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因為一些原因接觸到娛樂圈業內人士,私下了解到很多明星或名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抑鬱症的痛苦,人們已知的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人平時根本看不出來也想不到的人,其實也是抑鬱症患者。
15
回覆列表
  • 1 # 葵西

    多起明星的輕生事件,讓“抑鬱症”這個字眼被很多人接觸。

    在我們心理治療裡,會把抑鬱症拉出兩條線路:男抑鬱症患者和女抑鬱症患者他們的病源根基是完全不同的。

    女抑鬱症患者的病源根基是:缺愛。由於真實情況的缺愛或者潛意識層面錯誤認知導致的自己不認為被愛。治療策略上,她們需要的是去付出愛,滿足自己被需要的人際地位。

    男抑鬱症患者的病源根基是:能力不足。這多半是事業上或者關係上的壓制。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對自己要求完美,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強烈衝突;強勢的家族體系,長期處於高控制、高要求、不被認可的人際環境。

    所以我們再看明星為啥容易得抑鬱症。娛樂圈並不是我們看到的光鮮,這絕對是一個高壓力、高競爭、高打壓,並且低承諾、低真愛的環境。

  • 2 # 秀山麗水

    謝謝邀請,我沒有什麼好的見解。其實現實生活中及我們周圍得抑鬱症的比比皆是,來自社會、家庭、工作壓力山大導致的。明星是一個萬人矚目的群體,有點什麼事更容易讓人知道,以至給人的感覺就是容易患抑鬱症吧。好像聰明的人患抑鬱症的多,與他們總是想處處與眾不同,不做平凡人,歸屬於高階思維類。想想也是,一個沒讀多少書,成天無所事事,與世無爭,有吃有喝就可以的人,怎麼會患上抑鬱症。

  • 3 # 遲到先生不早退

    01

    都說“人間最美四月天”,而你,如燕般地輕躍,卻把那年的四月染紅,譜寫了你在人世間最悽婉的四月絕唱,為你,整個四月的花都暗淡了往日的榮光。

    想必那年四月天的那個人,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吧。

    對,沒錯。

    他就是哥哥——張國榮。

    張國榮,一個時代最清晰的印記,他主演和參演的電影和電視劇,每一個角色都教我們記憶深刻,比如《胭脂扣》裡的陳振邦,《英雄本色》裡的宋子傑,《阿飛正傳》裡的旭仔,《東邪西毒》裡的歐陽鋒,《金枝玉葉》裡的顧家明......

    而讓我記憶最深刻有兩部,一部是《霸王別姬》,他在裡面飾演程蝶衣,劇伶的裝扮,依稀記得他溫柔的眼眸,明媚的側臉,在戲臺上的他,不知為什麼總讓我覺得他不像是在演戲,更像是他本來就是這樣的生活,都說人生如戲,而他在這部電影裡卻是真實得戲如人生。

    另外一部相信大家也不陌生,應該很多人對87版的《倩女幽魂》都還記憶猶新吧,儘管到現在為止,已經有許多各種各樣版本的《倩女幽魂》,但是不是每一部翻拍的《倩女幽魂》都能真正意義上稱作《倩女幽魂》,不是每一個穿著書生裝扮的“寧採臣”都能夠叫做“寧採臣”,唯有張國榮一人,將“寧採臣”演繹成了一個不可超越的神話。

    此外,在音樂方面,他的才華也毋容置疑,許多經典名曲都出自與他之口,《當愛已成往事》、《風繼續吹》、《沉默是金》、《倩女幽魂》、《風再起時》等等,他用他清婉的聲線,不知道俘獲了多少男女老少的芳心,對他的讚譽,根本不容我過多地去誇讚:

    1977 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American Pie》(獲獎)

    1984 十大勁歌金曲第四季季選《只怕不再遇上》(獲獎)

    1985 第八屆第8屆港臺十大中文金曲《不羈的風》(獲獎)

    1986 第九屆港臺十大中文金曲《當年情》(獲獎)

    1987 第十屆港臺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創意歌曲獎《無心睡眠》(獲獎)

    1988 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倩女幽魂》(提名)

    1991 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阿飛正傳》(獲獎)

    1993 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獲獎)

    1994 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外語片男主角《霸王別姬》(獲獎)

    1996 全球十大華語影星(由金馬獎執委會等機構主辦) (獲獎)

    ……

    2004 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追頒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02

    都說紅顏薄命,對張國榮來說,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天妒英才。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給全世界開了一個愚人節的玩笑後,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匆匆的一生。

    後來才知道,那時候的他早已經被“抑鬱症”折磨得困苦不堪,藥物的治療已經難以奏效,張國榮用最決絕的方式選擇與“抑鬱症”頑強抵抗,留給了後世的我們莫大的遺憾。

    2016年9月16日,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流行樂歌手喬任梁也因為身患抑鬱症而選擇了自殺,誰都難以想象,就是這個在《放棄我抓緊我》、《勝女的代價》等熱播電視劇裡陽光的大男孩居然會患抑鬱症,更無法想象他會因此而選擇自殺。

    03

    那麼到底是什麼在逼迫著明星們患上抑鬱症?

    娛樂圈為什麼變成了抑鬱症患者的重災區?

    那些光鮮明亮的背後,到底還有多少我們無從探求的關於明星們心理最深的壓抑?

    娛樂圈本身就是一個光怪陸離的“聖地”,明星們就是這“聖地”的代言人,為了維護“聖地”的榮光,每一個明星都在努力扮演著“聖地”所希望的他們扮演的光鮮的模樣。

    只要是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得不面對的自己心內的陰霾,許多我們看似明星們光鮮的背後,都有許多我們難以理解和無從得知的苦楚與淚水,他們不能夠像普通人一樣可以隨意吐苦水,肆意放縱自己壓抑的情緒,他們中很多人都只能一個人默默承受著來自不被理解背後的所有孤獨,久而久之,心裡的陽光慢慢就被陰霾所遮蔽,抑鬱症由此而生髮,又在潛移默化中給了他們錯誤的人生指引。

    我們時常都在苛求著明星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歡樂,卻忘了明星本身也需要像我們一樣所希望的簡單的幸福,我們希望他們拍的電影、電視劇都能夠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高品質,高追求,而一旦他們跟自己內心所希望的不一樣的時候,很大一部分人就會肆意的抨擊,否定他們的努力,網路暴力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給自己,也給明星們多一些寬容,多一分理解,長此以往,這個世界就會多一個“張國榮”和“喬任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領動1.6自精汽貿給的價格,裸車83800全款落地98200,能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