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愛中國書畫
-
2 # 沉140769451
南北朝雖然因政權更替造成了大量人口損失,卻也是胡漢人民加速融合的時代,大量胡人進入中原也是在給人口作加法,一但戰亂停止,人口就會出現爆炸式增長,迅速恢復。各個胡人政權在建國後的相對穩定期,都採取了保護漢人,推崇漢學,積極與漢人融合的措施,都使得因戰爭造成的人口損失得到一定恢復,北魏統一整個北方,對人口恢復,起到關鍵性作用,所以到隋朝建立時,人口還是很多。古代造成漢人大量損失的,往往不是外族,反而是漢人自己。
-
3 # 遠古歷史
隋朝建國時,由於經歷了南北朝時期的長期戰亂,以及士族豪強地主大量隱佔人口,政府掌握的戶口只有450 萬左右。經過開皇初年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的實施,以及政府對戶口清查和管理工作的加強,使大批逃戶、隱戶又成為國家的編戶。到開皇九年(公元589 年),在長江以北隋政府統治區的在籍戶口已增至600 多萬戶。滅陳後,又得江南50 萬戶,總戶數達到700 萬戶左右①。至大業二年(公元606 年),又增加到890 萬戶,4600 萬口①。17 年間增加了29%,平均年增長率為14‰。戶口的迅速增加,除了隋政府繼續括戶,括出許多逃亡人口,以及從地方豪強隱佔下奪得許多蔭庇人口外,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殖。這是社會較為安定,經濟日趨繁榮的結果。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這樣高的人口增長率是很突出的。
人口的增長與農業的發展分不開。反過來,人口增加,又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促使了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使墾田面積不斷擴大。據《通典·田制》載:開皇九年(公元589 年),墾田面積為1900 餘萬頃,到隋煬帝大業五年(公元609 年),已增至5500 餘萬頃。20 年間增加了3600多萬頃,增長率為190%左右。顯然這個數字明顯誇大,不夠準確,但當時耕地墾田面積的激增,當是可以肯定的事實。從中也反映出農業生產的發展。正因為如此,隋朝府庫中才積儲了數量龐大的粟帛。
-
4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誠然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向上可追溯至西晉後期。西晉滅亡之後,晉室南遷建立東晉,而北方則是政權林立的十六國時期。東晉十六國結束之後開啟了南北朝時期。
我們簡單概括一下南北朝的發展。南方政權自東晉後,歷宋、齊、梁、陳四朝。而北方南北朝初期是政權統一的北魏政權,後於公元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其中,東魏於公元550年由北齊所代,西魏於公元557年被北周所代。公元577年北齊被北周所滅。公元581年楊堅代北周建隋,公元589年隋滅陳,正式宣告了南北朝的結束。
中國在經歷了東晉十六國以及南北朝的分裂時期後重新歸於一統,在隋文帝楊堅的治理下人口得到快速增長,達到了封建社會以來的最高峰,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隋朝在經過南北朝的動亂之後還能使人口快速增長?
南方的相對安定為什麼我們如此強調南北朝是中國的大分裂時期,在此期間,中華大地政權林立,數量之多,改朝換代之頻繁,持續時間之長。 然而,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也正是南北朝時期,中國的經濟人口重心開始南移,五胡亂華時期,大量北方人口南逃至東晉,雖加大了政府的管理難度,但同時也開發了土地,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和生產效率。
而且南朝朝代的更迭都是取而代之,大規模戰役和兼併戰爭很少,這也為人口的增加保留了相當大的基數。
隋文帝的開明之治隋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其建立隋朝之後變開始了一系列國家治理方面的改革。
政治上開創三省六部制,造就了穩固的政治體制。經濟上,他提倡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社會方面完善戶籍制度,興修水利。軍事上,以府兵制為基礎整頓國家軍事力量,為國家安定奠定了穩定的軍事基礎。正是得益於這樣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才使得人口極速增長。
流民和不完善的戶籍制度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發,造成了眾多流民,大量的流民流竄於各地區各個國家之間,居無定所,當然也不在各個國家的人口統計簿上。另外,南北朝時期戶籍制度上的不完善,不僅使得流民人口無從統計,同時也遺漏了很多隱藏性的人口,諸如新增人口的統計缺失,還有貴族階級私人的傭人或奴僕。這方面的遺漏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因素。
隋朝人口的快速增長刺激了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造就了隋朝前期盛極一時的繁榮景象。後終唐朝一世也未有趕超其之跡象。
回覆列表
隋朝建國時,經歷了南北朝時期的長期戰亂,為什麼人口還那麼多呢?因為南北朝並不是全國都在打仗,只是區域性打仗,以及士族豪強地主大量隱佔人口,政府掌握的戶口只有450萬左右。經過開皇初年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的實施,以及政府對戶口清查和管理工作的加強,使大批逃戶、隱戶又成為國家的編戶。到開皇九年(公元589 年),在長江以北隋政府統治區的在籍戶口已增至600多萬戶。滅陳後,又得江南50萬戶,總戶數達到700萬戶左右,至大業二年(公元606 年),又增加到890萬戶,4600萬口,17年間增加了29%,平均年增長率為14‰。戶口的迅速增加,除了隋政府繼續括戶,括出許多逃亡人口,以及從地方豪強隱佔下奪得許多蔭庇人口外,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殖。這是社會較為安定,經濟日趨繁榮的結果。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這樣高的人口增長率是很突出的。
人口的增長與農業的發展分不開。反過來,人口增加,又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促使了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使墾田面積不斷擴大。據《通典·田制》載: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墾田面積為1900餘萬頃,到隋煬帝大業五年(公元609年),已增至5500餘萬頃。20年間增加了3600多萬頃,增長率為190%左右。顯然這個數字明顯誇大,不夠準確,但當時耕地墾田面積的激增,當是可以肯定的事實。從中也反映出農業生產的發展。正因為如此,隋朝府庫中才積儲了數量龐大的粟帛。所以南北朝長期戰爭隋朝的人口還是有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