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頭喇嘛

    英國是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1941年之前,除了法、美、荷三國佔有少量的殖民地外,整個東南亞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當時,英國在馬來西亞駐有駐軍9萬餘人,新加坡駐有15000餘人(後增加至6萬人),另有東方艦隊和幾百架的岸基飛機支援。此外,駐印度的印軍尚有十餘萬(不包括幾十萬的印度土著軍隊)做支援。如此規模的部隊,按說,可以抵擋南下的日軍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1941年中期,由於當時日本戰略儲備只夠用3個月,為了獲取戰爭資源,日本決心奪取西方國家的東南亞殖民地。就在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同時,日軍同步發起進攻美屬菲律賓殖民地、英屬馬來亞殖民地的戰爭。其中在馬來亞-新加坡戰役中,日軍兵力僅約4萬人,配備150餘輛坦克和370架飛機,從數量上看,屬於“以少打多”。但英國的軍官輕敵,使得日軍有機可乘。

    從兵力上看,日軍不具備數量優勢,但日軍擁有的坦克較多,空中支援得力,士兵的作戰經驗也比較豐富。一些日軍部隊還用腳踏車組成“銀輪部隊”,穿插崎嶇山地,推進速度遠超英國人的想象。此外,英國陸軍上尉帕特里克·錫南在戰前被日本特務收買,他用無線電協助日軍飛機成功轟炸英軍在馬來半島北部的空軍基地。 1941年12月25日,日軍攻佔香港不久,就發動了馬來亞-新加坡戰役。1942年1月11日,日軍佔領重鎮吉隆坡,5萬英軍當了俘虜。27日,英軍馬來前線指揮官帕西瓦爾獲得陸軍元帥韋維爾的許可,把剩餘部隊撤過柔佛海峽,集中到新加坡要塞。經過一場惡戰,士氣低落但數量佔優、裝備水平至少旗鼓相當的8萬英軍正式向日軍投降。

    1942年初,東南亞前線的第15軍司令官飯田下令日軍從泰國突入緬甸南部,緬甸局勢迅速告急。蔣介石主動向英國提出支援緬甸。雖然當時日本陸軍80%的兵力仍在中國戰場,但蔣介石拿出了中國第一個機械化軍、取得過崑崙關大捷的第五軍,以及第六軍、第六十六軍來入緬作戰。

    3月8日,日軍順利佔領緬甸首都仰光。日軍以緬甸和印尼為基地,不斷向印度和澳大利亞推進。1942年5月,日軍轟炸了英國在錫蘭、印度、澳大利亞等地的軍事基地,同時集結重兵向南推進。澳大利亞的英聯邦軍隊進行頑強的抵抗,阻止了日本的瘋狂推進。1942年7月,日軍向新幾內亞的巴布亞半島推進,試圖佔新幾內亞戰略要地莫爾茲比港,以切斷美澳交通線。但在新幾內亞,日軍遭到了以澳大利亞軍隊為主的盟軍頑強抵抗,日軍控制巴布亞半島的企圖落空。1943年6月,英軍在美軍的幫助下,發動新幾內亞戰役,英澳軍隊向日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新幾內亞戰役從1943年6月打到1944年7月,在這場長達一年的戰役中,20萬日軍剩下不到1萬人,日軍已經無力在南洋群島和英軍爭鋒。日軍的失敗不僅僅在南部的南洋群島,在西部的印緬地區,日軍同樣遭遇了失敗。1944年3月,日軍發動英帕爾戰役,英印部隊依託地形和火力優勢,重創日軍,日軍精銳15軍被打的傷亡過半,失去了戰鬥力。15軍是日軍在東南亞的主要機動部隊,15軍的戰敗,讓日軍失去了在東南亞發動進攻的能力,日軍被迫轉入防禦,英國人進入反攻階段。

    由於在南部和西部的失敗,日軍再也無力與英軍抗衡。以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英印為主的英聯邦軍隊在美軍的幫助下,在東南亞向日軍發動全面反攻,在婆羅洲、緬甸等地不斷取得勝利,日軍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1945年,歐洲戰事逐漸平息,英國人徹底從歐洲騰出手來。英國人開始調集大軍向日本人發動全面反擊。經過二戰的錘鍊,英軍已經非常強大,僅僅航母就有50多艘,軍艦上千艘,坦克及自行火炮2萬多輛,飛機2萬多架,總兵力600多萬。但當英國人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日本卻在美蘇英聯合攻勢下意外地投降了。

  • 2 # 勇戰王聊歷史

    二戰時,英軍在東南亞的兵力不少。但是,大都是“殖民軍”:白人軍官+當地“土著”士兵。質量好點的,也是英國的“聯邦軍”。

    而且,由於東南亞是英法等國的殖民地,所以,英國人也不敢發動當地百姓來對抗日軍。所以,白人老爺們和日本人都是異鄉作戰。

    而東南亞殖民地的老百姓,對日本人的印象更好。在他們看來,黃面板的日本人是從殖民地走出來的“亞洲之光”。於是,受夠了英國人(還有法國)壓榨的殖民地老百姓,天天的盼著日本人來帶領他們實現“大東亞共榮圈”。而日本也把自己當成是東南亞的“解放者”。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就有這樣的背景假設。煩了他們坐飛機墜毀後,遇到日軍小分隊。日軍以為他們是當地土著,還熱情的教他們怎麼用工具“撬飛機”。

    遺憾的是,日本人比白人更殘暴。。。很快,東南亞的老百姓們就後悔了。

    迴歸正題。

    香港:共計有14000人,陣亡1555人後,全部被俘。

    緬甸:英盟共計7萬多人,傷亡1.3萬人,被俘59583人,

    英軍序列為:第1、17、36師、第63旅、第7裝甲旅。其中,主力第一緬甸師在1941年才組建的,下轄3個旅,共計兩萬人。

    印度:共計237500人,包括37個英國步兵團、82個印度步兵團及20個廓爾喀步兵團。

    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共有8.8萬人,其中英國部隊19000人、澳洲部隊15000人、印度部隊37000人和馬來部隊17000人。結果,敗給了7萬日軍。尤其是在新加坡,8萬英盟軍向3萬日軍投降。這一天,被丘吉爾稱之為“黑日”。。日軍將領山下奉文因為打的太好了,被稱之為“馬來之虎”。

    (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也送了人頭,在缺乏空中掩護下,被日本海軍陸基航空兵擊沉)

    綜上所述,戰爭初期,英國人在東南亞有差不多40萬人。因為失去制空權和制海權,英國人被日本人打的一敗再敗。這也可以理解,大英帝國本來就是海軍起家的,陸軍就是一個陪襯。

    等到二戰末期,英國在美國330億美元的援助下,組建了570萬人的大軍。其中,坦克及自行火炮2萬多輛,飛機2萬多架。此時,日本人肯定不是英軍對手了。不過,二戰後期,在東南亞的光復上,還是中國遠征軍給出了大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一首歌,記錄了你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