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揮弓探賾
-
2 # 山中路過
應該差不多吧。不僅僅是對知識的尊崇,也是對歷史的尊崇。現在一些回憶歷史的文章,洋洋萬言,其實核心點就幾處。說多了容易偏離主題,讓人不得要領,也有臆造之嫌。能不能正確看待歷史,首先要有正確的唯物史觀;其次不要主觀推斷,更不要譁眾取寵;第三要珍惜筆墨,點石成金,有獨到見解但不偏離史實。對歷史人物的真心愛戴,緣於對歷史事件的真正瞭解,這不是呼幾句口號就能解決問題的。
《燕京舊俗志》:汙踐字紙,即系汙衊孔聖,罪惡極重,倘敢不惜字紙,幾乎與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古人對知識的載體,產生了宗教式的情感。那麼,敬惜字紙真正是對知識尊崇的表現嗎?師嚴道專,人倫表率,道德學問,是效是則;養我蒙正,教我嘉謨,不敬其師,何能受益。字為至寶,遠勝金珠,人由字智,否則愚痴;世若無字,一事無成,人與禽獸,所異唯名。
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法師認為,字為世間至寶,以金銀、珠寶、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無字,則無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說不能盡;敬惜書字,福報甚大。自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北宋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術以來,可謂是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敬惜字紙,是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中的一種良好美德,代表著古人崇文的思想。
近日,泰州市涵西街上,承載泰州文化印記與民間習俗的、體現泰州人文化精神的、已有上百年曆史的“敬惜字紙”石板,不翼而飛,令人惋惜更氣憤!具江淮水鄉之風韻、集明清民居之佳構的泰州涵西街,早在西漢初年,即為以鹽業為主的商業中心,民國時期逐漸演變為南北物流交易的集散地。
街區發展脈絡清晰,以草河為骨架的自然水系,與河街巷、弄院落的街巷系統,肌理基本儲存完好。明代工部右侍郎徐蕃、清代著名天文歷算家陳厚耀、北洋政府段執政時期財政次長代總長凌文淵,都曾經居住過這裡。“遺失”的敬惜字紙石板,長約20公分,寬約5公分,老房子的對面是泰州市級文保單位(清代寶豐油坊)。過去,沿草河岸旁特別多,有十幾個,雖在別的城市也有這樣的風俗,但像泰州這樣留有這麼多“物證”的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