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慧知愛客
-
2 # 葉老翁620
把問題丟給孩子,看孩子怎麼回答。你說我家有錢嗎?你提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是怎想的?你說有錢是好事還是壞事?為什麼?你知道家裡錢是哪來的嗎?對於孩子提的問題最好不要直接回答。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和良好學習方法的培養。孩孑的回答可能很天真,家長首先要肯定,然後加以補充,使回答更加完美。這樣的孩子有什麼事會與家長溝通。因為在他心目中家長就是老師就是朋友。對不起有事了,下次再聊。
-
3 # 李聿行70852
孩子不師自通的數學知識,從愛錢開始,多少分錢,湊一角;多少角湊一元;多少元湊十元……至一百元的熱愛,一千元的珍藏。越多錢越有幸福感。
住宅區小賣部的叔叔阿姨不知不覺教的知識。小賣部懸掛的包裝精美味覺舒服的零食,迫使孩子掌握金錢的運算。孩子的嘴巴吃得越舒服,越在意爸媽的收入,乃至家庭存款。
爸媽的錢袋子是脹鼓鼓還是蔫癟癟,密切關係孩子的幸福感、安全感、榮耀感。
孩子零食吃多了,影響發育,減少了一日三餐正常飲食,造成夥伴間不良攀比心理。
小孩焦慮不安問爸媽:家裡多少錢?
痛愛小孩的爸媽,不假思索:多得很,要好多有好多,抽屜裡幾萬塊,銀行裡幾百上千萬。
小孩驚喜地捧著爸媽的臉龐:啵啵啵地親吻。幼稚的腦子即刻運算,一包零食二元、十包二十元、百包二百元……這輩子咋也吃不完了。就躺在爸媽厚厚的錢垛上悠哉悠哉,豈不快樂幸福呢?又何必進教室讀書,受老師管教,受爸媽數落。
爸媽有這麼多錢,孩子早就盤算好美好未來了。很難樹立起勤奮學習,自強自立的精神。
小孩見爸媽工作辛苦,關心地問:家裡多少錢?
爸媽憂喜參半,奪下孩子手上的零食:不多,剛好夠用。你再這麼海吃,米都買不回來了。
小孩有危機感,憂患意識。即刻撲到爸媽懷抱,眨巴著憐惜的眼睛,想發誓為爸媽分憂解難,再不吃零食,又虧待了好吃的嘴巴,於心不甘。略加思索,討好賣乖:今後儘量少吃零食。
孩子擔憂爸媽,以及溫馨家庭。紫米油鹽醬醋茶比可吃可不吃的零食重要。
學習成績雖不一定最好,但也不會很差。長大了,能積極主動地融入社會。爸媽的半貧半富,精神世界紮上的是勤儉節約的觀念,一輩子不愁吃穿,甚或富甲一方。
爸媽富裕本是好事,小孩面前裝寒磣些好,免得毀了孩子。常言:富不過三代。搞不好二代就敗光了。
孩子好吃的天性,不可縱容。愛之有度,教之有方。
愛國人士林則徐說:子孫若強於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財損其志;子孫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除了金錢,更重要的是品德和能力。
-
4 # 遠山的呼喚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我想這個問題要看什麼樣的家長回答了。
一個世俗功利的家長,肯定處處以金錢至上,處處都會顯示和賣弄自己的財富,在親朋好友之間來回炫耀,自己平時吃穿多麼多麼貴,自己的孩子買一雙鞋子有多麼名牌,孩子大了要定居國外什麼的。試想下這樣的家長,早已經把我們家有錢嗎這個答案給孩子灌輸了無數遍了,這個孩子必然也是金錢至上,沒有人情味的這麼一個人了。
還有一種家長,不管家裡有錢沒錢,處處表現的很有涵養,謙虛,把德行作為陪養孩子的重中之重,讓孩子有禮貌,有情感,心存善念。這樣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問咱家有錢嗎,這種低階問題了。
我們現在的社會已經太世俗,希望每個人都能多一點人情味,少一份世俗心。
-
5 # 深圳智行童盟
我們比好多人有錢,也好多人比我們有錢!你要好好讀書,做一個有用的人,以後可以賺的比爸爸媽媽更多錢!對不?!
-
6 # 外語那點事
其實有非常多的富裕家庭,為了能夠讓孩子有更加正確的金錢觀。採用隱藏自己的財富的方式。雖然手上的房產很多,但是自己和孩子住最小的房子。並且平時出行也不露富,開的車也是比較便宜的車,有的甚至是根本不開車。自己穿的衣服以及給孩子買的衣服也都是最便宜的普通衣服。沒有去追求什麼頂級名牌。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讓孩子過早的知道家庭中的財富,可能會讓孩子喪失鬥志,如果孩子一旦認為,自己有父母,只要依靠父母就能夠衣食無憂的話,那麼孩子就可能失去奮鬥的心。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想讓他在事業上有所發展,一定要讓他具有一顆奮鬥的心,而不是貪圖享樂,躺在父母的功勞簿上。
所以如果是有錢的家庭,當孩子問起家裡是否有錢的時候,最好告訴他,我們家裡沒有錢,希望他能夠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將來改善家裡的生活狀況。
在平時的消費方面,最好也能夠在孩子面前保守一些。即使是享受的東西,吃的是魚翅燕窩,最好也不要跟孩子表達魚翅燕窩是怎麼樣的好東西。
孩子平時的購物需求,一定不能夠百分百的滿足。否則你就會把他培養成一個饕餮,永遠都沒法滿足。
並且要讓孩子學會珍惜,如果孩子買了一個玩具,沒有好好玩,就直接弄壞掉了,那麼最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要給他買同類型的玩具。用飢餓營銷的方式讓他學會珍惜。
給孩子的零花錢一定不能讓他可以肆無忌憚的購物。如果知道他要買一個100塊錢的東西,最好每一次只給他10塊錢的零花錢,讓他學會存錢。儲蓄的習慣會影響他日後財富的積累。
家裡如果沒有錢,那麼更應該,實打實的告訴孩子,家裡確實沒有錢,希望孩子能夠好好讀書,努力學習,將來能夠用自己的能力掙大錢,改變家裡的經濟狀況。如果家裡沒錢,還意味著滿足孩子的慾望,那麼只會害了孩子。
回覆列表
父母面對孩子的這個問題時,要看具體情況來考慮怎樣回答。如果家裡沒有錢,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沒有。當然,如果真的沒什麼錢,可能孩子也不會問這個問題了。如果確實有錢,生活條件很好,卻告訴孩子家裡沒錢,只能讓孩子覺得父母不誠實,沒有說實話。所以,可以告訴孩子家裡條件還不錯, 但是也沒有富裕到錢可以隨意花費的地步,並且家裡用錢,都是要有計劃的,比如說交學費,付房貸等等。這樣說可以培養孩子比較健康的消費觀念,也避免了造成不誠實印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