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鬼谷先一

    不好說,中國戰亂之中損失的文物太多了,敦煌文物如果不被發現會保留的很好,一旦發現之後,流失損毀就是無可避免的。

  • 2 # 氖斯漫畫小姐姐

    我個人以為,敦煌文化很大程度是張大千推廣出來的,或者說,沒有張大千,敦煌至少沒這麼輝煌。當然,在視覺上,敦煌確實輝煌。

    但是同一時期,輝煌的東西也有,我個人感覺,北魏隋唐的宮殿如果保留下來一定不比敦煌遜色。但是它們早已是歷史上一鏤灰塵,看不見了。

    比如,你班上畫的出名的畫家有幾個,但是同一班裡,比他們畫的好的肯定有,但是可能就是不出名哈。命也運也,,,,,

    至於大千為何去學敦煌,這事,我覺得美術很大限度是一種對模式的改造,資料和資訊的佔有在繪畫競爭裡佔第一位。

    那個時代,敦煌一經發現,文化圈很震撼,立馬出現一批一批的去學。

    大千先生最愛時髦,要給自己的作品加持注入附加值啊。借敦煌文化之力吧。

    同時也透過自己的交遊天下把敦煌推向世界,之後他遍遊世界,把敦煌推出到各地。

    否則,沒多少人知道敦煌。

    至於後人說他破壞敦煌這事,哈哈。

    只能說,人都只看到自己,不容易看到別人,更不願意承認他人。

    我有次帶寫生去遊深山,在某處見過一處至今未經發現的明代古廟,壁畫裡師承朝元仙仗,脈絡明顯,香爐供奉那些更是絕品,灰常喜歡,後面有碑記載,,崇禎,,,,,

    我後來回來第一時間想報告文物局,可是想想我沒那麼幹,,,,,

    就醬,我有時想,如果一個東西不被發現可能會儲存的更好。文化的價值不等於商品價值。

    當然,我們眼裡的古畫,在他人可能就是一張彩票,如果不中獎,就撕了它,,,,

  • 3 # 36850902自由飛翔

    以我的觀點,文物在如今還是藏在地下或者山洞好,免得我們這一代人嚯嚯了!!這些年實力,覺悟,境界,生活狀態都不合適儲存文物!

  • 4 # 雲依子

    1900年5月26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圓籙在清理積沙時,無意中發現了敦煌藏經洞,並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許多珍貴文物。

    後經英、法、日、美、俄等國探險家的盜竊掠奪,藏經洞絕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僅剩下少部分留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如果這些藏物不流失,一定會被妥善安置於某地的博物館內,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看到!

    如果那些文物不被洗劫一空,對我國那段歷史和文化的研究一定會有非凡的意義!

  • 5 # D馬丁

    在國外博物館保護的挺好,畢竟在那個軍閥割據,抗日戰爭、內戰時期無法獲得保護。

    讓國外也領略了東方藝術瑰寶的魅力,同樣推動東方藝術文化的研究和發展

  • 6 # 柒無奏

    謝邀。一說到藏經洞,的確讓人惋惜傷心,誠如陳寅恪所言:“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根據《敦煌史話》記載,1900年6月22日。道士王圓籙僱用的一個手下在清理積沙時,無意間燃草點菸,把剩餘草杆插進牆縫後,發現餘煙倒吸,敲牆有空聲,震驚世界的敦煌藏書就這樣被發現。只可惜王道士對這些文物的價值毫無認識,加之落魄的清政府也未能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致使藏經洞中的大批敦煌遺書和文物先後被外國“探險者”瓜分搶奪而去,分散於世界各地,只留一小部分被清政府運至北京,一路保護不善又有所遺失,成為國學之殤。去年我去敦煌參觀的時候,行至16窟甬道,導遊很沉重的介紹了這段掠奪史,看著已經空無一物的藏經洞,的確讓人唏噓感嘆。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回答你的問題。你用了“如果”二字,那麼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下。敦煌遺書如果至今在國內完整的儲存,那當然是民族之幸、國學之幸,這些藏書固然珍貴,但其實也是國家典藏之一隅,泱泱華夏大地繁衍生息了千年,遺留下來的典籍、藏書、佛經、字畫不計其數,可現如今能被世人所觀賞到的又有多少,這裡面有保護不力遺失的,有外族侵入掠奪的,有祖傳遺留私藏的,也有天災人禍消毀的,剩下至今留世的,所幸大都被國家保護,成為考古研究的珍寶。處於保護,這些國寶文獻被各個博物館所珍藏,且極少拿出展覽,即便看到也多為臨摹品,因為字畫古籍在燈光和不恆溫的狀態下很容易被破壞,而且不可逆。因此,敦煌遺書如果並無遺失且被國家珍藏,目前能看到珍品的可能性也不大,除非重大節日或者活動才能一睹真容,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在十多年前舉辦過《清明上河圖》展,僅僅展覽三天,後來就用清代臨摹品繼續展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連線網線,只能上QQ,其他的都用不了,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