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定郡小書生
-
2 # 心花開
西域從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現新疆境內有36個國家,統稱西域36國。除此之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國家,不在今天新疆境內,略過不提。
這些國家與現代具有嚴格的組織機構和政治意義的國家不同,很多時候是一些民族或部族以綠洲或草原為單位聚居而成,大的有幾十萬人,小的不過佔據一城一郭,也就幾百人而已。
西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溝通中西的走廊,有很多神奇的傳說,而且西域人種起源也撲朔迷離的。
36國素來有爭議,現在按照人口多少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用思維導圖形式排布如下:
-
3 # 醉美中華傳統文化
公元前138年,也就是漢武帝劉徹建元癸卯三年,為應對邊關匈奴知隱患,張騫奉命出使西域尋訪大月氏聯合抗擊匈奴。雖然張騫出使西域途中發生很多波折且未獲成功,但是卻溝通和加強了中原與西域諸國的聯絡和交往。
其中36國大致名單如下:烏孫、龜茲、焉耆、若羌、樓蘭、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城國,除此之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西域國。
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西域是指漢朝統轄領土之外“西北諸國”統稱。張騫通西域,用通俗的說法就是張騫通西北國。
從目前的史料記載《漢書·西域傳》裡說:“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側接漢隔以陽關、玉門,西側限於蔥嶺”,即現在的新疆南疆地區。這是漢代所說的“西域”(當時烏孫不屬於西域範圍內)
真正在歷史上出現西域這一說法的。其實要歸結於漢朝漢宣帝時期設立“西域都護府”。正式管轄西域36國。當時的首任都護是漢宣帝任命的鄭吉,同時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也標誌著漢朝對西北國的統治達到空前的地位。
其實西域的說法有很多。漢朝唐朝以至後來的明朝和清朝,對西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劃分和區別。
1.唐朝的西域其實分廣義和狹義的。廣義的範圍很大。狹義的和漢朝差不多就是西域都護府所管轄的區域。
2.明朝的西域包括敦煌以西到阿拉伯半島。
3.清朝的西域其地在肅州嘉峪關外,東南接肅州,東北至喀爾喀(今蒙古國)、西接蔥嶺,北抵俄羅斯、南接蕃藏,輪廣二萬餘里”。清朝到了嘉慶時期,西域一般被稱作新疆。
-
4 # 跨度
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經考證在如下地方:龜茲、焉耆、若羌、樓蘭、精絕、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城國等國,除此之外還有烏孫、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西域國。
-
5 # 姑蘇寒雪
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西域”曾先後存在有36個國家。至於古代“西域”三十六國現在的地方,按歷史資料,大致應是:
(一)烏孫: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察布查爾錫伯縣附近幾縣及現哈薩克部分。是當時烏孫國的屬地,但絕大部分被沙俄侵佔;
(二)龜茲: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拜城縣一帶;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
(四)于闐:今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一帶;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南、羅布泊西北一帶;
(六)Murano: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的羅布荒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與現在的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有別),現僅存Murano遺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西南,玄奘取經曾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東、車爾臣河南岸,為西域36國中最小的國。
(九)戎盧:在今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南;
(十)紆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南;
(上述四國全部在今和田地區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淹沒)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東南的藏桂鄉附近,尚有漢時皮山古城廢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東一帶;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區英吉莎縣東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和喀什市;
(十七)莎車:今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後被于闐吞併;
(十八)尉頭:今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和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帶;
(十九)溫宿:今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和溫宿縣一帶;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和尉犁縣,後被焉耆吞併;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一帶;
(二十二)卑陸: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帶;
(二十三)烏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昌吉市以北一帶;
(二十四)卑陸後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東一帶;
(二十五)單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東北;
(二十六)蒲類: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今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東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國: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市及附近地區;
(三十五)車師尉都國: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周圍。
-
6 # 狂野金剛拳
(一)烏孫: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察布查爾錫伯縣附近幾縣及現哈薩克部分。是當時烏孫國的屬地,但絕大部分被沙俄侵佔; (二)龜茲: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拜城縣一帶;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 (四)于闐:今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一帶;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南、羅布泊西北一帶; (六)Murano: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的羅布荒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與現在的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有別),現僅存Murano遺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西南,玄奘取經曾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東、車爾臣河南岸,為西域36國中最小的國。 (九)戎盧:在今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南; (十)紆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南; (上述四國全部在今和田地區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淹沒)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東南的藏桂鄉附近,尚有漢時皮山古城廢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東一帶;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區英吉莎縣東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和喀什市; (十七)莎車:今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後被于闐吞併; (十八)尉頭:今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和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帶; (十九)溫宿:今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和溫宿縣一帶;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和尉犁縣,後被焉耆吞併;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一帶; (二十二)卑陸: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帶; (二十三)烏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昌吉市以北一帶; (二十四)卑陸後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東一帶; (二十五)單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東北; (二十六)蒲類: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今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東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國: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市及附近地區; (三十五)車師尉都國: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周圍。
-
7 # 汲川77699
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西域”曾先後存在有36個國家。至於古代“西域”三十六國現在的地方,按歷史資料,大致應是:
(一)烏孫: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察布查爾錫伯縣附近幾縣及現哈薩克部分。是當時烏孫國的屬地,但絕大部分被沙俄侵佔;
(二)龜茲: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拜城縣一帶;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
(四)于闐:今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一帶;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南、羅布泊西北一帶;
(六)Murano: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的羅布荒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與現在的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有別),現僅存Murano遺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西南,玄奘取經曾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東、車爾臣河南岸,為西域36國中最小的國。
(九)戎盧:在今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南;
(十)紆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南;
(上述四國全部在今和田地區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淹沒)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東南的藏桂鄉附近,尚有漢時皮山古城廢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東一帶;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區英吉莎縣東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和喀什市;
(十七)莎車:今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後被于闐吞併;
(十八)尉頭:今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和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帶;
(十九)溫宿:今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和溫宿縣一帶;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和尉犁縣,後被焉耆吞併;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一帶;
(二十二)卑陸: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帶;
(二十三)烏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昌吉市以北一帶;
(二十四)卑陸後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東一帶;
(二十五)單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東北;
(二十六)蒲類: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今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東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國: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市及附近地區;
(三十五)車師尉都國: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周圍。
-
8 # 法眼觀塵世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建元癸卯三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經考證在如下地方:烏孫、龜茲、焉耆、若羌、Murano、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城國,除此之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西域國。
漢武帝劉徹建元癸卯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尋訪大月氏聯合抗擊匈奴。雖然出使未獲成功,但是卻溝通了中原與西域諸國的聯絡和交往。 西域三十六國是對今玉門關名字始出以西地區的總稱。 -
9 # 苦行僧LXH
一)烏孫: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察布查爾錫伯縣附近幾縣及現哈薩克部分。是當時烏孫國的屬地,但絕大部分被沙俄侵佔;
(二)龜茲: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拜城縣一帶;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
(四)于闐:今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一帶;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南、羅布泊西北一帶;
(六)Murano: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的羅布荒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與現在的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有別),現僅存Murano遺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西南,玄奘取經曾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東、車爾臣河南岸,為西域36國中最小的國。
(九)戎盧:在今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南;
(十)紆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南;
(上述四國全部在今和田地區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淹沒)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東南的藏桂鄉附近,尚有漢時皮山古城廢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東一帶;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區英吉莎縣東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和喀什市;
(十七)莎車:今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後被于闐吞併;
(十八)尉頭:今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和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帶;
(十九)溫宿:今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和溫宿縣一帶;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和尉犁縣,後被焉耆吞併;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一帶;
(二十二)卑陸: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帶;
(二十三)烏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昌吉市以北一帶;
(二十四)卑陸後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東一帶;
(二十五)單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東北;
(二十六)蒲類: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今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東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國: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市及附近地區;
(三十五)車師尉都國: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周圍。
-
10 # 風起隴西雲歸大海
烏孫、龜茲、焉耆、若羌、Murano、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城國,除此之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精絕等。其中有一些在現在的中亞`南亞地區。
-
11 # yinxiaorong0615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建元癸卯三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經考證在如下地方:烏孫、龜茲、焉耆、若羌、Murano、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城國,除此之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西域國。
-
12 # 己齋論史
至於古代“西域”三十六國現在的地方,按歷史資料,大致應是:(一)烏孫: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察布查爾錫伯縣附近幾縣及現哈薩克部分。是當時烏孫國的屬地,但絕大部分被沙俄侵佔;(二)龜茲: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拜城縣一帶;(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四)于闐:今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一帶;(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南、羅布泊西北一帶;(六)Murano: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的羅布荒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與現在的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有別),現僅存Murano遺址;(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西南,玄奘取經曾在此停留過;(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東、車爾臣河南岸,為西域36國中最小的國。(九)戎盧:在今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南;(十)紆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東;(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南;(上述四國全部在今和田地區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淹沒)(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東南的藏桂鄉附近,尚有漢時皮山古城廢墟;(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西南;(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東一帶;(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區英吉莎縣東南;(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和喀什市;(十七)莎車:今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後被于闐吞併;(十八)尉頭:今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和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帶;(十九)溫宿:今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和溫宿縣一帶;(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和尉犁縣,後被焉耆吞併;(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一帶;(二十二)卑陸: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帶;(二十三)烏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昌吉市以北一帶;(二十四)卑陸後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東一帶;(二十五)單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東北;(二十六)蒲類: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二十七)蒲類後國: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二十八)西且彌:今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東南;(二十九)東且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三十)劫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東北;(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以北;(三十二)山國: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東;(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交河故城;(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市及附近地區;(三十五)車師尉都國: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南;(三十六)車師後城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周圍。此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賓、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小國為西域國家,現在中亞及阿富汗、印度等國境內
回覆列表
西域都護府是漢朝時期在西域(今新疆地區)設定的管轄機構。是漢代西域官階最高的官職。
“都護”是漢西域地方最高長官,“秩比二千石”,相當於內地的“郡都尉”。“郡都尉”是一郡首腦太守的副職,掌管軍事。西域因地位特殊,故設“都護”,實際上與郡級區劃相等。
其主要職責在於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制止外來勢力的侵擾,維護西域地方的社會秩序,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都護”統管著大宛以東、烏孫以南的三十多個國家,分別是:
烏孫、龜茲、焉耆、于闐、若羌、樓蘭、且末、小宛、戎盧、紆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疏勒、莎車、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東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城國。(最早為五十國,後各國之間吞併為三十六國)
“西域三十六國”名稱又一說 據清代專門研究西北史的著名學者徐松考證(《漢書西域傳補註》)的“西域其三十六國”名稱是: 婼羌、樓蘭、且末、小宛、精絕、戎盧、扜彌、渠勒、于闐、 皮山、烏秅、西夜、子合、蒲犁、依耐、無雷、難兜、大宛、 桃槐、休循、捐毒、莎車、疏勒、尉頭、姑墨、溫宿、龜茲、 尉犁、危須、焉耆、姑師、墨山、劫國、狐胡、渠犁、烏壘。
西漢初年,西域共有36國,絕大多數分佈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南北邊緣的綠洲上。 這些國家多以城郭為中心,兼營農牧,有的還能自鑄兵器,只有少數國家逐水草而居,糧食仰賴鄰國供給。西域諸國語言不一,互不統屬,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其他原因,每國的人口一般只有幾千人到兩三萬人,最少的僅有幾百人。與今新疆相鄰的中亞諸國 ,當時也被稱為 西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