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文說陝西
-
2 # 亦涵9966
王獻之的《王版十三行》和王羲之的《樂毅論》各有特點,都是經典之作!不存誰超越誰的問題。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王獻之學書法,是在王羲之精心指導和嚴格要求下進行的。楷書《玉版十三行》和草書《中秋帖》是王獻之的書法代表作。
-
3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這個是父子相比阿。
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直白點說就是小楷中偏愛《玉版十三行》,但《王版十三行》和《樂毅論》都是經典名帖。雖然王羲之是書聖,雖然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兒子。
我真的實在太喜歡王獻之的《玉版十三行》了,下圖就是傳說的《玉版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說全了是玉版《洛神賦十三行 》,王獻之寫得內容是曹植的《洛神賦》。
相傳:王獻之特別喜歡寫《洛神賦》,但僅留傳從“嬉”字至“飛”字共13行,計250餘字。不過墨跡版本在宋代有兩本,晉麻箋本和唐硬黃紙本。唐硬黃紙本有唐代書家柳公權的題跋,至元趙孟頫則認為是唐摹本,不少人認為就是柳公權摹本。
關於《玉版十三行》的由來還是比較複雜的。
《宣和書譜》記載,麻箋本北宋時入內府,後二墨本均佚失而不知下落,僅存刻本傳世,但因翻刻過度,已經看不清。
南宋時,權相賈似道先覓得麻箋本9行,後又得4行,合為13行,刻在蒼色石上,似刻在“碧玉”上,於是就有了《玉版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雖然字的有大有小,殘缺有些字是拼湊一起的。但是很多字每個筆畫都是非常舒展暢快,這是小楷,又是寫得《洛神賦》,又相傳被柳公權收藏過,我實在是喜歡《玉版十三行》,不過實在是太曲折太殘缺了。
看到《玉版十三行》,覺得王獻之比他爸要灑脫些。
雖然我偏愛《玉版十三行》,不過王羲之的《樂毅論》評價也非常非常的高。
據說:王羲之對王獻之說:“今書《樂毅論》一本及《筆勢論》一篇,好好儲存,不自己學不要宣揚,不要給朋友看。”
褚遂良《晉右軍王羲之書目》,講《樂毅論》列為第一。
梁陶弘景說:“右軍名跡,合有數首:《黃庭經》、《曹娥碑》、《樂毅論》是也。”
一人有感王獻之《玉版十三行》和王羲之《樂毅論》都是書法史上著名的小楷名帖,也都有人說其中之一是小楷第一。
所有小楷名帖中我比較偏愛《玉版十三行》,不過在所有小楷名帖中,王羲之的《樂毅論》是少有的可以和《玉版十三行》相提並論的。
回覆列表
不存在超越,都是經典。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致灑脫,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這本刻帖中的字用筆挺拔有力,風格秀美,結體寬敞舒展。字中的撇捺等筆畫往往伸展得很長,但並不輕浮軟弱,筆力運送到筆畫末端,遒勁有力,神采飛揚。字型勻稱和諧,各部分的組合中,又有細微而生動的變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變化自然。王獻之的楷書與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運用“內扌厭”筆法;而獻之的字神采比較外露,較多地運用”外拓“筆法。他們都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董迨《廣川書跋》說: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有主客,趣向嚴整。與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相比,一反遒緊縝之態,神化為勁直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