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就是秦子吖
-
2 # 寒煙5620
善良和不善良,人都會有時候不快樂。反而善良做了好事幫助了他人,心情應該更快樂。因此不需要改變,不快樂的時候要調節情緒心胸豁達。
-
3 # 遇見王先森
善良本身就是一種與生帶來的天性,它是一種美感。善良的人優於偉大的人。善良是一種品格,與其他無關。 至於說善良的人有時不快樂,我覺得應該是,你不懂的如何去拒絕別人。以前的你估計總是不忍心拒絕別人的請求,即使就你知道這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但還是會答應別人的請求。要勇於說NO,自己就會快樂很多。
-
4 # 劉彬5003
其實不善良的人有時也不會快樂,快樂與否不取決於你是什麼樣的人而在於有一顆什麼樣的心。天性或者上帝的設定決定了,不樂是常快樂是瞬,你想總是快樂並不現實,但試著去減少不快樂卻是有可能的。降低你的期望無論對人對事,平常心去看待生活的不順,提高你的胸襟涵養都是途徑。
-
5 # 冰糖燉肉
“生而為人,請你務必善良”,很多人都說社會在不斷進步但壞人越來越多,但我相信善良的人永遠都在,善良本就是能夠讓人充滿陽光,充滿快樂的,如果有一天不你發現你的善良讓自己感到不快樂那就要反思自己了。
善良永遠不能是懦弱,也絕不能是妥協到失去自己,你的不忍心拒絕你的妥協,讓你做了自己不想要做的事,如果你因此感到不快樂,那就請拒絕。
希望我們知世俗而不世故,看盡世故依然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種本性,一種良知,它凌駕於道德之上,本就不應該被道德所綁架。善良的人之所以有時反而不會快樂,是因為我們常常被自己也被他人道德綁架,當我們所付出的善良與收穫的感受和回報不對等時,我們自然會有情感上的落差,得不到平衡自然會不快樂。
“如果你習慣了吃虧,習慣了沉默,習慣了委屈自己,習慣了不拒絕所有人,便會忘記其實你可以有態度,可以有觀點,可以有能力,可以有自己從容的生活。”關於善良的度和待人接物方式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建議:
1. 不要因為我們的善良可能會被人利用來傷害我們,就完全擯棄善良,不要走極端。因為完全摒棄善良,可能也會導致你沒有輸出就不會得到回報。情感回報是互相的,想要得到善良的對待,想要獲取愉悅,就要付出對應的情感輸出。個人認為完全捨棄善良的美德,對於我們來說一定是失大於得的。
2. 我們的善良應該更加聰明有選擇性針對性,善良不代表沒有態度。永遠只是順從、忍讓和配合,只會讓人忘了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態度和立場。不要盲目順從,要懂得該拒絕的時候果斷說“不”。我們常常會被傳統的“要學會忍讓,不要跟人起衝突,不要得罪人...”等等一系列的所謂為人處世的標準所挾制,或者會被不同程度的道德綁架。但是所有的退讓、理解、包容、善意都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和懷感恩之心的前提下的,只是單方面無底線忍讓都會最終失去平衡。
3. 不要給別人第二次傷害自己的機會,不要妄圖靠單方面無底線的善意來試驗人心。人會受到同一個人或者同一類事的二次傷害甚至多次傷害,其實歸根到底是自己給了別人可以一而再傷害自己的機會。有些人甚至只值得我們對其一次的善良,一個人對你的善良是持什麼態度,通過幾次的來往其實就能大概做出判斷。有些人自私、只求索取、不知感恩,那麼他們就不值得我們一而再的去付出真善美。你幫住助他們一次兩次三次,他們只是覺得理所應當,絲毫沒有感恩之心。需要的時候就來索取,不需要的時候就是陌生人。這種人,我們不要再企圖去能夠感化他們了,及時止損。
4. 不要因為善良去把所有事都攬上身,這不是善良,說不好聽這是愚昧。我們要做善良的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但是前提是力所能及,並且不為難自己。那些捨得一而再讓我們為難的人,大可不必次次都去幫助。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做一些善意的舉動,我們不是全知全能的人,事事攬上身,只會慣壞一些人。
5.平常心,調整自己的心態。世人形形色色,人心叵測。別人的態度和行為我們無從控制,但是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對於已經發生的讓我們不愉快的事,不陷入、不走極端、不鑽牛角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會讓自己開心的事去調節自己的心情和狀態。
我們要做善良的人,但是我們的善良應該有點鋒芒。我們越是善良,反而越是要提高待人接物的底線。我們的善良不應該是盲目愚鈍的善良,應該更加聰明一點。善良也需要有前提,不傷害自己,不去傷害他人,也不要讓他人藉由自己的善良傷害自己。善良是人類的一種大愛,但是人始終應該自先沉穩,而後才去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