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揮弓探賾
-
2 # 飛哥講歷史
馬和,即鄭和,小名三寶,又稱作三寶太監,鄭姓是明成祖朱棣賞賜,著名外交家、航海家
曾七下西洋,據《明史·鄭和轉》記載,曾出使過36個國家或地區
不僅宣揚國威,更與西洋各國建立友好關係,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估計也沒少動用武力)
公元1382年11歲左右(1371-1433),選入宮中
1384年,被分配去伺候朱棣,此後一直跟隨
鄭村壩之戰,是‘靖難之役’初期(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役,直接改變了朱棣的被動局面,為‘靖難之役’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而這場戰役能夠勝利有兩個原因
第一,朱允炆派了廢柴中的廢柴,曹國公李景隆做大將軍,率領50萬大軍圍攻北京,居然讓朱棣8萬人打敗
這也沒什麼,一時戰術失誤,軍事基礎還在,可這貨居然一個人跑了,搞的沒有主帥,士兵都迷茫了
(這貨後來不僅沒死,還升官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第二,鄭和提議,誘使李景隆親自率領中軍出戰,然後左右夾擊,此提議得到朱棣認可,並取得勝利
這麼大的功勞,自然讓朱棣刮目相看,引為心腹
至於七下西洋尋找建文帝,其實是後世對這位命運多舛的皇帝生出的憐憫之心(不希望他被燒死),然後古代腦洞大開的作家,把這兩件事聯絡在了一起
事實上,朱棣上位之後,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或是私家記載,都抹殺了建文帝的一切痕跡
這只是追求自己名義上的正統,並不是害怕建文帝回來,畢竟建文帝強大的時候,他都不怕,現在天下是他的,怎麼會怕?
洪武十三年,進攻雲南的明朝軍隊在路過昆陽州寶山鄉知代村時,十歲的馬和被明軍所擄,因其年齡較小、身材瘦弱,不適宜充軍打仗,隨傅友德、藍玉前往北平,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從侍,成了一名太監。馬和聰明機靈,深得朱棣的喜歡和賞識。後來,朱棣的侄子朱允炆上位,朱允炆很擔心朱棣如果返回封地,會威脅到自己的權力,與明太祖為自己留下的二位輔政重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聲罪致討,力主伐燕,將燕王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朱棣(毋使負殺叔父名)。燕王朱棣為了保住性命,以圖後事,不得已做出了裝瘋的舉動,飽嘗屈辱,而燕王府中的許多侍從,卻是趨炎附勢之人,見朱棣勢微,紛紛投奔朱允炆去了,只有馬和等少部分人非常的忠心,始終於朱棣左右。1399年,朱棣得到了戰鬥力極強的朵顏三衛,與手下猛將徐忠、房寬、李彬、張玉等人分五路前進,同時派薛祿率領鐵騎前去破陳暉之軍,以八百壯士起兵,發動了清君側、靖國難的靖難之役。同年十一月,朱棣返回北平,與李景隆大軍在鄭村壩會戰。此時的燕軍雖已壯大至八萬人,但遭遇到了建文帝五十萬南軍的對抗,由於雙方力量實在是懸殊太大,戰局狀態一度僵持。“殿下:李景隆佈陣有缺陷!他的要害,就在於自己的中軍;只要我們逼迫李景隆移動位置,就可以趁其立足未穩之機,以奇兵左右出擊,定能獲勝。”朱棣知道馬和知兵習戰,有智謀,略加思考就採納了馬和的意見,並任命馬和為部將,去一同儘快解決戰鬥。此時天已黑,李景隆果然按捺不住騷動的心,親自帶領中軍前來作戰,攻勢那個凌厲,卻嚇得驚慌失措。李景隆見“戰事不利”,竟然忘了通知正在圍攻燕軍的軍隊,只顧自己趕快逃跑,讓人大跌眼鏡(李景隆這個人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從此,朱棣逐漸獲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局勢,為奪取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戰亂中,建文帝朱允炆火燒皇宮,不知所蹤,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於由地道逃去隱藏雲貴一帶為僧,眾說紛紜;錦衣衛指揮使李挺,則說建文乘船漂洋出海。是死是活,找不到朱允炆的下落,成了朱棣心中的一根刺,成了懸在他頭上的一把劍,真是寢食難安、夜不能寐啊。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鄭村壩奮勇救己於危難,並升任為內宮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引為心腹。為了洗清自己的篡逆之名,後又任命鄭和為統率大明寶船隊下西洋的欽差總兵官,永樂盛世,盛世名王,畢竟自己奪了侄兒的帝位,自知名聲不好,這樣派遣鄭和出使西域,可耀兵海外、宣揚國威,以彰顯自己繼承王位的正統性和合法性。“我奉天命,君主天下,施恩佈德,不希望四海有流離失所之人。”鄭和七次奉旨率船隊大張旗鼓地遠航西洋,展示了大明王朝的政治和軍事優勢,拓展了朝貢體系的規模(朝貢貿易、官方貿易、民間貿易),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論述以及航海圖,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可誰想過這七道聖旨如同利劍。為解自己心病,明成祖讓鄭和下西洋側面打探一下建文帝朱允炆及其遺臣的下落,總認為會有一天建文帝突然冒出來指責他是謀反;這還不放心,期間又派出胡濙,繼續去追尋建文帝。關於鄭和屢下西洋的目的,以及航行的範圍等史實,至今仍存在爭議,各說都不足以服眾。參考資料:《明實錄》《明史鐵鉉傳》《明史紀事本末》以及《百度百科》等。圖片來自:由羅嘉良主演的五十九集大型歷史電視劇《鄭和下西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