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在別處

    樓主在爬山的時候,除非不拍照,一旦拍照,怎能避免樹林呢?當然西北的七彩丹霞除外,那兒的山是光禿禿的,老鄭一直在杭州爬山,看我的圖文,幾乎每一張圖片,都有樹林,沒有樹那還叫杭州嗎?樹,是杭州江南風景的標配啊。

    我理解題主的意思,因為樹很雜亂,不好構圖,拍出來的照片會亂糟糟。其實,這不單單是你的攝影技術問題,還有器材的問題。你用廣角鏡頭,而又不構圖,一片樹林當然會亂入鏡頭。這時候,用大光圈和長焦鏡頭拍,這些樹就被虛化了,多亂的樹林也沒關係。

    但是一味的強調器材不行,這樣是學不好攝影的,透過揚長避短,發揮構圖能力,發現樹本身的美,這應該是更為有效的學習攝影的方法。攝影,本身是一種被限制的藝術,在夾縫中掙脫限制,進步更快。

    另外,亂,不一定不美,雜亂可能是一種野性的美。有許多藝術作品可以證明這一點,我舉一個畫家的作品,何水法。

    這樣的作品,猛一看,亂不亂?亂,細一看,就發現畫家以靈性用筆,順其自然、伸縮有序、開闔聚散,毫無經營之感。使物質的筆墨轉換為"神韻"的活力,反而讓人感受到一種蓬勃的朝氣與盎然的生氣。

    這張圖,拍攝的時候,老鄭要一種與世無爭,把家輕輕放在大自然中的氣氛,沒有這些樹怎麼行呢?亂一點也沒關係。我的主題就是人與自然,與規整的房子形成對比,這樣你就發現幾組對比:樹的黑與房的白,樹的彎曲與房子的規整,樹的繁雜與人的孤單。

  • 2 # 楊蘊賢攝影

    會的。特別是穿行在密密的樹林中,陽光穿過樹梢,密集的樹葉,筆直的樹幹斜灑下來,空氣中充滿氧離子的味道。讓人有種隔離塵世的感覺。我喜歡用自己的方式-攝影,日記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及所慮!

  • 3 # 安順影像

    拍攝樹林是許多人喜歡的題材了,我也不另外。樹林拍攝如果要拍得好看,還是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以下分享我的一些作品和心得。

    一、利用對比。樹林裡密密麻麻的樹叢,當你置身其中,很難找到主體,拍出來的照片主體不明確,觀賞者不知道看什麼,所以這時候可以利用樹葉的顏色對比,光影的明暗對比或者樹幹樹枝的曲直、高矮、大小等對比來增加畫面的趣味性。

    二、拍線條。有些樹林的樹幹很直,這樣的樹幹線條很強烈並重復出現,很有節奏感,所以,拍樹幹的線條,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三、拍大場景。從高處往下拍,特別是秋天,樹林中葉子的顏色很豐富,找到一個至高點,用廣角鏡頭拍,給人一種層林盡染的感覺,也有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詩意。

  • 4 # 冷雨洗心

    有拍的,現在分享給大家!

    1.這張是在瀘沽湖達祖村拍的秋天染黃了的樹林,拍攝時天色已晚,又是陰天光線不是很好。2.這也是初秋在涼山州冕寧縣大橋水庫拍的一片銀杏樹林。3.這是從西昌市到昭覺縣的爾舞山上拍的飛播樹林。4.冕寧縣劉伯承和小葉丹結盟之地彝海拍的樹林。5.拍攝樹林很常見,各種樹林各有特色,還有拍攝時的角度不同,構圖不同,拍攝者的想法和心情不同,拍出來的樹林都各有千秋,今天分享的樹林希望對大家有用,並且希望大家喜歡!

  • 5 # 閒話攝影

    出去旅遊,遊覽大美河山,森林基本上是繞不過去的專案。

    走入森林,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充足,蟲鳴鳥叫在林中迴盪,使人心曠神怡。

    森林中拍照,不太好拍,即使在晴天,由於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林中光線不是很好,況且林中景色單一,看起來好看,拍出來並不一定奪目。所以拍照的時候最好拍林中小路,獨立的高大的樹木,或林中小溪,如果在晴天,林中能有斑駁的光斑,則拍出來的效果更佳。

  • 6 # 餘生不見999

    終於遇見紅杉,這樹沒有別的詞,就是:大,大得你發慌,心堵眼花,俺的相機要從根部照到頂部,還真有點難度。[流汗][流汗][流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是一直有發動機助推的嗎?什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