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沐浴陽光2223
-
2 # 東籬釆雪蓮
題主出句“晨出踏草露”五字一句的出句問世,大多數年輕一代或城市居民都不約而同地想到古代的隱士高賢們的神仙般生活。但只能做想象和推測,未能真正體會其中怡然自樂的情趣。
做為我們這樣一直默默無聞,紮根農村,在農田裡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莊稼漢,才算得上是親身經歷和見證者。對於農民來說,“晨出踏草露,晚歸披月光”是平常之事。一般都是早出一身露水,中午頂著烈日,夜回踩著月光,下雨日遇到的是泥水,下雪時面臨的是寒霜。這就是做農民的神聖職責,任誰也違背不了。
常規對法是將晨出對暮歸,而歷上沒有任何人提到午歸這樣的字眼。我們這麼多年在新驗,晝長夜短的環境下勞動,特別是每年到夏至前後天氣最長時達近十八個小時,如果跟內地一樣早出晚歸,再加上中午近40度的高溫,如果不回家午體一會,就算鐵打的身子骨也吃不消吧!所以新疆老百姓就只有中午回家體息來計劃做息時間才能更好地發展農業生產,保護體力,以保證正常勞作時間,確保身體健康無恙。
綜合上述我試對幾聯,請高師指點迷津。
上聯:晨出踏草露,
下聯:暮還踩月霜【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上聯:晨出踏草露,
下聯:午回踩樹影【怕熱,在樹陰下走,涼快。】
上聯:晨出踏草露,
下聯:午返頂烈日。
對於隱士生活還需再平淡簡陋一點而對,他們一般居住雖然簡陋。但興致高雅,過著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這還得為他們題上一聯才是。
上聯:晨出踏草露,
下聯:暮返推柴扉。
-
3 # 桂花芳香77105282
上聯:晨出踏草露,
下聯:夜歸披星月。
或對:暮回鳥歸林。
網路圖片。
-
4 # 李冠朝
上聯:晨出踏草露
下聯:歸來有餘香
解釋:借:“踏花歸來馬蹄香”詩意
-
5 # 漁友王政秋
上聯:晨出踏草露;
下聯:暮歸挑燈油。
⛄⛄
-
6 # 彌勒佛241769465
呵呵,路遇2282人對過的聯題,其尾三字“踏草露”均仄聲犯尾三仄忌。一般五言句上聯常循的韻律規則為: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因為這樣的韻律設定才可以避免單句犯忌了。擬微調一下試試吧!
上聯:晨出觀草露,
韻律:平平平仄仄
下聯:夕返賞竹霞。
韻律:平仄仄平平
之所以動“踏”為“觀”字,除了調節韻律以避忌的原因外,還有就是考慮到“踏草”總不好,應該提倡“愛惜草木或花草”才是哦!……
-
7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請賞:
上聯:晨出踏草露,下聯:夜歸勞身汗。 -
8 # 仁觀天下
上聯:晨出踏草露;下聯:暮歸望炊煙。
上聯分析:上聯的場景很簡單,是農家耕作的日常生活場景。不過由於聯想到王維隱居時寫的一首詩,覺得這平凡的生活,如果用心去體會,也充滿詩情畫意。
王維的詩句是“晨往東皋,朝露未晞。暮看煙火,負擔來歸。”出自《酬諸公見過》,是其隱居躬耕於藍田時的作品。
下聯思路:有感於王維的詩句,就取材於詩句,對一下聯。早晨出去耕作,對應的是傍晚回家休息。當望到家裡的炊煙裊裊之時,挑著擔子回家吃飯啦。樸實的生活,充滿了詩情畫意,家中正充滿了濃濃的愛和關心啊。
遂有下聯:暮歸望炊煙。
以上思考過程,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以上圖片摘自網路
-
9 # 看遍山川
上聯是:晨出踏草露
下聯是:月斜探花影。
上下聯講究的是和諧自然,有時可以下聯拔高,但要看上聯意境風格。、
回覆列表
看到此聯,我就想起一位詩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晉代詩人陶淵明的名句。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歸園田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開始了他的田園生活。清晨,他清晨起下田地剷除雜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鋤回去。狹窄的小路上草木叢生,傍晚時有露水沾溼我衣。身上衣沾溼了並不可惜,只願我不違背歸隱心意。這種淡泊名利,豁達的人生態度,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不顯得更加難能可貴的麼?
上聯: 晨出踏草露
下聯: 暮返戴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