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以苛

    可能孩子一直沒有離開過父母,人天生就有一種慣性,你可以試著讓他去幼兒園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讓他感受到來自學校的快樂,甜蜜和欣喜。當然前些天孩子肯定會不適應:大喊大叫,心情不好,都很正常,這個跟小孩斷奶是一個道理,放鬆心情,都需要一個過程。

  • 2 # 星火教育

    家長你好,孩子已經7歲了,到了正常上學的年紀了,應該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

    1.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並給予足夠耐心

    7歲的孩子應該學會自理了,自己穿衣刷牙洗臉、吃飯上廁所洗澡等等。家長要給孩子耐心,別因為看不慣孩子慢吞吞的就心急的出手幫忙。多給他機會鍛鍊,家長給出時間限制加以督促即可。

    要認識到,孩子的獨立性不是立等可取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步培養起來的。父母不要事事包辦,也不能在關鍵時刻捨不得放手。對於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做了一點獨立的嘗試,家長就要堅決放手。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即使結果不理想,家長也要給予及時的認可和讚許,讓他們的獨立性得到肯定和加強。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早起要上學的時候,家長看到孩子“起床困難症”,或者是穿個衣服半天都穿不好,就氣的拿著衣架來“聲稱”要打人了。其實,家長大可以不必如此大動干戈,在旁邊多加提醒,比如告訴孩子我們十分鐘後就要出門啦,你要快點之類。另外,也不要說很多遍,到時間就走,讓孩子自己承擔遲到的後果等。

    2.不要老是宅在家裡,帶孩子多接觸同齡人

    據家長您的描述,孩子現在不願意去學校讀書,而是選擇在家待著。究其原因,很大的可能是孩子害怕和陌生人接觸,不能很快的適應陌生的環境。

    除了極個別的小孩個性原因,大多數小孩是很喜歡和同齡人玩耍的。家長平時可以帶孩子去一些小孩多的地方,比如遊樂場、動物園、兒童樂園等等。孩子開始可能會有所抗拒,害怕和家長分開,但逐漸的,他們的適應能力會慢慢變強。因為小朋友如果有合得來的小夥伴,就會一起玩耍,也會不再害怕,甚至會玩得捨不得離開。

    如果有孩子喜歡的活動,也可以帶他們去參加,家長給好承諾,比如下課後來接她等等。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安心,就可以更快地融入大家了。

    除此外,在家庭的親友聚會中,也要鼓勵孩子學會打招呼,而不要一心護著孩子,要讓他們多接觸不同的人。

    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美國教育家羅伯特博士也提出,現代孩子教育有十大目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獨立性。

    家長在對待孩子過度的依賴的時候,請選擇適當的“忍下心”,把孩子“推出去”,孩子一定會有更廣闊的天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古風的朋友們,你們都喜歡哪些古風歌曲呢!我們一起聊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