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孔凡雷kfl
-
2 # 一點點歷史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樹倒猢猻散這種事,只能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譴責,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文死諫武死戰”。
李定國我們都耳熟能詳,為了文章的完整,簡單說兩句。
李定國本是農民軍領袖張獻忠養子,張獻忠死後和其他三個養子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聯合南明,共同抵禦滿清。
在李定國等人的幫助下,抗清曾取得輝煌的戰果,李定國“兩蹶名王”,逼死孔有德,親斬愛新覺羅.尼堪,名動天下。
由於內部紛爭,孫可望降清,抗清形式急轉,南明永曆皇帝被迫逃入緬甸,為吳三桂所擒殺。
聽聞永曆皇帝被殺,李定國憂憤而死,臨終叮囑家人和部將“寧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
李定國有三子,其中長子李溥興在戰鬥中被清兵所殺。
投降清廷的就是次子李嗣興
皇帝和主將先後去世,餘部留在了異國他鄉,前途渺茫加上思鄉心切,不斷有部將叛逃,隨後不久李嗣興和家眷及部下1000餘人也歸降了清朝。
李嗣興先是被授予都統,康熙二十六年升任陝西寧夏總兵官,康熙三十年病逝。
對於李嗣興的投降我認為沒必要過多指責,按照當時的情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寧死不降”,論氣節,忠義能如李定國的又有幾人,而李嗣興只是做了一個大多數人會做的選擇,換句話說他也盡力了。
歲月消磨了太多東西!有時候活著更重要!李定國死的當然很悲壯,但是他的兒子和屬下在緬甸活著很艱難!回到家鄉就是要剃頭,低頭!留在緬甸不僅有可能死掉,也可能從此不為中華矣!不能指望每一個人都去死!活著,屈辱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