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起記錄我們陪你成長

    我堅持跑步3年了。幾乎風雨無阻,現在跑步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現在的跑步安排是:10公里,5公里,7公里,5公里,休一天。繼續10公里,5公里。。。。。現在10公里的用時56鍾,5公里用時26分鐘+

  • 2 # 香瑰玫

    我從2016年春,開始是每天堅持 5km快走,2018一邊走一邊跑,現在一般都是慢跑……只是鍛鍊身體,體質比以前好多了。

  • 3 # 哇丫呀

    我去年每天早上6點30起床,帶著還在上五年級的兒子晨跑,我們小區裡圍著房子的車道應該有一公里一圈吧,挺長的,我能跑五圈,累得走不動,滿身大汗,!這樣的生活我每天都堅持,後來中途斷了是因為到冬天了,就因為有一天下大雨了,跑不了就休息了一天,再加上冬天的早晨本來就冷,嚐到一次偷懶的甜頭,結果安慰自己“等天氣暖和一點再跑!”結果到現在不了了之,我堅持了兩個月的晨跑就這樣告吹!

    其實晨跑的那段時間過得很充實,開始跑的前兩天腿會有點酸,跑起來心臟也會撲通撲通跳得好快,可自己內心一直有個聲音一直在喊著自己“不能停下,沒到五圈!”,是自己給自己定下了每次必須跑到五圈,哪一次少跑了也不行。那段時間我都佩服我自己:居然那麼有毅力!本來我就是抱著減肥的態度去跑的,兩個月下來,我真的少了兩公斤多,其實我也沒發現瘦多少,只是全身的肉變結實了,尤其腿,天再冷也不怕了冷了!

  • 4 # 欣蕾點點

    堅特慢跑最長時間是三個月,一般在傍晚5~6點鐘跑,大概每次跑3公理左右。跑步主要是為了減肥,但三個月下來進展不大,但身體素質倒是好了很多,人也特別精神。所以生命還是在於運動!

  • 5 # 御行健身

    每週跑步三次,每次跑3公里,如何跑,該堅持多久?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有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御行君只提供一個思路供參考。

    第1個問題:堅持每天跑步的目的是什麼?

    沒有目標,就會像無頭蒼蠅。但在跑步這件事上,很可能許多人就像無頭蒼蠅,漫無目標。是的,最普遍的兩個目標是“減肥”和“健康”。但這樣的目標無法執行,應具體量化到這樣的程度:在多久的時間內達到怎樣的具體量化效果。比如,在兩個月內將體脂率下降4%。而且在健身週期內,定期測量這個指標(比如前面提到的體脂率),掌握變化趨勢,以確定當前的跑步方案是否有效。

    貼士:每天跑步並不是好主意,因為身體需要充分的休息和恢復才能變得更為健康和強壯。每天跑步恰恰是許多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它極大地提高了新手跑步受傷的風險。建議新手從每週3次運動開始,逐步增加到4至5次。第2個問題:3公里跑有什麼用?

    對於新手,由於以前沒有跑步或運動的習慣,所以剛開始階段,哪怕只是每次跑兩三公里,也會產生不錯的減肥效果,同時對於心肺功能的提升也很有幫助。然而身體的適應會逐步消減減脂效應。如果跑者不做出改變,體脂率就會穩定,長期陷在一個平臺期裡。通過幾個月的跑步鍛鍊後,新手們也需要延長一次跑步的時間和跑步的距離,才能繼續保持減脂效果。

    對於有一兩年的運動習慣的人來說,用普通的三公里跑(比如說長期的勻速跑)來減脂,效果並不會太好。3公里勻速跑對於這些運動者來說,並不算多難的事,通常在12至18分鐘時間內都能完成。或許它可以作為一次力量訓練後的放鬆跑,但用它來減脂多半會令人失望。對於這部分人,需要設計更有難度和時長要求的跑步方案。

    第3個問題:並不是堅持得越久越好,方案也需要改變

    根據每個人的情況,1公里、3公里、5公里、10公里等等,任何一種時長和距離的跑步方案都可設計不同的跑步強度、節奏、速度,從而達到減肥、提升心肺功能、或強身健體的目的。但任何一種方案都不可能一勞永逸。所以,將包括3公里跑在內的任何一種時長或距離的跑步方案的作用絕對化,都是有問題的。

    之所以建議定期測量相關的身體指標(比如體脂率、腰圍、體重、腰臀比等),一是為了檢查運動的效果如何,二是觀察是否已經處於平臺期。若是效果不好,就得查詢問題(比如是否運動時長或運動強度不夠等)。若是進入了平臺期,則要調整飲食和跑步方案。

    任何運動方案都不需要堅持太久,普通人的一個運動週期兩三個月就差不多了。重要的是,要對身體運動能力的提高、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做出及時的反應和調整,而不是守著老方案一直練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變形金剛》中機器人的智力和武力是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