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家砂壇
-
2 # 百壺齋紫砂壺
紫砂壺好壞之分就質量而言比較容易判斷,但輕重厚薄就各自審美標準不同。相同器形的相對厚重,薄胎制壺難度略高點
-
3 # 文玩講堂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的傳播者。
一般而言,輕點的紫砂壺比重點的好。
當然,我們一般看紫砂壺往往看的都是用的什麼泥料,壺型如何,製作工藝怎麼樣,是否出自名家之手。在重量上,很多人都不會去注意這個問題,一般我們買紫砂壺也往往都會忽略掉。
畢竟,紫砂壺不是珠寶玉石,重量越重、體積越大的越好。雖然重量不常提及,但是相對而言,紫砂壺輕薄一定的會更好一些。
紫砂壺在製作的過程中泥片拍的多一些、厚一些,壺的重量就上來了,泥片拍得少一些、薄一些,那就會輕一些。但是相同的泥料,一個師傅能以更少的泥片製作而成一款紫砂壺,一方面說明,這個師傅的製作工藝深厚,畢竟越薄做起來比厚的更難;另一方面,對於使用者來說,更加輕巧便捷,方便操作。
但是,輕薄的紫砂壺相比於厚重的來說,後期存在變形的可能,所以大家要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來選擇。
輕有輕的好,當然,重的紫砂壺也不錯,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容易損壞。
當然,這裡還是建議大家在入手紫砂壺的時候更多的將視線放在紫砂壺的製作工藝,是純手工、半手工還是機制;紫砂壺的泥料如何,是綠泥、紅泥還是紫泥,或者說一般的陶泥;壺型如何,紫砂壺的壺型數十種之多,每一種皆有自己適合泡飲的茶品,大家最好根據自己喜歡的茶來選擇相應的壺。
“老闆,你這把紫砂壺多重呀?”
很多新手朋友在購買紫砂壺的時候都會問道這個問題,並且有的會認為重量輕的紫砂壺是偷工減料紫砂壺,因此要求退貨的。
按照筆者的個人觀點來說,如果購買一把同量同泥料的紫砂壺,我會選擇相對輕一點的紫砂壺。這是為什麼呢?
紫砂壺的重量相差沒有那麼懸殊
首先,拋開壺型的大小來說,紫砂壺的重量跟拍打泥片時的厚度有關,
泥片的厚度一般在2—4毫米之間,比較多的制壺師傅穩定在3毫米,這種泥片的厚度比較普遍。
因此,市面上同泥料紫砂壺的重量相差不是很大,當然不包扣特殊工藝。(如下圖:不同厚度的泥片)
拍打薄泥片
拍打厚泥片
學徒工喜歡製作較重的紫砂壺
其次,一般是學徒或者制壺技術不熟練的師傅會選擇拍打較厚的泥片,因為厚的泥片容易成型,身筒的支撐性強,燒製的成品率較高,他們會選擇4毫米的泥片。相反的是,拍打薄泥片是對制壺師傅技術的考驗,沒有一定製壺經驗的師傅是不會跟自己的成品率開玩笑。(如下圖:不同厚度的泥片圍身筒)
厚的支撐性強
薄的更考驗技術,使用中,輕的較方便
再次,選擇輕一點的紫砂壺是考慮到使用的問題,如果紫砂壺的重量過大,再加上茶水,這樣使用起來也不方便,顯得比較笨重。例如:為了提高機車壺的成品率,減少開裂,不成型,現在很多機車壺做的特別重。相反,相對輕一點的紫砂壺使用起來就顯的方便了一些。(如下圖:紫砂壺的使用)
相對輕的,用起來方便,趁手
紫砂中有薄胎工藝,但是沒有厚胎工藝
最後,因為紫砂壺中有一種工藝叫做薄胎工藝,也就是薄胎壺
薄胎壺最大的特點就是輕,拍打的泥片非常薄,大概只是普通泥片的三分之二。
薄胎壺考究的是制壺藝人對制壺技術的掌握程度,
由於薄胎壺拍打泥片較薄,薄胎壺的成型十分困難,如果沒有深厚的制壺技術,在制壺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生胚斷裂,並且這種泥片的生胚斷裂還是不可修復的,必須重新拍打泥片。(如下圖:薄胎壺)
薄胎瓷(薄胎壺工藝取自薄胎瓷)
標準的薄胎壺可以浮在水面上
薄胎壺蓋牆
薄胎壺的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