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強202724545
-
2 # 熱島Chin
古人避暑首先想到的就是改造居住環境,建造一個帶有“製冷裝置”的“空調房”。比如先秦時期的“窟室”,漢代平民的“涼房”,皇室的“清涼殿”,唐朝的“涼屋”,南宋時代的“寒翠堂”,明清的“空調間”等等。
-
3 # 大學生患者
古人沒有熬。
因為現代有空調等製冷工具,如果你沒有,那你就是熬著過夏天。
而古人那時是沒有空調這種東西的,他們會認為天氣就是這麼熱,也沒什麼辦法,就這麼過日子,所以不存在熬不熬。
-
4 # 君安智慧安保
避暑方法之一:靠海別墅
以白居易為代表的土豪,夏天過得非常愜意。因為能住得起靠海別墅。白居易當杭州刺史時,夏天到了就跑到江邊小樓登高吹風(海天東望夕茫茫,星河一道水中央)
朋友們:……
自我催眠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土豪,都能住得起靠海別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我催眠,有一位叫王令的詩人發表了一波中二言論:崑崙有雪,蓬萊清爽,我本來隨隨便便就可以去避暑,但想了想還是算了,因為不能帶著天下人一起去浪。想我這樣心懷天下的人,就和天下人一起熱著吧。
其實這樣的辦法並沒有什麼用。
心靜自然涼以楊萬里為代表的“佛系避暑派”,夏季很熱,有時晚上和白天一樣熱,沒有一絲風。楊萬里熱得要命,推門走在明月下,開始閉目凝神,聽院子裡的蟲鳴。
漸漸的居然能感覺到一絲涼意,一絲風拂過。
老楊非常得意,寫詩說道:時有微涼不是風。
這種境界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你想想,悶熱的晚上,蟬在樹上滋兒哇的叫,還能靜得下心來的都不是一般人。這個做法直接pass
奔放避暑在現代社會還能夠用的就只有李太白的避暑方法了——把衣服脫掉。
要實現這個方法你要先找一座山,然後把衣服脫掉。然後拿把扇子扇著,吹著林間的風,再來點冰鎮的米酒,夠涼快了吧?(什麼?你說有傷風化?李太白是什麼人,有傷風化不存在的)
有詩為證: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不愧是李太白,這個方法相當的不羈,很魏晉。這個法子從古至今都很好用,就是不知道誰來學習一下。
硬抗最後是以杜甫為代表廣大勞苦大眾的避暑方法——硬抗。
不是所有人都有楊萬里的心態,也不是所有人都像白居易一樣不愁吃喝,更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李太白。
更多的人,需要為生計奔波。
頂著烈日下地幹活,莊稼不管你是不是熱得不想出門,只要你不幹活一家人的生計就斷了(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頂著烈日打仗,上司不管你穿著盔甲是不是熱得快要死了,一道軍令下來你就要上陣。
古代人的避暑方法有很多,但都不是屬於百姓的。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回覆列表
首先呢,古代的溫度其實沒有我們現在這個高,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高溫是工業時代進化的產物,各種電氣設施以及工業生產使得臭氧層被破壞,導致了全球的氣候變暖。另外,其實早在戰國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明瞭原始的冰箱,他們叫做青銅冰鑑,在1977年出土的戰國墓葬中發現了這個東西,他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冰鑑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四周的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古人冬天青梅煮酒,炎炎夏日,就要喝冰鎮
而到了清代,紫禁城內已經普遍使用木製的冰箱了,他是青銅冰鑑的升級版,在唐代時期也已經有了最原始的空調,皇帝在宮廷中建有專供避暑用的涼殿,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製冷裝置。這種裝置,採用冷水迴圈的方法,用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傳往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簷直下,形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這種製冷裝置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較高的降溫能力,而且還很環保。
我們現在在電視劇中經常能夠看到在皇帝的背後會有專門的人為皇帝扇扇子,這對於皇帝來說也算是一種“電風扇”了吧。當然以上說到的這些都只是權貴們才能使用的,平常百姓連想也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