿著前輩藝術家的路再創新發展,這條路是正確的!

  • 2 # 隨緣194775874

    尚長榮老先生的銅錘花臉藝術,可謂在世京劇藝人中“淨行”的嬌嬌者,他不拘泥於任何流派,無論是唱還是表演都非常自然,是一個京劇界任何流派演員學習的榜樣。

  • 3 # 京劇之聲

    首先表明觀點:將尚長榮的表演風格稱為尚派是不合適的!

    尚長榮1940年出生,是尚小云先生的兒子,從小受家庭藝術薰陶,也走上了京劇之路。五歲登臺,十歲正式拜師學京劇花臉,先後師從陳富瑞、蘇連漢、侯喜瑞等名家。尚長榮的唱腔,質樸渾厚,飽滿酣暢,比較有激情,在豐富花臉唱腔的同時,又借鑑了京劇旦角等行當和其他曲藝的唱腔,博採眾長,兼收幷蓄!

    在以《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為代表的新創劇目中,尚長榮探索人性、啟用傳統,積極為傳統藝術尋找新文化支撐的探索精神,被喻為“尚長榮三部曲”。尤其是在《曹操與楊修》中,他塑造了一個性格複雜的曹操形象,被譽為新時期中國戲曲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正式因為這些作品,觀眾才把他抬到了很高的高度!

    他是架子花臉,不是銅錘花臉,因此在唱腔上可能與其他花臉名家不太相同,但實際上他的藝術表演風格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形成的,並非完全是他自己的獨到之處。京劇界,想要開宗立派,就必須對京劇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表演藝術也必須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尚長榮先生是很好的花臉,這一點觀眾是認同的,但是,認為他開創了尚派,這種觀點,只是某些觀眾的個人見解罷了!

  • 4 # 梅鶴讀書

    尚長榮先生既有膀子,又有嗓子,銅錘、架子皆能,被稱為當今的花臉魁首也是恰當的。

    尚長榮先生是侯喜瑞先生的入室弟子。侯老與金少山、郝壽臣齊名,也被稱為“副淨之王”。侯老一直沒有也不願意收徒弟。侯老晚年,抹不開面子,開山門收徒,前兩位收的也是梨園子弟,馬連良家大公子馬崇仁、尚小云家三公子尚長榮,關門弟子收了趙致遠。再後來侯老九十大壽時,又收了一大幫徒弟,李榮威、張官正、齊嘯雲等皆納入其門下,那就是後話了。

    尚小云先生落在西安,趙致遠先生陪同侯老到西安尚家為尚長榮傳藝。尚長榮先生當然得侯老真傳。

    比如《連環套》這齣戲,尚先生的《連環套》肯定演過很多次,我推薦您一定要看1993年上海“東方雅韻”京劇匯演的那一場。網上可以看到全部影片。我記得,《坐寨》《盜馬》的竇爾敦是汪正屏先生,《拜山》的是尚長榮、譚元壽二位先生,那叫一個火爆,那叫一個好。可以說那時候二位先生的年齡、氣力、經驗都好。看過那場演出以後,再看誰的《拜山》,也和喝白開水一樣沒味。

    再比如,《陽平關》曹操的虎頭引子,最吃功夫,尚先生的念得神完氣足,曹操的性格、年齡、地位都念出來了,那份功力真了不起!

    單就唱來看,舉幾個小例子,《白良關》與孟廣祿的尉遲寶琳對唱,《飛虎山》《壯別》《九江口》與葉少蘭先生的對唱,堪稱經典,恐怕當今舞臺沒有第二人了。

    我覺得,尚先生被稱為當今的花臉魁首很恰當。至於“尚派”的說法,就別太當回事了。當今京劇如此不景氣,還說什麼產生新流派,這不是逗你玩嘛!

  • 5 # 祈福平安110

    簡直是一派胡言,尚長榮早年學裘派,號稱銅錘架子兩門抱,其實哪門都不精,後拜侯喜瑞大師,其實尚先生學候派派是正根,尚先生在《拜山》一折當中演的非常出彩,當今無人可比,但不是超越了前輩大家,只能說當今無人能比,無論是宗裘的那幾位當紅的名家,還是袁世海大師的幾位弟子都演繹不到尚先生的水平。尚先生演唱有激情但是藝術價值不是很高,例如尚先生唱的《御果園》完全是自己痛快了,忘了那是裘大師的看家戲,當年的裘盛戎和袁世海哥倆都清楚的意識到對方有些唱紅了的戲自己不能動,受累不討好,裘大師又一次演赤壁之戰的曹操自己就覺得渾身不得勁,如今尚先生是在賣份了,但也應該照顧到還有很多懂戲和活著的老戲迷,稱派是有很多硬性條件的,如今限於篇幅不多講了,尚先生是一位大家,但無論架子還是銅錘都沒有獨特的地方,也離老一輩名家差的很遠。

  • 6 # R2616

    沒有在劇場正式看過尚長榮的戲,但聽過幾段唱(收音機/電視),早年好像是一段“延安軍民”印象一般,近年電視播過一些新編戲,若以前輩銅錘丶架子的好角兒去套,總覺得有些勉為其難,不敢恭維。大概時代變了,好角兒也難找,只能湊合著看吧。反正京劇每況愈下,也不必太認真。但也不用一個勁地拔高,讓人以為這就是最好的玩藝兒就誤人子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什麼工作能夠改變自己語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