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者運昌
-
2 # 鯤176854606
很簡單!我個人感覺事物的發展,矛盾的積累都是漸行的!漢文帝的時候主要放在修養生息方面!諸侯矛盾還可以緩解!到的景帝的時候諸侯問題已經成為帝國的主要問題!已經威脅到中央的統治!到的非要解決不可的時候!
-
3 # 輪迴的歷史
首先,削藩這個問題從劉邦就開始了,每個帝王都在努力著,至於漢文帝為何沒有削藩,原因如下:
1:漢文帝的帝位不正。
2:北方匈奴未滅
3:南方邊境不穩
下面具體解釋:
1 漢文帝的皇位是從他侄子那裡奪過來的,所以他需要穩定自己的皇位,而不是削藩。
2 匈奴不斷騷擾,文帝為了對抗匈奴,將精力放在準備軍用物資,養軍馬,無心削藩。
3南方邊境不穩定,怎麼有心思削藩?
當然,忙裡偷閒,漢文帝抓住機會,還是會慢慢削藩的,比如,當時齊王去世,齊王無子,文帝趁機把齊國一分為5。
-
4 # 劉三解
這個問題很簡單,漢文帝已經和風細雨地削弱完了,只剩下硬骨頭給漢景帝啃了,所以漢景帝時候才因為削藩而爆發七國之亂。
事實上,在漢高祖朝,漢朝的直轄郡只有15個,遠遠少於總地盤的一半。
在漢文帝初上臺時,諸侯王還有齊王、楚王、吳王、趙王、城陽王,濟北王,淮南王,長沙王。
漢文帝把自己兒子封為梁王、代王,佔了一大片地盤,又弄死了淮南王,吞掉了地盤,後來為了顧及民意,又拆淮南國為三,以淮南王劉長的三個兒子為王。
先吞齊國土地,一年後又拆齊國為六,一郡一國,把最強大的齊國弄散了,讓齊王劉襄的弟弟們都當王。
還分趙國一郡為河間國,河間國絕嗣,把地盤吞掉。
在漢文帝死去時,關東的各個諸侯國其實已經被削弱得沒有力量和漢朝爭天下了。
到了漢景帝時,聽信了晁錯的削藩策,其實目的已經是要滅亡這些諸侯王的社稷了,完全違背了劉邦的成法。
楚國三郡去兩個,吳國也是,趙國又去常山郡,膠西王奪一半的縣,反叛就是必然的。
這些工作,全都是漢文帝打下的基礎,終於解決了基礎的條件。
在我們過往的認知裡面,晁錯的《削藩策》是維護國家統一的良法,但是實際上是他作為漢景帝的智囊,對於漢景帝這個小年輕的一次成功的忽悠。
因為吳王、楚王的封地都是當時非常偏遠的地區,人口並不多,就算把男丁都拉出來也就幾十萬人,根本不足以與漢軍對抗,反倒是周亞夫最擔心的,關東地區的豪強大族們的反叛,對於政權的威脅更大。
然而,晁錯的削藩並沒有進行整體考慮,甚至在削掉幾個國家的郡之後,竟然沒有軍事準備,所以造成了七國之亂起兵之後,漢廷的猝不及防,這些都是他這個“智囊”不可原諒的錯誤。
不過這些在今天往往是被忽略的。
-
5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文帝本身的實力有限,他是功臣們擁立的,沒有足夠的法統實力,但是他也做了一些事情,為後面做了鋪墊!景帝是個非常陰險的暴君,他爸這個完成了,景武兩帝最終把劉邦的算計給消滅了,最後,也把劉家的江山送進了墳墓
-
6 # 史學達人
他初來乍到當上了皇帝,剿滅諸呂的時候他可是一點功勞都沒立。立他為皇帝,很多劉邦的皇子皇孫是不服氣的,最起碼劉肥的兒子劉襄和劉章就不服氣,畢竟誅滅姓呂的人,這兩人是立有首要功勞的。這一點也是漢文帝深知的。
在一個就是漢文帝能當上皇帝全靠陳平和周勃等重臣的維護於支援,他的帝王之位是靠別人給的。
所以,別人能立他也就有可能會廢掉他。賈誼那麼有才的人為什麼會被漢文帝流放,就是因為漢文帝懼怕功臣造反,為了安撫功臣,他不得不把賈誼流放到長沙去。
這就是漢文帝不削藩的原因,加強對中央的統治,讓自己的帝位合法化,如何有效的削弱功臣的地位,才是他要考慮的事情。
到了漢景帝時期就不一樣了,他的帝位是從他老爹那裡繼承來的。這時候他們早已被全國人所承認了,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地方諸侯王的統治,所以,漢景帝聽了晁錯的建議,開始大規模的削藩了,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才導致了吳楚七國之亂的出現。
不過這件事還算好,算是有驚無險,在大將周亞夫的帶領下,漢景帝的削藩還算順利的,就這一下,漢景帝把七個頭上長有反骨的諸侯王給滅掉了。
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權,這就是為什麼漢景帝會削藩的原因。
-
7 # 東哥說文史
題目說漢文帝不削藩,這是完全錯誤的說法。
如果把劉邦剿滅異姓王那檔子破事拋開不算,西漢的削藩行動恰好是從漢文帝時期開始,漢武帝時代結束的。
漢文帝時代的削藩叫做眾建,漢景帝時代是直接削藩,漢武帝時代叫推恩令,名稱不同,方法不同,動機完全一致,都是削弱地方勢力,預防諸侯反叛,保證中央權威。
下面我就分別為大家介紹這三代帝王具體採取的削藩政策和造成的影響。
漢文帝時期的眾建,謀臣賈誼。眾建的計策,是大才子賈誼提出來的。賈誼認為,要想天下太平,必須增加諸侯的數量,減少每一家諸侯擁有的實力。因為諸侯國的實力減少才會遵守君臣之義;諸侯國地盤小才不會生出邪念。這樣海內之勢就像身體指揮胳膊,胳膊指揮手指一下,令行禁止。
那麼劉邦分封了這麼多的諸侯國,改怎麼樣進一步切蛋糕呢?
賈誼的思路是先把齊國,趙國和楚國這些地盤較大的諸侯分割掉,讓原先一些已經失勢 的諸侯王后代繼承這些地盤。說白了就是讓諸侯王的子孫也成為諸侯王,每一家都必須分得地盤,這樣的話一個勢力龐大的諸侯國就會被分割成若干個勢力弱小的諸侯國,而且彼此之間一定會因為利益分配等各種原因產生矛盾,各自的實力又會進一步削弱。
地方上互相爭鬥,實力削減,中央的帝王自然就會江山穩固。
這個主意,不得不說,夠損夠絕。
漢文帝採取了賈誼的計策,對部分諸侯國實施了眾建的方法。比如齊文王劉則死後,因為沒有子嗣,就把齊國一口氣分成六個國家。淮南王死後又把淮南國分成了淮南、衡山、廬江三個諸侯國。
一句話,漢文帝時代實施了眾建這種削藩措施,成功的對部分諸侯國實施了削藩。
漢景帝時期的削藩,謀臣晁錯。實際上漢文帝時期晁錯就向漢文帝建議過直接削藩,但是沒有被採納。不過漢文帝還是很欣賞晁錯的政治才華,因此在漢景帝繼位之後晁錯成為了漢景帝非常器重的政治骨幹。
晁錯在那篇著名的《削藩策》裡面直截了當的說:今天削藩他們也會造反,不削藩他們也遲早會造反。削藩,他們會反叛的更早,但是禍害會小;不削藩,他們的造反會來的遲一點,可是實力也更加壯大,到時候危害更大。
而且晁錯的削藩手段非常的簡單粗暴,就是直接從諸侯國身上割肉,把割下來的地盤直接劃歸中央管轄。這樣的話,諸侯國數量沒有變化,但是地盤減少了,實力減少了,相對的增加了中央的資源和實力。
漢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建議之後削掉了楚國、趙國和吳國的黃金寶地,尤其是吳國國王劉濞,原本和漢景帝就有殺子之仇,現在又把他吳國最有油水的會稽、豫章兩塊肥肉割走,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不造反沒天理了。
七國之亂就此發生。最後晁錯被腰斬,幸虧有周亞夫力挽狂瀾,要不然漢景帝恐怕要被地方諸侯剁成肉醬拌芥末。
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謀臣主父偃。漢武帝時期,諸侯坐大的實際情況並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中央還是有削藩的需求。這個時候老謀深算的主父偃出來一個妙計。他對漢武帝說,削藩勢在必行,因為地方上勢力太大,存在反叛的潛在威脅。
可是不能夠簡單粗暴的直接搶奪地方地盤,那樣的話會引起地方的直接叛亂。
怎樣削減諸侯國實力,又不會引發反彈呢?老奸巨猾的主父偃想了一招推恩令。所謂推恩令啊,就是諸侯國往下傳遞家產的時候,要雨露均霑。不能只有嫡長子繼承諸侯國的地盤,老二啊、老三啊都要分給人家一點地盤,雖然做不成王,當一個有地盤的侯爺也是很好的嘛。
這個計策的高明之處在於,推行難度小,看似人畜無害,除了嫡長子誰都不會反對,身為諸侯王的父親也樂得個大家歡喜,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解決了一個王朝最大的隱患。
不得不說,主父偃這個老狐狸比晁錯高明很多。只可惜他得勢之後收受賄賂,自己屁股不乾淨又被政敵抓住了把柄,漢武帝騎虎難下只好把他給咔嚓掉了。
-
8 # 一個人的歷史
漢文帝除了仁厚,也有政治上的老辣。漢文帝不削藩,不是沒有那個心思,而是因為時機不對,但是漢文帝繼位以後,就對宗室諸侯下手了,首當其衝的就是平定“諸呂之亂”的齊王劉襄和劉章、劉興居三兄弟。
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史記·孝文字紀》
齊王劉襄最早和陳平等人達成的共識是自己繼位做皇帝,劉章和劉興居封王。但是平定“諸呂之亂”後,陳平等人變了卦,因為在他們看來,劉襄太氣勢逼人了,讓他做皇帝,還不要了這些老臣的命。因此陳平、周勃等人看中了代王劉恆,在他們看來劉恆這個人懦弱無能,剛好被他們控制和利用,不過他們打錯了算盤。
乃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還坐前殿。——《史記·孝文字紀》
劉恆進宮後,連夜任命宋昌為衛將軍,統領南北二軍。令張武為郎中令,負責保護自己的安全,統一指揮宮內的禁軍。把這些都安排好了之後,代王劉恆才變成了漢文帝坐在前殿,接受百官的朝拜。
及孝文帝立,聞朱虛﹑東牟之初欲立齊王,故絀其功。及二年,王諸子,乃割齊二郡以王章﹑興居。——《史記·孝文字紀》
對於在平定“諸呂之亂”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朱虛侯劉章和劉興居兄弟,漢文帝劉恆沒有虧待,將兩人封王,不過他們的封地卻是從齊國割出來的。這樣一來,無形中將強大的齊國一分為三,分別由劉襄、劉章、劉興居三兄弟掌管,本來親如手足的三兄弟,也成為了利益相爭之人。看到這裡我只能說高實在是高,漢文帝劉恆看似仁厚,其實在政治手腕上十分老辣,他的這一做法,不就是推恩令的雛形嗎?
賈誼曾經建議漢文帝削藩,但劉恆沒有采納,同時由於周勃等人的排擠,賈誼一直遇遇而不得志。實際上漢文帝是在考察賈誼,因為賈誼年紀輕,剛好可以作為自己兒子的輔政之臣,但在這之前要多磨礪一下他的心性。宗室諸侯的逐漸做大,漢文帝劉恆看在眼裡,但他並沒有採取什麼過激的行動,相反淮南王劉長自殺後,他還將劉長的幾個兒子都封為列侯。你可以說劉恆寬而愛人,也可以說他在分化瓦解宗室諸侯的勢力,讓諸侯封地越來越小,控制的勢力範圍也越來越小。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漢文帝劉恆在位時,對於削藩做出了大膽的嘗試,但並不激進,屬於溫水煮青蛙。而到了漢景帝時,晁錯建議漢景帝削藩,漢景帝比較激進,直接導致了吳楚七國之亂,險些又釀成慘劇。漢景帝時期削藩的時機也不成熟,因為國家還在恢復之中,中央政權的勢力也不足以震懾宗室諸侯,諸侯們的存在,既是威脅也是助力。到漢武帝時期,主父偃建議漢武帝頒佈推恩令時,削藩的時機才真正成熟。
-
9 # 春臺96245986
秦始皇一刀切取消“後奴隸時代分封制”,因其“過度”而不長久;但“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就不能矯枉”,故過正是必要的,不過正就不能建起全新封建皇權郡縣制,項羽因又實行了奴隸分封制,所以不適應新需要,而很快被劉邦消滅了;劉邦才又以“劉性封王”而進入“封建郡縣制與奴隸分封制”並存的“封建社會初級階段”,糾正過度又讓民眾得到自我生息,才出現文景之治;到漢景帝時已經顯示出“分封劉性諸侯”開始嚴重威脅到“封建一統皇權”,而總想削蕃直到漢武帝時才以主父偃“推恩令”建議,而自我徹底消除了舊奴隸分封制殘餘,又以董仲舒提出的以“獨尊儒術”為指導理論與“三綱五常”上層建築法權建議,而完善建起完整封建社會皇帝大一統的國家體制。
★秦漢封建社會初級階段百年曆史,充分顯示出中國陰陽五行天道法理的主導支配性。首先,秦皇漢武、劉邦項羽等的產生及命運都是天道選擇註定的,天道也就會以環境條件改變助其鍛鍊心智、找到位置與完成霸業歷史運勢轉變,都是歷史必然沒有如果;其次,道生一之後就進入了“新封建皇權與舊奴隸分封”的陰陽反向運動或西方哲學對立統一方向;經用新弱皇權勝強大舊分封,或西方哲學質量互變過程;達到原有郡縣皇權產生“以儒學為指導”一統皇權與完善重生提高為新三綱五常“原來無分封”封建皇權社會時代體制。這即天道規律與陰陽法理都有“道生方向命運,(運有)陰陽反向運動、用新弱勝舊強、有生於有與新有生於無”四序度五循行《道德經42、40章》天道法理基本迴圈過程,即天地之始“始動陰陽辯證法理天機”《道德經1章》主導支配。其除“道生方向命運”之外,陰與陽或精神政治與實踐經濟適度連結和交替提高發展迴圈特性,而顯出精神政治向實踐經濟“有生於有優質延續連結”與兩者“新有生於無隔代提高”主導支配特性。所以,弄懂此“中國陰陽四序五行”根本天道法理辯證迴圈,才能明歷史知現在,而預見未來。
-
10 # 劉一千五
漢文帝以藩王入主朝廷,雖然繼位了,但是朝廷和地方有許多事情要處理。所以他不亂動“蕭規曹隨”的政策制度。
劉邦駕崩後,劉盈繼位,“蕭規曹隨”一直被提到治國首位。這時呂太后報復劉邦的姬妾和懲治不聽話的劉姓王的最嚴重時期。劉盈受不了他母親的專橫跋扈,一氣之下當了甩手掌櫃,七年後死了。呂太后把所有的大權抓在自己手裡,殘酷地對待劉姓諸侯王,大搞劉呂配。使大多數地方藩王噤若寒蟬,如履薄冰。朝廷與地方,皇室與藩王的關係特別緊張。
呂太后執政的十五,社會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地方諸侯也趁機悶聲發財,封地內的民眾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們認藩國,對漢朝中央不在乎,民心被別有用心的諸侯王收買。看上去整個局面一片祥和,司馬遷就這樣說過:
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呂太后要使呂氏走向前臺,她封了呂氏幾個諸侯王,雖然僅僅是把劉姓王的封地拿過來封給呂氏,這似乎沒有觸及到國家根本。但是呂太后不得不向功臣派妥協,這樣一來,地方諸侯,功臣集團,呂氏家族,劉姓王只要不觸犯呂太后之怒,還是能夠發展下去的。
這就好比一棵大樹,地方諸侯,功臣集團,呂氏家族,劉姓王都是樹枝,朝廷是樹幹。現在這些樹枝沒有控制,肆意妄為地長,把樹幹的淹沒了。形成了“枝大於幹,末大過本”的畸形發展趨。
呂太后死了,所有壓在這幾股勢力頭上的壓力一下子就沒有了。最富裕的齊王起來反抗,朝廷要正本清源,功臣派要恢復劉邦的政策,把呂太后破壞的規矩要“撥亂反正”,回到“蕭規曹隨”的軌道上來。陳平周勃灌嬰們就找了看上去弱不禁風的代王劉恆,這樣就可以把“蕭規曹隨”的政策推行下去。
劉恆就這麼上去了。他對漢朝這個時期的各個社會階層的需要,他是知道的。對於他而言,穩定壓倒一切。國內需要穩定,國際也要穩定。漢文帝時期的邊境禍害十分嚴重,北方的匈奴,強大到年年入關騷擾長城附近的郡縣;南方的趙佗,稱南越皇帝 東面的閩越,巴掌大個地方,也在鬧事。
漢朝著名的政論家賈誼提醒過漢文帝:要削藩,必須要削藩。他還專門寫了《治安策》,痛心疾首地對漢文帝說,再不削藩,就會引起禍害,就要重蹈周朝滅亡的覆轍云云。
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髮之。於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漢文帝是這些功臣集團擁護起來的,所以不得不照顧這部分人的要求而妥協;而地方上,因為呂太后把齊國一分成四,開了削藩的先列,使朝廷與藩國的關係緊張。
漢文帝把堅決主張削藩的賈誼調出長安這個政治中心,去給他的兒子梁懷王當老師。目的就是暫時不需要削藩。
終漢文帝的一朝,漢文帝都沒有實行削藩這一政策。
直到吳王太子入京,才徹底暴露了朝廷與地方諸侯的矛盾已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了。吳王太子與皇太子下棋,他們地氣充足,為了一步棋居然打架,皇太子打死了吳王太子。朝廷把吳王太子送回吳國藩地安葬。但是吳王劉濞卻把這個死兒子再送回長安。這就說明,藩國的腰桿硬了,不再聽朝廷的指示了。吳王藉此不再“朝請”。對於一個藩國而言,這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漢文帝后元年間,梁懷王騎馬摔死了,作為懷王的老師,賈誼不久也憂鬱而死。漢文帝有心削藩,也就沒有老師指導了。
漢文帝的“寬容”,實際上替他兒子挖了坑。漢文帝沒有對各地藩國採取措施,使藩國勢力突飛猛進,他們掌握了大量的財富,足以對國家造成威脅。舉個例子說,吳王劉濞造反時,他說用多少錢只管拿,有的是。
吳王劉濞早就準備造反了,準備得十分充分,財物之龐大,時間之長久,令人不寒而慄。諸侯國已經成了這樣的狀態:朝廷爭權奪利成一鍋粥,地方諸侯卻肚大腰圓,胳膊大過大腿。究竟是誰造成的?原因就是朝廷管理不善。漢文帝縱容諸侯國的結果,讓他兒子漢景帝來買單。
漢景帝時代的晁錯,他是個謀國不謀身的人,他冒著滅族的威脅,出頭解國家於倒懸。他指導漢景帝削藩,削藩的策略剛剛頒發,吳王劉濞就首先出頭,串連了七個劉姓諸侯王造反了。劉濞開出了殺戮朝廷各個階層的官吏的價錢,希望就是要重新來過。
敝國雖貧,寡人節衣食之用,積金錢,脩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凡為此,原諸王勉用之。能斬捕大將者,賜金五千斤,封萬戶;列將,三千斤,封五千戶;裨將,二千斤,封二千戶;二千石,千斤,封千戶;千石,五百斤,封五百戶:皆為列侯。其以軍若城邑降者,卒萬人,邑萬戶,如得大將;人戶五千,如得列將;人戶三千,如得裨將;人戶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佗封賜皆倍軍法。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原諸王明以令士大夫,弗敢欺也。寡人金錢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吳,諸王日夜用之弗能盡。有當賜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遺之。敬以聞。
這句話,寡人金錢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吳,諸王日夜用之弗能盡。
看看他的地氣,說明諸侯國反捲中央 說明了賈誼和晁錯的正確。
吳王“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積累出來的錢財,這是當初劉邦同意了的,漢惠帝,呂太后,漢文帝縱容之下造成的,他們本來就是擴大藩國勢力,一旦碰上阻力,就造反了。
這樣的諸侯國,能不削嗎?雖然漢景帝出賣了晁錯,但是,漢景帝到底還是把藩國的膨脹遏制住了,不能不說這是人家的功勞。
回覆列表
多種因素造成的結果,經過呂氏之亂登基的文帝在朝中的威望不足於推行高風險的動作,皇位不穩還有淮南王潛在對手,這個時候明顯是穩固皇權。加上漢朝初建,國力不強,外有匈奴強敵在則,更加不應該內亂,給敵以可乘之機。
呂氏在位時多次殺戮劉氏宗親,在世的就文帝和淮南王兩位高祖子嗣,其他對文帝的威脅較小,加上當時藩王對朝廷還算恭順。藩王在地方上維持朝廷的統治還多用益處。削番造成的結果是害大於利。結果還不一定成功。
還有文帝的性格來說,文帝是個很小心謹慎的一位,從代國到長安登基就可看出。他要的休養生息,讓他冒這天的威脅去幹一件不一定成功的事,就算成功了也沒什麼好處。他肯定不幹。
那麼景帝為什麼要幹呢!第一是被逼的,文帝在吳王不敢造次,可景帝跟他有殺子之仇,吳王就等著文帝去世,好為子報仇。所以就算景帝不動手,吳王肯定也會動手,乾脆景帝先下手為強。
在內經過文帝時期國力有很大的提高,朝廷當時的控制力也很強。在外和親政策的進行對老上單于有很大的影響,他也希望和漢朝保持和平,以方便他整合草原。景帝本身也有很大問題,在位太子時期民望就不太好,文帝去後,吳王帶頭聯絡其他藩王,各位藩王也因為各種原因加入進來。
這就使得削番這事不得不發生,只是誰先動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