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盛Neptune

    男生愛鞋跟女生愛化妝品是一個道理,但是自己沒有能力的話,你喜歡的東西終究不會是你的。現在你知道要努力的理由了嗎?因為喜歡的東西都很貴,想去的地方都很遠,想愛的人都很優秀。

  • 2 # 藝術啟蒙人K先生

    終於看到一個像樣的問題,可以好好回答了。

    首先我不買AJ,下面是對這個現象和鞋子的看法。

    AJ什麼時候火起來的我不知道,甚至我都不知道這是個只做鞋子的品牌還是在服裝上也有所涉及的品牌,當我看到網上的各種關於AJ的話題的時候,還是一些曬AJ的圖片,我感到很奇怪。

    因為我對這個品牌的鞋子,在它的視覺上不太滿意,他很多款鞋子的顏色很雜,在我看來上面的顏色非常亂,說實話,我感覺有種童鞋的既視感。

    因為我在小時候買鞋子的時候,當時我沒有審美,都是家長帶著買,結果什麼樣的都有,顏色五花八門,真的是沒法看,後來審美跟上了,我才發現,簡約的設計,是我最喜歡的一種風格。

    我在5~8歲左右的時候,當時超級喜歡球鞋,也特別喜歡踢足球,基本每個月都要讓家長領著我買一雙球鞋,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對球鞋情有獨鍾,後來才發現,當時多麼LOW,買的球鞋是一個比一個難看。

    就和現在的風氣一樣,他們迷戀上了AJ,大部分人都說是色塊搭配很好看。

    但是我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價格而喜歡的話,也要考慮穿在身上後整體的一個視覺效果,有時候一款設計十分完美的產品,穿在身上也要看是否能和其他的服飾搭在一起,不然視覺上有可能會很唐突。

    對於AJ鞋的一些顏色,我認為比較低齡化。藍、紅、綠等等這些都是比較花哨的顏色。

    而我認為鞋子的顏色,不能比服裝的顏色還要豐富,鞋子的顏色應當採用簡單且常見的顏色。

    即:黑、白這種無彩色系,然後在此基礎上可以加一些少量的顏色。

    我認為這才是整體在視覺上完美的設計。

    當然了,有人可能會反問我:

    “那你買得起嗎”?

    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回答的必要,因為我是為了好看而選擇鞋子,又不是為了價錢而選擇鞋子。

    這個回答我其實是想說:要為了自己的審美而選擇某樣服飾,而不是跟隨大眾。

    這款白鞋是我目前入手的最滿意的一雙鞋子。

    而且我感覺AJ有些俗氣。

  • 3 # 怪人聚集地

    AJ潮的掀起,不單是球鞋市場的運作

    在 Grand View Research 公司釋出的報告中稱 2017 年全球球鞋市場的市值為 643 億美元,在 2025 年,全球球鞋市場市值將突破千億美元。

    簡單來說,如果歸集簽過球鞋市場看做一個網際網路公司,它完全可以躋身全球前十。

    更誇張的是球鞋的二級市場,高額溢價成為了它的代名詞,進而“炒鞋”化身近幾年最火熱且敏感的詞語。

    那麼球鞋就真的這麼不堪,期初就是資本的玩物嘛?

    在我看來並不是這樣的。

    作為球鞋的標的物,從AJ看球鞋文化

    先一起來判斷一下這裡說的球鞋定義,並非所有用來打球的鞋都被稱為球鞋,此處指有一定收藏、穿搭、熱門等價值的球鞋,才歸為此類。

    AJ便是其中最為代表的系列。

    顧名思義,AJ指的AirJordan,也就是飛人喬丹。

    這是由喬丹和Nike聯合合作的一個十分完整的系列,並且獨立出Nike主線,成為另外一條主線。

    隨喬丹巔峰賽季幾年的上腳,AJ已經和籃球掛鉤,成為其代名詞。

    從Air Jordan 1 代紅黑配色球鞋首次面世至今,已經走過三十多個年頭,從那雙讓聯盟罰款的AJ1,到上一雙帶翅膀的Air Jordan 31,每一雙 Air Jordan 都有它獨特的故事。

    多元化的外觀以及經典配色的加持,讓不少對 Air Jordan 喜愛的鞋迷們,更享受這份球鞋文化以、熱愛,以及對喬丹本人的致敬!

    但拋離籃球,真的讓球鞋火起來的,是街頭文化。

    先聊最近的,老實問一嘴“您們之前知道AJ嗎?”。在曾經不是真正的籃球愛好者和潮流玩家,根本就不會去多看一眼這雙鞋。

    而近兩年隨著《中國有嘻哈》的播放,街頭文化掀起波浪,街頭潮流淪為主流,嘻哈玩家們腳下踩的AJ才正式的進入到大眾的視野。

    甚有一段時間球鞋二級市場都在盯著這個節目,大咖們上腳哪雙就炒哪雙,反正不會虧也絕對有人接盤。

    當然這也是街頭文化推廣的一種方式:我們就是帥和酷,你想一樣的帥且酷,那請跟我一樣。

    所有混跡在街頭的孩子,都是上帝的棄子,他們其實都有著理性和追求,但是被打下凡塵,自此後他們追逐自由,選擇灑脫,一切都自我為中心。

    他們最渴望得到認可,那AJ自然是地位及尊重的象徵。

    所以我對Sneaker文化的理解就是:做好自己。

    不論你是真的愛好者,還是倒賣球鞋賺錢,或者追捧潮流,他們都沒錯,做好你自己就行。

    這並非一個界限分明的圈子,我可以喜歡阿美咔嘰古著的同時,也深愛Sneaker,做著自己想成為的“雙性戀”。

    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你懂得如何去穿搭,它終歸還是一雙鞋子。

    雖然無數80後高中時代見證了更多的元年鞋,也見證了元年鞋的賽場風采,例如AJ12、13、14、Question1、The Answer等。

    但這也不能阻止新晉玩家的初學。

    談情懷都是狗屁,互相尊重或許才最正確。

    對你說的話

    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出趣。

    有時候,不盲從,就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玩具是木質的好,還是塑膠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