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猛歷史
-
2 # 豐富多彩談國學
孔子是聖人。
學者,這個太多了,可以說學習能力強的,稍微努力下,都可成為專家,教授,學者。
學者只是知識層面的,無非懂得多一點,少一點,這些都是有為法,有為法的多寡,不是根本。
聖人,這個太難,太不容易,無法複製,很難成。孔子作為儒家創始人,絕對是大能級別存在,精通一切有為法,馳騁一切無為法,孔子的《論語》真是開悟聖人的心性的流露,是契合於天道本來的,論語的表達的聖人心性,是天人合一的,是自有永有的存在。
我們對於孔子的境界,一定要有正確的認知。孔聖人不是寫幾篇文章那麼簡單,透過文章要能看懂孔子的心性和天道本來。開悟的人太少,能讀懂開悟聖人文章的太少,這個其實都有規律。一切隨緣,強求不來!
-
3 # 拱卒11
孔二本來就是個司儀嘛,後來業務發展了就辦了個禮儀培訓班,辦了好幾期,據說學員總數有三千多,學費是八條肉乾(約兩頭豬),有幾個學的好的自己又衝出來辦班,也很賺錢。
再後來,因社會開放,許多大官移風易俗,簡化了典禮程式,孔二的司儀業務銳減,許多學生沒交學費就跑了,他就領著幾個好學生到周邊地區如陳/衛/齊/莒等拓展業務,結果發現這些地區更開放,禮儀更簡化,一路下來,又有不少學生跑路了,最好的一個學生子路還被人打死了!……
培訓班是辦不下去了,司儀業務也賺不了錢了,孔二又開始寫文章,主要就是貼上複製,感慨以前的禮儀多麼正規,群眾多麼老實等,以及怎樣才能讓大戶們喜歡……
-
4 # 莫遇559
孔子如果是一個單純的學者,那該有多好。可他偏不。
學者,顧名思義,學習並掌握了大量前人留下的知識的人。一般來說,鑑別這些知識的真偽,發現這些知識的價值,不是學者的專長。
孔子作為一個學者很出名,我的意思是說,在活著的時候他就已經很出名了。南方農民種地,不小心從地裡刨出一根龍骨來,他們很慌張,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骨頭?一節竟比一輛車還長,大家全不認識,怎麼辦?去問孔子唄。孔子非常肯定地對那些人說:這是古代巨人防風氏的骨頭。防風氏跟聖人大禹作對,被大禹給砍了,這件事就發生在某地某年某月。
魯國的季桓子找人掘井,一不小心挖出一個小狗模樣的怪物,這事也藏著蹊蹺,趕忙找人去問孔子。孔子非常認真地告訴他們說:這東西不是狗,這叫羵羊,是土中的精怪。水中的精怪叫龍,木石之類的精怪叫夔,土中的精怪就叫羵羊。
你瞧,孔子這是何等地博學,肚子裡裝滿了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夠蒐集到的各種各樣的知識。但是他是不是具有辨析能力,這一點你是不是要辨析一下?
-
5 # 一夢千年137728258
把孔子太的太高了吧!孔子與聖人可是天地只差啊能比嗎?孔子只是思想家,教育家,也就是一介凡人而已,是一個學者,孔子的哪一篇與大道有關!連道的門檻都沒有觸控到。
回覆列表
在我們的普遍印象中,博學多才、和藹可親、溫厚學者彷彿是孔老夫子的固有標籤,杏壇講學,弟子三千更加深了其溫和形象。孔子的真實形象真是如此嗎?其實不然,文士不是或更確切說,不足以概括真正的孔子。
孔子像(注意孔子左手旁的佩劍)
儒家講求“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儒家弟子要掌握這六門技藝,必須有相關的老師來教導。這位老師毫無疑問就是孔子。既然要教,老師就必須精通至少了解。因此,孔子對“六藝”肯定得有所瞭解。
困而作春秋,整理《詩》三百,對於夫子來說只是基本操作,這是大學問家的應有之義。《周禮》《儀禮》《禮記》也是其關於禮學的集大成之但“射”、“御”,都是勇士將軍所為,如果孔子只是一介書生,怎會駕車騎馬,肆意馳騁呢?
此外,天下紛亂中周遊列國十四載,時局動盪,路上所遇艱難險阻暫且不說。光是在來來往往的千里奔波,孔子若無強健的體魄,必然無法堅持到底。《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彼時九尺六寸,相當於今日一米九左右,妥妥的大高個。《呂氏春秋·慎大》也說道,“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大高個,好身板,有力氣,當時若是有選美大賽,孔子也是個奪冠熱門選手。
孔子也曾仕於魯,並卓有政績,一路升至大司寇,掌全國司法,可謂平步青雲。齊魯夾谷會盟,他不卑不亢,折衝樽俎,強敵面前不露懼色,充分展現了其外交風範。行軍作戰方面,孔子也有所鑽研。魯哀公十一年,齊國入侵魯國,冉求率軍大敗齊國。士大夫季康子問冉求:“子之於軍旅,學之乎?性之乎?”冉求回答:“學之於孔子。”
孔廟“萬世師表”匾
由此觀之,孔子不只是忠厚長者,更非後世所言“腐儒”,他是文人,是勇士,是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軍事家,外交家,是當之無愧的“萬世師表”。
參考資料
《左傳》《論語》《呂氏春秋》《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