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flowers原創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原文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裡其實很清晰地表明瞭孔子關於這個問題的價值觀。“何以報德”是個反問而不是一個疑問,孔子的答案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所以孔子是反對“以德報怨”的。

    當代社會常常把前半句截取出去,似乎在教育著每個人都應該以德報怨。這多多少少反映了當下隱忍,奴性的群眾意識。古代,人們長期生活在封建統治之下,奴役、剝削無處不在,為了維護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統治階級當然會極力推崇這種可貴的“美德”,讓大家忍忍就過去了,甚至要用更積極正面的心態和行為去面對生活中所有的不堪。

    而今日,不少人民群眾依然無時無刻面對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公平對待。雖然人民意識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和諧穩定總是一個優良社會的主旋律,“以德報怨”,讓世界多一點愛,少一點麻煩,方便你我他。

    當然,現在孔子的價值觀也已經很充分地體現於健全的法律制度中,而這個價值觀的普及當然需要大家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加強。

    另外,像這種被人曲解的名言警句不再少數。如上半句,“父母在,不遠遊。”下半句,“遊必有方。”

    愛迪生曰,“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下半句,“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等等。

    可以感受到,這種擷取無不在大力倡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盡忠盡孝”,“努力拼命”。這裡面沒有反傳統真善美的意思,只是在這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世界,每一個自由的個體可以有更多生活,工作方式的選擇,百花齊放。這就需要大家用足夠的辯證思維去分析外界給你丟擲的命題。

  • 2 # 玉樹軒哲

    所謂以德報怨,不過是高尚的人用優秀的品質來征服卑劣的過程,具體的一件事,可以以德報怨,那可以凸顯一個人的優秀和高尚,長時間的以德報怨,要麼是一種秀,要麼所謂的德者只是一個濫好人。以德報怨,以恩報德,我們不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但對別人的善意,我們必須回報以真誠,而這真誠,在合適的時候,要以行動來表達。

  • 3 # 行走在筆端的浪花

    以德抱怨,展示的是一個人的素養,對於過去的放下,對於未來的寬容,這是一種善良,那麼如果是帶著付出就必須讓對方感恩的態度,其出發點就會有錯誤,因為當怨發生時,所有存在的心智已經改變,再好展示都改變不了已經存在過的裂痕,無非要做的是,平靜的面對所有的過去,自我選擇寬容,至於對方回饋的是得還是怨,素養讓人生做一些問心無愧的事而已!

  • 4 # 雲居說歷史

    關於德與怨,孔子其實給出過回答。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對待德,很好辦,以德報德,你好我好大家好。若以怨報德,那就是人品有問題。

    對待怨,個人也贊同以直抱怨,不強迫做以德報怨之事。但是,以直報怨時,要分清輕重界限,有沒有超出法律界限,或者超出後造成的後果自己能否接受,如果考慮清楚了,勇敢的上前。

    社會不會同情弱者,只能自己成為強者。

  • 5 # 孟珍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這個問題向來就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話題。連孔子都講究要以直報怨。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以德報怨呢?而且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呢?其實這裡有一種邏輯錯誤,就是人的德報了怨就不能報別的什麼了?好象用德報了怨再用德來報德,那麼德和怨都一樣了?其實對於一個高修為的人來說,身上只有德,報什麼都是德。這又有什麼不可呢?

    這裡還有一個誤區,就是德就必須是對別人好,我認為這種觀點同樣是可以商卻的。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德的詮釋是順道。是順應自然發展的規律,不去人為地改變事物執行的規跡。

    別人對自己不好,或辜負了自己的情感離自己而去。都會在自己心中產生怨恨,這些怨恨存在心中,對我們自己是很不利的,會對身心兩方面造成傷害。所以人們往往會把這些怨恨發洩出去,回報給對方,以為這樣才可以消氣。

    其實,在回報的過程中,你的這種怨恨在自己心中首先得成倍地增加,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聚積更多的怨氣去回報對方。而這種聚積怨氣的過程無疑是對自己有更大傷害的。所以這種方式是不明智的,是一種兩敗俱傷的做法,而且還會留下怨怨相報的後遺症。

    我們的以德報怨,就是順應事物發展的趨勢,無為而對,最好是將其忘記。不報而報。讓其自然發展,他們對不住你的地方讓他們自己不安去,甚至是讓老天,讓自然規律去制約他們。去懲罰他們。

    我們以德報怨,又以德報德,以德來對待一切,只修我們的德又有什麼不對嗎?。

    .

  • 6 # 宇宇la

    以德報怨,其實大部分時候,是沒有東西可以報德的,但仔細想想,報的可多了,自己寬容豁達大度開朗從容等那些人家所沒有的心態,不正是最好的報達嗎。

    一個人要是願意幫助別人,是不會想要回報的,就像很多會游泳的人救人然後溺水犧牲一樣,他們命都沒有了,能圖什麼回報嗎。他們不過是為了自己的不求回報的心安,不過是有明天這件事得做,沒有明天,這件事也得做的執著。

    所以,當你真的原意以德報怨的時候,是不需要東西來報德的。

  • 7 # 旅行詩人安安的老祖宗

    人孔子從來沒尊崇以德報怨,他老人家說的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可是不知道為啥所有人只看到這句話以前的半句,以德報怨就是個笑話

  • 8 # Refy

    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故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我們在身邊經常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老實人往往吃虧,經常被欺負,反而是哪些小人得勢,作威作福。對於這些老是喜歡騎在別人頭上的小人,老實人該怎樣去面對呢?有人說,要以德報怨,那麼拿什麼去報德呢?因此孔子很早就說了,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如果你身邊老是有人欺負你,沒必要忍受,直接換回去。尤其哪些經常喜歡那你當玩笑開的傻缺,沒必要估計面子,直接讓他直接你的憤怒,以後這種人就不敢在你頭上拉屎拉尿了!

    如果你是一個本本分分的老實人,這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一定要讓自己變得更強,做到讓別人不敢去愚弄你。社會上很多事情都是現實和殘酷的,你內心不夠堅強,就很容易被淘汰。

    而如果你是有一定能力的人,一定要懷有一顆憐憫的心,常懷感恩,這樣你的路才會長遠。不要總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態度去看問題,感覺別人現在的不幸和貧窮就是應該的,自己就應該活的比別人好。

  • 9 # 社會小星空

    如果你最愛的人拋棄你,唾棄你,如果機會降臨,你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會以德報怨,敬他、愛他、幫助他?

    如果在你天真的選擇善良,卻屢次被欺負,被瞧不起,久而久之你是會選擇繼續善良?還是走上逐漸變強開始不再一味善良的不歸路?

    我沒辦法幫其他人做出選擇,但我想我會不理他,無視他。因為恨也是一種隱形的在乎,所以我不會恨任何人。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後,再去幫助他;

    逐漸走上變強並開始選擇不再善良,不再懦弱。

    人要善良,但不可一味的善良。別人給我一巴掌,我會擇機還一巴掌過去,而不是所謂的孔孟之道,將另一邊臉伸過去。

    我的善良只能給予良善之人,面對欺軟怕硬之輩,一味的善良,一味的忍讓才是惡的開端。

    因為欺凌太容易了,幾乎沒有犯錯成本,你不反抗,如何讓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是好欺負的。

    如果一個人一味的被欺負,那麼我只想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選擇用懦弱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善良,就不要告訴別人自己被欺負。“

    試問:何為真正的善良?

    對強者不卑躬屈膝,對弱者不姿態高昂,對貧者施以援手而不自傲,對富者不節衣縮食以求錦上添花。

    面對曾經長期傷害你的人,如果無法原諒可以選擇不原諒。但如果對方有困難需要幫助,即使並未原諒也可以施以援手。

    太多人更願意錦上添花,鮮少有人願意雪中送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面前車房重要還是人品樣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