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老師談基礎教育
-
2 # 文輝書寫堂
我認為教育應該是以引導為主的!從思想上引導學生,讓學生折服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潛能,要知道一個人的潛能是無窮大的,推壓教育很難挖掘孩子的潛能,正確的引導能夠有效有步驟地激發興趣,挖掘潛能,還能因材施教,培養各類人才!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特長,只要老師能夠科學正確的引導,定能教育好孩子,單純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科學正確的的引導必定為孩子的學習求知開啟一扇窗,贏得一片藍天!
-
3 # 晉格書法
教育應該以引導為主,這是相對於後者“推壓”來說的。
早在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性教學方法,二者側重對學生“循循善誘”的引導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施壓和填灌。
在國外,早在古希臘時代,蘇格拉底也提出了“產婆術”,旨在透過譏諷-助產術-歸納-定義來培養年輕人才,蘇格拉底也是西方最早採用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
由此可見,引導式的教學自古有之,但是,教育方式多種多樣,引導只是其中一種而已。
相對於推壓而言,引導是大家都認可的,但是現實情況呢?
現實情況下,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老師不可能每個學生都挨個引導一遍,引導是好的、有效的、相對“先進”的。但是它有個最大的問題是成本太高,老師會在備課時準備大量的導語和內容,引導式教育只適合小班制的班級,人數太多會拖慢課堂節奏,反而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我不知道“推壓”教育具體指的什麼教育,“推壓”二字也是第一次見,因該是助推+施壓的吧!如果是這樣,未嘗不是適合大班制的一種教育方式,因為它具有現代工業性質。
-
4 # 鄉間的晚風
引導,即啟發誘導教育;推壓,能否理解為填鴨式教育。目前全國上下都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摒棄填鴨式教育方式(至少表面上是這樣,實際上為了還是分數至上,怎樣提高分數就看教師額教育方法了)。
在教育中,啟發誘導性問題設計是最常見的教學方法之一,它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中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時至今日,它仍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它蘊涵著一種科學、先進的教育思想,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學記》中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我們老祖宗,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啟發誘導教育的重要性。啟發、誘導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自己動腦思考,誘導學生開啟思路,深入思考。
推壓式教育,是在唯分數論的特定教育環境下產生的,教育者一股腦的把知識講授給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則司機硬背,一次來達到高分數的目的。這種方法不注重受教育者是否真的理解問題,再遇到類似問題是否有解決方法。
兩種方式的不同,還體現在,引導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地位,以開發、發展學生的能力為主導。推壓式則是以教育者為中心。現在社會所缺乏的人才,應該是有獨立思考能力,有獨立學習能力的人,人不是死記硬背的人。所以,教育應該以引導、啟發誘導為主。
-
5 # 金豆金條金不換
我們很難明確的去告訴孩子這個是對的,那個是錯的,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對待任何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也越來越難去接受別人的想法。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家長的以身作則,我不會告訴你我這樣做就是對的,但我會讓你看到我這樣做的結果,不要一味的說教,說“你看我說什麼了”,或者是“我早就跟你說過”,“這樣做才是對的”。應該給孩子充足的空間,讓他們自己擁有思考的東西,自己從心裡認定那件事不能做,而不是“我爸媽說不能那樣做。”
隨著孩子叛逆期的到來,對一切事物都容易有反抗心理,這個時候,恰當的說教他們都未必聽得進去,過度的推壓更無異於火上澆油。引導不等於縱容,對一切問題抱有寬容心理,而是有原則的引導,家長樹立起不可動搖的原則性,讓孩子明白行事的底線是非常重要的。
有很強的原則性,再加上耐心的引導,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對孩子最大的盡責。
-
6 # 語文紅寶書
教育應以引導為主還是推壓為主,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引導越重要,也就是要更多展示知識的魅力,培養學習的興趣,增加親子互動和師生互動,不斷激勵進取的意識,如此才能培育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孩子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施加過多壓力,只會徒增焦慮,心生厭惡,甚至產生逆反心理,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什麼西方的慢教育反而培養出了更多的人才,為什麼中國的急功近利反而效果不佳,這種現象引人深思。好比速生豆芽,當然很快,但不具備持續生長的能力;從土中長出綠豆苗,就要更長時間,但因為有生長點,有自我營養的功能,就可以持續長高長大,開花結果。豆苗的生長尚且如此,何況是大樹呢?
當然,引導孩子並不容易,需要家長和教師有較高的素質,要傾注愛心,要投入更多時間和心力。但有時,只要給孩子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和活動形式,甚至一本書,就已足夠。比如,小柴昌俊上小學時,班主任送他一本書——愛因斯坦的《物理學是怎樣產生的》,使他對物理產生極大興趣,並最終走上物理研究之路。又比如,曠視公司的創辦者印奇在小學的時候看到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被陳景潤的事蹟深深吸引,從此迷上了數學,最終學有所成,一鳴驚人。
隨著年齡增大,集體教學成為主導方式,教師不可能不助推施壓,所以推壓教育不可避免。問題是我們的基礎教育在應試的裹挾下對學生施加了過多過大的壓力,致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嚴重殘化,學生學得被動,學得辛苦,備受壓榨。
倒是大學教育,因為身心已經成熟,可以施加更多的外部壓力,比如讀寫任務、實驗任務、實習任務等等。
總之,年齡越小,越要多加引導,多加呵護,讓每個孩子都有快樂的童年,為幸福人生奠定堅實基礎;成年以後,外部加壓反而比較合理,能促進他們更快成長,更好發展。而在二者之間作為過渡的,只能是自主教育。
回覆列表
從理論上來講,教育應以引導為主;現實中,多以推壓為主。中國太大,情況太複雜,我認為教育要做好,必須分類施策,因地制宜,自下而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