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葫蘆金剛爸爸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會因人而異、因家庭而異。

    人不可能一輩子是贏家,遊戲輸了是小事,孩子的未來會面對更多更大的挫折與挑戰,學會“輸得起”,甚至比學會“如何去贏”更重要。輸得起,就是有能力調適自己的心情及想法,坦然面對不太愉快的逆境,而且能夠有重新來過的勇氣。因此,作為父母應該正確教孩子認識輸贏。

    爸媽應試著用同理心去安撫孩子,讓孩子感受爸媽知道自己不是無理取鬧,自己其實也很懊惱,只是控制不了情緒。如果孩子有足夠的表達能力,建議爸媽可以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然後予以適當的疏導。

    孩子會在意輸贏,有部分原因是在於爸媽的態度。或許爸媽自認並沒有要求孩子贏,但如果對孩子輸和贏時的態度沒有適當的表達,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連結和歸因;例如,孩子贏時大力稱讚獎勵,輸時卻未給予正面的鼓勵,甚至表達出可惜的樣子,就可能給孩子一種無形的壓力。爸媽應該強調的是,孩子在過程中是否積極努力、是否有進步、是否享受其中的樂趣,而對此加以讚揚。

    比賽本來就是有輸有贏,有時你贏,有時我贏,這樣的比賽才有意思。爸媽可以告訴孩子,他人勝利時,並不是表示自己很差勁,而是自己還有挑戰的空間,同時也別忘了提醒孩子看看自己是不是比上一回更進步。

    當孩子遭遇挫敗時,引導孩子對此失敗作正向的歸因與思考,讓孩子能夠對失敗結果加以釋懷,並且還能保持自信心。爸媽更要鼓勵孩子不要逃避曾經失敗的專案,以後還要更努力嘗試。爸媽自己遇到問題時所展現的態度,也是教導孩子的好機會,讓孩子看到爸媽遭遇挫敗時如何面對及解決困難。例如,燒焦了一鍋菜,彆氣急敗壞,不妨與孩子分享:“好可惜喔!今天吃不到這道菜了,不過沒關係,媽咪已經知道秘訣在哪裡了,下次一定可以做得很好吃。”

    從好的角度來看,孩子在乎輸贏、好勝心強,其實是一種激勵自己的動力,但是除了有“想要贏”的積極心態,也同時要有“輸得起”的胸襟勇氣。爸媽平日和孩子玩遊戲時,不需要刻意讓孩子贏,以免讓很少失敗的孩子養成無法接受失敗的心態;應該讓孩子體會“有輸有贏”本來就是常態,輸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能從小帶領孩子樂觀、從容地看待成功與失敗,孩子將能有不怕挫折、奮勇向前的人生態度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 2 # 湶氺叮咚

    嗯哼對輸贏其實也不是很執著,只是覺得贏了更好,輸了也就輸了,不會令人感覺輸不起。而且杜江的教育我也覺得不錯,有時候做遊戲輸了,嗯哼問爸爸‘我們贏了嗎’,杜江說‘沒事,兒子,我們參加了就是贏了’,這樣挺好的,孩子的心理也不會有那麼強的功利性。記得爸爸去哪兒2裡,楊陽洋對輸贏才是真的執著,每次爸爸輸了,他都會哭,甚至讓他們再比一次。也不是他的教育說不好,每個家庭的教育觀念不一樣,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做的完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柑橘品種耙耙柑好種還是明日見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