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打工作家劉金山

    豬頭肉肥而不膩、香而不糊,非常受大眾喜歡。

    但是,從古代留下來的一些偏見和誤解,讓很多人覺得吃它特別丟面子,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便宜菜。

    這裡有典故,原來舊中國時期,一些高雅文人和官商人士,把豬頭肉定為下賤菜,覺得它是一些下苦力老百姓才吃的菜,價錢十分便宜。

    那時,一些跑江湖人(打工人),幹了一天重活,下酒館子整半斤豬頭肉,一碗散酒,花不倆錢,吃得飽悠悠的。

    直到現在,生豬頭還十分便宜,滷出來的豬頭肉也比滷五花肉便宜幾塊錢。

    不吃豬頭肉的朋友,請丟掉偏見,吃上一次,你會永遠愛上它。

  • 2 # 慶仔的生活情景

    最近生活比較拮据,於是我開始整天想著怎麼才能在吃飯這件事上少花點錢。沒想到還真被我在天府新區這片平均月入一狗的地方找到了屬於我們窮人的世外桃源。在一片高樓大廈的環繞之中,一條人工小河穿流而過,遠處可見威嚴雄偉的環球中心,附近則是一尚未完工的辦公大樓,這片工地的建築工們就自發的將這片河邊的空地開發成了他們的食堂,每天晚上6點的時候一對夫婦就會騎著電三輪過來展開自己的小吃攤。老婆負責煮麵和抄手,而老公則販售自己白天滷好的豬頭肉。因為是面向工人群體,所以他家的豬頭肉要比平常店裡賣的便宜不少,22元一斤,只要半斤就能切一大盤,小哥還會主動幫你拌好,搭配上免費的米飯,正是一份便宜實惠的好晚餐。

    然而最吸引我的還不是他的價格,而是這位小哥似乎在味覺和口感的調製上面是有真正天賦的。他家豬頭肉的滷法是非常有四川當地特色的辣滷,一塊塊肉擺在那裡,就自然地透露著大量香辛料味道滲透而展現出來的暗紅色。如果只是單純的切一塊原味的肉來嘗的話,你甚至會覺得有些苦味在裡面,那正是各種八角、桂皮、香葉等香料糾纏在一起的回味。可當小哥把辣椒油、蒜水、香菜、醬油、花椒等拌料與切成薄片的豬頭肉拌在一起的時候,那些原本埋在豬肉纖維中的味道就一併迸發出來。之前的各種滷料調配出的苦味已經擔任起了低音貝斯和鼓手職位,而香辣的調料則是鍵盤和主音吉他,主唱自然就是肥瘦相間的豬頭肉那層次豐富的口感了。說到口感,把瘦肉做好吃並不難,可是他家最絕的是把通常受人嫌棄的肥肉滷出了脆生的口感。那種嘎吱嘎吱的咀嚼體驗讓人完全沒有脂肪攝入的罪惡感,充斥著豐富味道的脂肪細胞在口中彷彿一顆顆味覺的炸彈,在牙齒中破碎、爆發,讓人不自覺多吃兩碗飯。

    2019年的時候,另一家讓我流連忘返的豬頭肉則是完全不同的風格。那是一家開在廣州城中村的小店,店主人是一位胖胖的河南阿姨。每天他們家都要睡到早上10點才起來開始準備滷肉,等第一鍋肉滷好就已經是下午一點半了。阿姨經常跟我強調他家的豬頭肉是正宗“五香味”的,這個“五香”的牌子遠不是那些普通的五香花生,五香瓜子可以比的。在廣州這個到處藏龍臥虎的飲食之城之中,她的“五香味”豬頭肉竟也讓她的小店獨樹一幟,周圍方圓500米以內一家賣豬腳飯或者牛雜店都沒有。與之前夫妻檔用料十足的川味滷肉不同,這位阿姨的五香豬頭肉更注重突出豬肉本身的風味。每天下午他家的肉出鍋的時候,往往半條街都飄蕩著那種只有動物脂肪才具有的醇厚的香味,買到的食客趁熱把豬頭肉連肥帶瘦切大塊,簡單地用蔥薑蒜一拌,淋上一些芝麻香油,再點一些他家做的涼拌菜,就可以開始一下午的牌局了。

    但那不是我的吃法,排在隊伍第一個的我總是婉拒阿姨幫我切開拌好的好意,然後捧著手中熱乎乎的肉,飛快的跑回家開始啃食。完全不用考慮別人的看法,讓原始的進食慾望徹底支配自己,抓著還保有著餘溫的肉塊,大口大口的撕咬,咀嚼,吞嚥。當我慢慢從進食狂熱中恢復過來的時候,眼前已經只剩下油膩的打包袋和那種短時間吃了太多肉帶來的大腦凝滯的感覺。過去的一個小時中那些等待它出鍋的期待、捧著它奔跑的欣喜、大口吃肉的滿足,此刻就好像成為了遙遠而模糊的美夢,構成了一種近似於“賢者時間”的體驗。而我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那時候確實壓力比較大:雅思考不過,工作不順心,身體也不好,一個人蝸居在小小的城中村,對完全看不清楚未來。“每個週六下午去她家買豬頭肉吃”已經成為了那段灰色的日子裡少數讓人期待的快樂時光,所以我更完全放棄了理性人的身份,讓食慾接管大腦,成為了一個只關注眼前美味的野蠻人。不過在吃完肉之後我還是要回到麻煩的現實世界,做那個努力的自己,繼續和英文閱讀以及客戶作鬥爭。

    關於豬頭肉再往前的深刻回憶,就要追溯到90年代了,那時候恰逢下崗大潮,很多我們廠子的工人開始下崗創業,以至於我們那個偏遠的廠建小區竟然還出現了一兩年餐飲業的繁榮景象。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老爸開始偶爾在會買幾塊熟肉回來改善生活。有時候是滷的豬心豬肝,有時候是醬驢肉,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便宜又實惠的豬頭肉。老爸把豬頭肉往餐桌上一放就開始去廚房做飯,當午飯做好,那一塊肉已經被我偷吃了大半,拌出來只有小小一碟。到後來我爸乾脆回家就用刀把肉分作三份,讓我歡天喜地的拿著我那份肉去啃,而他們的則留在餐桌上慢慢享用。但是如果這一頓有肉沒有吃完,剩下放到了冰箱裡,那可就頭疼了。被冷藏的豬頭肉簡直成了比雞肋還要雞肋的存在,一方面大家都在上一頓飯中吃膩著了,另一方面過剩的油脂在低溫下析出來形成了一層白色的薄膜,掩蓋了調料的味道,也讓這肉的口感變得彷彿蠟燭一般。

    蘇軾在被貶湖北黃州的時候,用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來描述豬肉的特性,真是恰到好處。其本身富含豐富的脂肪,在第一口吃下去的時候能帶給人極大的幸福感,驅散人類從蠻荒時代就刻在基因裡面的對飢餓的恐懼。可是人類作為雜食性的靈長類動物,卻也沒有辦法像獅子老虎那樣快速代謝攝入的脂肪,往往是吃幾口就覺得油膩而難受。生活寬寬裕的資深老饕們往往更推崇清單而新鮮的味覺體驗,像是海鮮、時蔬、山珍,沒人會把豬頭肉這種東西當做美食。但是對大部分的勞動人民來說,在一天的辛苦工作之後,跟工友坐在一起,切一盤豬頭肉配上冰鎮啤酒,卻已經是堪比米其林三星的享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還沒有從肖戰哥哥的《陳情令》中走出來?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