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壺濁酒喜相逢

    多少了解一點歷史的人都清楚,三國時期許多地方的名門望族,門閥,豪強為了自身利益強強聯合,透過各種方式(聯姻,拜師,結拜等)組成一關糸網,樹大根深,盤根錯節,地方上的多地政務都是他們說了算,號召力極強。他們能組織叛亂就說明了這點。許多地方官去上任,首先就是去拜訪他們,其目的一目瞭然,平判後繼續任用他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就當權易之計吧。

  • 2 # 季我努學社

    諸葛亮

    南中地區主要有兩大勢力,一為大姓,一為夷帥,而南中叛亂主要是以雍闓為首的地方大姓勾結夷帥所致。雍闓其實是西漢開國功臣雍齒的後人,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6年),雍齒被封為什邡侯,封地在廣漢郡。等到元康四年,雍姓一族從廣漢遷徙到滇池地區,到了雍闓這一代,雍闓成為當地諸大姓的首領。這些地方的大姓自從東漢中期以來,由於漢王朝的勢力逐漸衰微,他們也越來越傾向於割據一方,不服朝廷的管轄。劉備平定蜀中之後,曾試圖恢復對南中地區的統治,他先後任命鄧方、李恢為庲降都督,但是收效甚微。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南中豪強勢力更加蠢蠢欲動。據《三國志•蜀志呂凱傳》記載:“雍闓等聞先主薨於永安,驕點滋甚。都護李嚴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紙曰: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

    南中叛亂

    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在處理好國內事務後,著手南征事宜,蜀漢分兵三路,都取得了勝利。但是南中平定之後,諸葛亮仍然重用當地的大姓進行統治。以至於《漢晉春秋》中說:“南中平,皆即其渠帥而用之”。所謂的渠帥也就是當地的大姓。在雍闓反叛期間,任用了當地的一批大姓出來為官,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後,非但沒有罷免他們,反而承認了雍闓的任命。另外,他還鼓勵這些大姓擴充自己的部曲,這些部曲平時為大姓從事生產,戰時可以拿起武器作為大姓的私兵,因此諸葛亮的這一做法實際上大大擴大了當地大姓的實力。

    雍闓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在平定大姓反叛之後仍然重用這些大姓呢?我想這與諸葛亮征討南中的目的有關。他的出兵策略用馬謖的話來說就是“願公服其心而已”,從而達到利用南中的物資來資助他進行北伐,因此,他在平定南中的過程中並沒有完全清掃當地的統治勢力,而是儘量做到相安無事。

    參考文獻:

    1. 陳壽:《三國志》

    2. 習鑿齒:《漢晉春秋》

    3. 方國瑜:《彝族史稿》

  • 3 # 北門猿

    《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但羅貫中總結的卻很有道理:

    長史費禕入諫曰:“今丞相親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蠻方;目今蠻王既已歸服,何不置官吏,與孟獲一同守之?”孔明曰:“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無所食,一不易也;蠻人傷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禍患,二不易也;蠻人累有廢殺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運糧,與相安於無事而已。”

    也就是說,南蠻長久以來遠離中原,並不習慣處在中原王朝的直接管理下。如果要在這裡設定朝廷直轄的管理機構,必然造成統治成本上升。

    而蜀漢的第一敵人是曹魏,而且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敵人,必須集中力量應對,在南方這種次要戰略方向上,沒有太多的精力可以花費。所以就籠絡當地上層勢力,利用他們進行統治,這是一個比較省力的方法。

  • 4 # 歷史的小學生

    感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按照諸葛亮的說法,如果從內地指派官吏到南中任職,那就必須派遣大量軍隊駐紮在那裡,以防止再生叛亂。這樣一來,不僅增加當時少數民族的經濟負擔,而且會導致民族間的隔閡,因此,諸葛亮決定大量起用當地大姓少數民族上層分子,“皆即其渠率而用之”。只有儘量利用當地民族上層分子,才可以做到“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這樣一個局面。當然,在選擇人員方面,諸葛亮還是儘量起用擁護蜀漢政權的人士。比如建寧太守李恢、雲南太守呂凱、永昌太守王伉等人。除此之外,諸葛亮還特意吸收原來與蜀漢政權保持距離的少數民族上層分子到中央任職。比如建寧㸑習官至領軍將軍,孟獲官至御史中丞,朱提孟琰官至虎步監。這樣一來,不僅使蜀漢政權後方得以穩定,而且還從西南少數民族方面得到大量兵員補充。諸葛亮特意“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除了兵員,諸葛亮還充分發動上層少數民族分子向當地少數民族百姓徵收物資,“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遇到根本無法剪輯的素材還非要剪出來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