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禮觀書
-
2 # 文藝小生羚羊哥
桃園三結義老大為何是劉備而不是關公?
寫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在想為什麼會有如此疑問呢?轉而又想這也是正常的。所以呢,簡單的說說我的想法。
此處,我簡單說一下,三結義在當時歷史上是不存在的。而三國演義裡的三結義是杜撰的。
依據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先主少時俠義,少年爭附之,而羽飛為之御辱。侍立身旁,終日不倦,同榻而眠,恩若兄弟。
三國演義根據此寫出的故事,就不能改變了其真實的歷史,讓關羽當老大。這是真實歷史上的記載。
(以下的分析,根據三國演義小說)
回到小說三國演義裡來說,劉備在與關張相遇時說自己是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後來查族譜,是漢獻帝之叔。故稱劉皇叔,在身份上比較尊貴。
在小說中的劉備是文弱形象,所謂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而關張是萬人敵。沒有政治遠見。而劉備有政治遠見,所以,劉備是老大。
下面,我說第四個原因,人際關係,劉備由於政治身份的原因,成為了各大諸侯拉攏的物件。所以,劉備雖然六易其主而依然受到禮遇的原因。所以,劉備是老大。
第五:理想,劉備的理想遠比一般人要高。劉備的理想是吹出來的,但是最後實現了,所以,理想決定高度。
第六:據小說三國演義來說:劉備當老大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因為年齡大。所以,劉備是老大。
第七:關羽的影響力,是在清朝才達到的頂峰的。而劉備是真實的蜀漢開國昭烈帝。儘管後來關羽入聖了。但是,在當時關羽竟是小弟而已!
綜合歷史,和小說,和社會環境等因素來說。劉備是老大是很正常的。
-
3 # 湘軍廖正華
歷史上並無所謂桃園三結義。劉、關、張關係很好是事實,但沒有結拜。
劉備並不像《三國演義》所寫的那樣懦弱。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有勇有謀。怒鞭督郵是劉備乾的,這是勇。博望燒屯是劉備乾的,這是謀。
關羽、張飛都是一勇之夫,少謀略。劉備在這方面完爆關、張,做領導是很正常的。
另外,劉備自稱是漢室後裔,在普遍看重門第的東漢末年,這是一個很大的加分項。關、張肯讓劉備做領導,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
4 # 解讀那些事兒
這個問題問得好,一個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和皇帝有血緣裙帶關係,自然身價比平民百姓略高,名譽是皇族,關羽則是殺人犯,後作為逃犯亡命之徒,身份低微,張飛是富戶出身,雖然沒有功名在身,卻是一方豪傑,東漢末年外戚干政,群雄逐鹿天下,推舉劉備當大哥,自然是名號響亮,匡扶漢室本就是劉姓皇族的職責
回覆列表
桃園三結義,讓劉備做老大,而安排關羽排行第二,是有幾種原因的。
1.劉備自稱“漢朝宗室”,漢武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無論真假,都是一個好出身,這在當時政局不穩、軍閥紛爭的年代,是一面有政治光環的旗幟。而關羽是殺了人的逃犯,還改了字號,五六年了都沒有結案,無疑做不了這杆旗幟。關羽更願意做所謂皇族的小弟,可以臉上貼金,為二次出身正名。
2.關羽是一個赳赳武夫形象,劉備武功不及關羽、張飛,但他有文化,十五歲便出去遊學,曾拜名士鄭玄、盧植為師,與貴族出身的名流公孫瓚等為友。這就決定了一個要想在亂世中出頭人地,必須有一個有學識、懂謀略、有社會關係的帶頭大哥。這種資質,劉備有,但關羽、張飛都不具備。
3.劉備結識關羽、張飛前,就有“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的遠大理想,必然結識豪傑時,就玩厚黑學,讓他們認為跟著他才有一個好前途,於是死心塌地跟著這個擅長玩心計的人。雖然《三國演義》中沒寫,但從劉備有出生時間,而關羽、張飛出生年份不詳來看,應該是被活得最久、做了皇帝的劉備洗乾淨了!劉備要以一個模糊的概念,讓後人無法質疑他們三人誰為長。如不是劉備做手腳,劉備做了正式的皇帝,有了專門的史官,哪會不給早死的關、張留一個確切的出生年月呢?如果做一個,會招致大家非議。
4.關羽在後世名氣見大,除了有過五關斬六將的威名在先外,主要由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忠誠和義氣,使之成了忠義的化身,故而“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成為了歷代皇帝進行忠君愛國傳統教育的典型形象,以及幫會商家以義氣結緣聚財的守護神。這就更需要最出名的關公屈尊為千年老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