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葉子的廚房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進入汽車製造領域都極具風險,造車被稱為是一項“無底洞”的投資,樂視“執著”造車陷入資金鍊危機就是前車之鑑。

    然而,倔強的董小姐對製造新能源汽車一事始終“鍥而不捨”。去年3月開始,格力電器為收購銀隆忙活了大半年,但130億的收購方案最終未能經過格力股東大會透過,董明珠當場發飆,繼而壓上了全部身家10億元,以個人名義投資銀隆。此外,董明珠還拉來了王健林、中集下屬企業等外援,最終5方共同增資30億,獲得了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根據董明珠自己的說法,對銀隆“不懈的追求”,是因為看重銀隆掌握的“核心科技”——鈦酸鋰電池製造技術。她堅信,該技術攻克了業內公認的“五大問題”,具有6分鐘快速充電、耐寬溫、30年迴圈使用壽命、不起火不爆炸等優良特性,在經濟性上明顯優於傳統磷酸鐵鋰電池。董明珠曾公開表示:

    我投資了銀隆,不是因為格力收購不成功,我就妥協了,而是因為我看好了這個技術,我今天在這裡代表銀隆說一句話,你用了銀隆車,十年保證你不換。電池壞了是我的,沒人敢跟我站在一起喊這句話,這就是中國驕傲。

    但業界仍然有不少聲音對鈦酸鋰電池表示質疑,寧德時代總裁黃世霖曾指出,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相對比較低,將來不會太主流。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鈦酸鋰電池還需要“苦練內功”;還有觀點稱,碳負極快充電池技術發展很快,能量密度高,且成本低,未來將會成為主流電池技術,鈦酸鋰電池“沒有前途”。當前,特斯拉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比亞迪青睞的是磷酸鐵鋰電池。

    對於年過六旬的董明珠來說,用全部身家去押注這樣一個技術,難免風險太大。投資銀隆、堅守“造車夢”,應該還有其他原因。

    首先從董明珠麾下的格力電器來看,雖然已穩坐空調行業第一把交椅,但發展實際遭遇瓶頸。與“老對手”美的集團相比,格力電器的多元化、國際化都已明顯落後。

    根據兩家公司2016年年報,格力電器主要收入來自於空調業務,空調業務收入880.8億元,佔比高達81.33%;美的空調業務收入667.8億元,佔比僅41.99%。美的集團小家電業務銷售額高達432.83億元,而格力電器僅為17.18億元。業務多元化,讓美的抵禦風險能力比格力更強。

    此外,2016年格力電器主營業務國外銷售額為162.50億元,明顯低於美的集團國外銷售額640.12億元。

    如此來看,投資銀隆、佈局新能源汽車製造對格力、董明珠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戰略轉型。

    實際上,與銀隆“牽手”,已經讓格力進入了新的領域。今年2月20日,格力電器公告表示於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同等條件下,一方優先採購對方產品,購買對方服務。以一個年度為一個週期,雙方相互的優先採購和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200億元。這一合作被解讀為格力正式進軍汽車空調。董明珠也曾向媒體表示:

    格力電器是做空調起家,我們在三四年前就在研究汽車空調,可以說我們對於這一產品的技術已經完全掌握。格力電器已經掌握了空調的所有核心技術,多年以來,電機等核心部件的設計都靠自主研發,對於格力電器來說進入汽車空調領域非常容易。

    當然,造車一事不能只站在格力電器的角度上思考,董明珠投資銀隆用的可是自己的“真金白銀”。從商業佈局和盈利焦點看,董明珠看中的也許還有銀隆未來的上市之路。

    當前的銀隆正在快速發展,銀隆董事長和創始人魏銀倉曾表示:“銀隆新能源利用的不是時下主流的電池技術,但2015年銷售額達到了45億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100億元,2017年目標是300億元,銀隆沒有靠其他企業補貼生存,但是享受國家補貼紅利。”

    根據去年末中集增資投入2億元佔比約為1.5%計算,珠海銀隆的估值已高達133億元,董明珠等人的入資或許能加速其上市之路。

    去年11月,珠海市國資委免去董明珠格力集團董事長職位,此後,董明珠不再於格力集團任職,僅為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兼總裁和法定代表人。當時,財經作家葉檀曾給董明珠建議,“希望董明珠創立一家自己的公司”。目前,董明珠已成為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如此來看,董明珠可能已接受這個建議。

  • 2 # 雞年一起雄起

    就倆狀況

    一、不接

    樂視汽車的資本運作是否與樂視其他板塊分割清楚?

    現有的樂視汽車資本運作是否已經失控?

    以上倆點估計就是請一個資深的財務團隊也很難捋清!

    二、接(這個可能不大)

    借殼上市 事“呈”分道揚鑣 以董鐵的個性 估計樂視非樂視 FF91更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心理學有哪些利弊?以及哪類人適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