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雅石,不僅是觀賞其外表的奇、怪、色彩,更應該共賞詩情畫意般優雅的意境,才能體會賞石的奧妙。它是大自然經過上萬上億年的熔鍊、鑄造、淘洗、打磨而成的傑作,是完全可登大雅之堂的自然美的賞玩品。

    我們今天的賞石美學仍然離不開傳統的賞石標準,“瘦、透、漏、皺”這一基本原則,是我國賞石文化幾千年的歷練,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儒、釋、道諸多文化的影響,是文人賞石、賞自然山水之濃縮。在審美觀感受上,以神遊其際、追求石之神妙--尤近於禪的理念,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玄妙審美境界。“瘦、透、漏、皺”這一金科玉律審美原則始終貫穿著整個觀賞石文化藝術發展史。

    在賞石之風盛行的宋代,一代文豪被稱作“石痴”的米芾,透過對靈璧石、太湖石、英德石、昆石四大名石的研究,結合歷史審美觀念,總結和歸納提出了“瘦、透、漏、皺”賞石標準,是一個時代文人賞石、高雅文化的結晶。傳統的審美觀念是引導今天審美髮展的開拓者,觀賞石文化發展到百家爭鳴的今天,廣大賞石愛好者透過審美實踐,把傳統賞石所追求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審美理念和今天的文化賞石有機結合。

    在理論創意上,由傳統的“瘦、透、漏、皺”擴充套件為“形、色、質、紋、韻”這一標準,使觀賞石審美活動由無序狀態發展到有序狀態,是我國幾千年來賞石文化發展一次質的跨越,是我國觀賞石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有些石玩家說今天的賞石標準“形、色、質、紋、韻”是對古人賞石“瘦、透、漏、皺”的超越,殊不知任何規律的發展都離不開根本規律。“形、色、質、紋、韻”這一標準是在傳統賞石“瘦、透、漏、皺”標準上的提煉與昇華。

    由於一些人對以靈璧石為首的四大名石的淺見,接觸少,或僅僅耳聞四大名石之說,其結果不免會失之偏頗。居四大名石之首的靈璧石集山石和水石的藝術特性形、色、質、紋、韻、聲於一身,匯天地精華於一體,這在其它石種中是無法體現的。素以“張揚”個性的靈璧石,之所以贏得“石痴”折腰、崇拜,而提出“瘦、透、漏、皺”這一標準。以其蒼古厚重,自然含蓄的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美,使這一傳統賞石文化理論穿越千年而不衰,其獨特的魅力而贏得了賞石家的追捧和傳揚。

    東方賞石文化比較注重人文內涵和哲理,有比較抽象的理念和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其觀賞主體(自然石種、天然石形)往往豐富多彩,甚至可隨心所欲、因人而異。當今賞石文化實際上是東方民族傳統文化(感情、哲理、信念和價值現)在現賞石領域中的反映與延伸。透過傳統的賞石文化與當今的賞石文化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對傳統的賞石標準更深層的理解與感悟,才能更好的發揚和傳承觀賞石文化。

  • 2 # 文藏

    在中國人眼中,石頭身上體現了自然的秩序,自然反映了天心,它講求的是無為和順應。就賞石而言,在古代,文人士大夫階層幾乎可以說是這一收藏領域的壟斷群體。而今,越來越多的愛石者與石結緣,並拾趣於上,透過一塊塊石頭來觀照自然、體味生命。

    靖雲 太湖石 尺寸:27釐米×15釐米×14釐米

    不同時代的不同石頭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品格,石頭意象之中浸染和折射著古代文人的情感訴求、理想表達以及生活美學,人與石之間建立起物我一體、心景互照的關係。石不能言,卻自有文人雋言為之傳世。不過,賞石文化的魅力並非僅在於文人士大夫為之歌之詠之、舞之蹈之,留下嗜愛與痴癖的傳說,更在於這些文人士大夫在各自的具體歷史處境中藉助賞石實踐來平衡自身內部、調適個人與社會、鄉野與廟堂的關係,他們或外放或內省,但也不乏過度迷戀賞石引發的焦慮以至失衡。從某種角度說,賞石從不單是個人審美而已,它凝結著一個社會普遍的態度與取向。

    御如鉤 太湖石 尺寸:22釐米×17釐米×10釐米

    原文:《“石有雋言”申城登場》-小辰

    資源出處:《中國收藏》2017年12月

  • 3 # 龍力其

    賞石賞的是它的美,奇石的美是一種特有的美,質地、形態、紋理、圖案、色彩等等,尤其它的古樸又是其他藝術品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具有唯一性。不要小看一塊小小的奇石其實石中有經濟,石中有知識,石中有山林,石中有君子,玩石有百利,賞石行在先,給你不止一個理由去賞石頭。

    奇石最讓人沉醉其中的,在於它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高尚精神品格,在這個《龍龜》石膽石就能體現出它的味道來!

  • 4 # 布衣幽香

    薩特說,人之所以想要佔有物,是為了擴充套件自我,我們只有透過觀察自己擁有的東西,才能判斷自己是誰。對於賞石人來說,石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石頭已經化為賞石人的一部分自我,從而本能地在私人物品中儲存記憶、情感、經驗和價值。

    賞石的過程,是被石頭訓練的過程,也是思賢和內自省的心靈迴歸。疫情當前,對於我們自身,對於自然造化,難免有更多的思考。人類何其渺小,而精神力量卻又無比強大。

    佛家講,隨緣化物,所謂的善緣,只是我們對美對他人多一些善意的執念。

    我們一方面深感身外之物如過眼雲煙,另一方面,總有一些事物會變得尤其意味深遠,當我們感到恐懼、孤獨、悲傷時,這些東西會給予我們安慰,向我們確證生命的重量和價值,萬物之中,希望最美,最美之物,永不凋零。願此時,美石給你以慰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自己回顧十年,最想對十年前的自己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