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八怪的世界
-
2 # 熊小熊記錄
怎麼會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呢?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明明父母待他向他小時候一樣。 可是,那個時候的小孩就是莫名其妙地排斥家裡,排斥和家人的溝通。父母怎麼會不知道放手,當孩子成長了,能夠獨立了,父母都會放手的!畢竟天下的父母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哪個父母又想被啃老呢!
-
3 # 幽悠子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即使是父母也代替不了。父母的愛應該是恰到好處的,愛不是控制。即使父母的出發點是愛孩子,就是常說的,我是為了你好。不要用愛的名義,去換取孩子對你的百依百順。父母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牽引者,應該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扶一把,給些建議。孩子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試問一下,事事都要孩子聽你的,都要你來安排,那你的人生真的很成功嗎?我記不得是哪位名人說的,是說,母親最偉大的愛,是,當你離開孩子的時候,孩子依然能活的很好。所以,父母應該有恰到好處的愛,在適當的時候退出孩子的人生舞臺,在臺後默默支援他們。
-
4 # 創業的朵媽
我就是不懂放手的母親,我很愛我的兒子,而且總是怕他這個做不好,那個做不好。我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但是有點改不了。但是我兒子跟我就像朋友一樣,總是跟我嘮心裡話。我也願意跟他說。所以我要改掉我不放手的毛病,讓他更獨立
-
5 # 角色芬芳
對於教育孩子,我一直有這麼一個觀點:“只要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用心了,投入足夠的耐心和真心,孩子一般不會太差!”
家有神獸兩隻,一個10歲、一個6歲,沒有老人幫忙照顧。有段時間,我從老婆的嘶吼聲中感受到了對兩個孩子無比的失望。“作業不認真,愛看手機,還要反駁大人的講話,家裡搞得亂七八糟,不愛學習!某某講起這些,老婆就認為孩子一無是處。老婆生氣之餘,我問了老婆幾個問題。一是每週我們有多少時間陪伴孩子?二是我們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嗎?三是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四是下班之後,我們都做些什麼?我要老婆認真的思考。
回憶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發現,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並不是很多。晚上回來不是用手機在忙工作的事,就是在玩手機。孩子心裡想什麼,我們並不是很清楚,並且總是以大人的角度很快的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看手機我們一直就會抱怨,可我們大人在無聊時不一樣看手機打發時間嗎?我們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想當然,卻很少問問孩子喜歡什麼,陪伴孩子做他們想幹的事情。孩子心裡一直憋著委屈,還不讓他去發洩和表達,他能覺得公平嗎?
慢慢的,我發現孩子變了。不再那麼依賴電子產品,還主動和我聊起了心思,學習成績也好起來了。最好一次,還考了年級第一。
對於不懂事的孩子,父母還是要自我檢討。對孩子的愛是否真誠,對孩子是否尊重,對孩子是否有耐心?我相信,大多數孩子都會成為懂事的孩子。
-
6 # 小語恩
孩子第一位老師是家長,而不是學校老師。家長的教育很關鍵,好的孩子一定出自好的家庭,好的家庭就是有好的家長維持,好的思想好的教育,孩子才會有好的認識,有好的認識和想法,孩子的內心就有好的觀念,就會變得懂事。
-
7 # 小巫女的vlog
有些孩子是調教不好的。
他天生骨子裡自帶的那種性格是改不了的,就像狼養的再熟也會有野心。
以前我以為孩子天生善良,直到我自己生了孩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母胎裡自帶的那種心機。背後陣陣發涼。必竟那個年齡,父母也教不了。
那種天生自帶的倔,九頭牛都拉不回,只有在好的環境會改善一點點,但是他必竟是母胎自帶,肯定性格和父母有關,父母如此,孩子也就那樣了。
放手了就像出籠的野獸!
-
8 # 梔子葉宏
只看樓主
龍應臺在《目送》裡曾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可以借鑑!
回覆列表
父母和孩子關係是由統一又獨立的,切勿將對孩子的愛和孩子的成長的概念相混淆。
1.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想去嘗試、想去體驗,但作為父母希望幫助孩子少經受挫折和困難,成長的更加順暢。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需要父母和孩子慢慢除錯和磨合,公共尋找最有利孩子成長的方法。
2.一些父母認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物品”,生他、養他,他就應該聽我的,凡是都要做孩子的主。另一方面,父母比孩子有更多的社會經驗,孩子理應凡是都聽父母的。養兒100,長憂99,也側面體現了父母對孩子成長過程介入程度,長久以往孩子為人處世的能力得不到鍛鍊,越來越聽父母的意見,慢慢就沒主見,不能獨立思考,成為父母眼中“不懂事的孩子了”。
我個人建議是:父母和孩子的問題都源自愛,但只要一方稍微用力不當,及可能造成傷害。學會做聰明的父母,既要給與孩子愛,也要在損失和傷害可控範圍內,早日放手,讓孩子去早日探索世界,早日形成對社會的判別能力,避免在長大進入社會後受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