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絲雨如塵1
-
2 # 草根40493296
老年夫妻總有一個先走,相濡以沫幾十年風雨,悲痛是人之長情。大限以到無回天之力,也要坦然面對,但不轉沉浸在悲悲切切之中,走出來,回憶也是一種幸福,一種懷念。自已活好每一天,這是逝者的心願,也是活著的一種態度。安度晚年。
-
3 # 銀鷹58
過好一個人的生活,不要有一顆浮躁的心,更不能自私,思想要顧及社會、家庭和晚輩的感覺;要有一個愛好排除孤獨;更要善待自己!
-
4 # 桃鄉人518
再好的夫妻也難做到同生死,為了讓去世的安心和親人們省心,一定要儘早從痛苦中走出來,面對現實。說實在的勸人容易做起來難。兩人生活再有諸多矛盾,還有那麼多親情和溫情,現在房內冷冰冰空蕩蕩。
兩條路:在孩子親情的幫助下,堅強地走下去,對孩子能幫則幫。同時豐富自己生活,和好友多聚多外出,減少自己獨處時間。
重組家庭,相伴餘生,這需要很大勇氣和應變能力,說實話,幸福的少,忍耐的有,離婚多。千萬慎重,前進時先想好退絡,因為這次更不是兩個人的事,還有兩邊的子女親人。最好能得到他們的支援和幫助,但眾口實在難調。
-
5 # 風雲1239846619
喪偶老人怎樣度過晚年生活?年輕夫妻,老年伴,但都伴不到底,總有一個先走,剩下一個要過獨身生活,這個時候怎麼辦?這與個人性格、家庭狀況、年令大小有很大關係。當然了,首先要從悲痛中解脫出來,如果你還在70歲前,身體健康,那就邦著子女帶帶孩子,因為這個時候的子女,生活和工作壓力很大,儘自己的餘力減輕他們的負擔。70歲以後,在爭得子女的同意下(這要給他們講明道理),找一個痺氣相仿的另一半,相以為命安度晚年,這要兩人互相講明,去世後還和原配葬在一墓。如果你是強人,能夠管住兒女,那就跟兒女共同生活,不要再找另一半,因為找了以後很可能發生一些矛盾,鬧的不歡而散,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如果你80歲以後喪偶,身體健康,那就和兒女共同生活,不能自理時找個保母或進養老院度個餘生。喪偶之人最基本的更做到,心情開朗、廣交朋友、多走動、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常旅遊,開闊視野。有點文化的,買個智慧手機,看看囯內外大事。建微信和朋友交流聊天。這樣使我們的生活過得充實愉快。這是我在生活圈子中觀察到的現實歸納而寫,請喪偶同志們參考。
-
6 # 想想1652782534
少年夫妻老來伴,如果另一半先走了,剩下的一半,必定悲悲切切,傷心欲絕;特別是夜深人靜,或一個人獨處時,會偷偷的抹眼淚。
我婆婆就是例子,兩年前,躺床半年的公公去世了。由於,公公生前和我婆婆脾氣不合,老兩口經常罵仗,偶爾還動動手,再加上公公躺床後,生活不能自理,全靠我婆婆和小姑照顧。婆婆心裡有些不爽。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話一點不假,時間長了,我婆婆和小姑就有點吃不消了。婆婆常說,你爸再這樣熬著,把我和你妹就要拖垮了……我們在西安有公司要打理,脫不開身,只能在金錢方面盡力幫襯。
公公剛去世時,婆婆如釋負重,心情不算太壞。我們把她接到西安以後,聽小姑說,婆婆經常半夜裡獨自流淚,還說夢到我公公了。我們知道,老太太是想老伴了。
時間是醫治傷口的良藥,兩年過去了,婆婆已經習慣了現在的日子,女兒專一伺候著,就像專職保姆不離左右,我沒事就跑她房子裡,陪她聊聊天說說話,逗老太太開開心。生意不忙時,我們就把老太太帶出去轉轉,讓老太太心情舒暢一些。人老了,需要陪伴。特別是喪偶的更需要陪伴。
(春節出去玩時,婆婆和小姑的留影)
-
7 # 白玉蘭z
喪偶老人是孤獨的,當代社會想找個老伴太難了,如自身沒條件就更難了。一系列的問題,沒辦法的說不清…道不明。還不如就自己過,沒煩惱。也挺自在,現在有“網"有"電視"陪伴也挺好。
-
8 # 白芳銘
這是個非常沉重的話題,也是不可逆轉的局面,更是被迫接受的境遇。
至於怎麼過?我想,確實沒有切實可行的好辦法,兒,女們各有各的生活,那種有人為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的甜蜜生活,將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切靠已的生活,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一切還好,反之,一個人上醫院,一個人臥病床,一個人……,唉!無人為你遮風避雨,受了委屈,無人訴說,當上述的一切呈現在你的面前,何去何從?無地方可去,也無可所從,一個熬字,遠離人群,默默的熬,靜等那一天的來臨,相信,一了百了的日子,已在不遠處候著。
-
9 # 悠悠119928766
武昌老年大學繪畫班有一些老人就是喪偶後來學習繪畫的。他們幼年或者年輕時喜歡過繪畫,老伴走了後他們不想和子女一起生活也不願意和別的女人在一起過完以後的日子,他們在老年大學繪畫班裡找到了樂趣。
一個九十四歲的爹爹說:老伴走的時候我已經七十多歲了,一個人生活可以自理但是覺得非常寂寞。我不願意和子女一起生活,就去武昌老年大學學習中國畫,撿起了我年輕時的愛好。每個週一上午我都拄著柺杖走到老年大學,一步步的上了四樓繪畫班教室上課,兩節花鳥,兩節山水。每週上課回家後我就畫一張花鳥一張山水,這樣精神有了寄託,我忘記了寂寞。就這樣我一直在老年大學學習繪畫,每週和班上同學見面,聽老師評畫,看老師繪畫,自己覺得很有意思。
老人一直獨自生活到九十二歲時,他在武漢的女兒給他請了一個保姆照顧他的生活。遇到颳風下雨保姆會給老人送傘接送老人回家。
我曾經和老師同班。和老人聊天知道這些。老人頭腦清醒身體也不錯。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我覺得夫妻一方走了,那另一方怎麼辦?當然活著的還是要好好活著!好好活著不意味著忘記,我們懷念過去那是一定的,因為相互陪伴幾十年,那感情,那默契,那點點滴滴的溫暖。怎麼可能忘記。又怎麼可能不懷念。但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我們要面對現實,振作起來 好好愛自己,好好活著。我們可以走出去,看看大自然,鮮花,藍天白雲等等,大自然寬廣的懷抱一定會讓你心曠神怡。還有可以與朋友聊聊天,逛逛街等等都可以讓時間過得快點,這個需要時間才可以慢慢的走出來,當然不是忘記愛人了。而是我們可以過正常的生活了,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另外這個世界上除了他你還有需要你愛的人,比如你們的孩子,還有父母等都需要你的愛。讓我們的愛寬泛點,那麼多的人等著我們呢?那有時間天天悲悲切切的。希望你早點走出來,這個需要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