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二逗愛觀影

    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增加,汽車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然而很多年輕人初入社會,對汽車也是一知半解,禁不住銷售忽悠就提車了,結果後續問題接踵而至,還不起月供、油耗開支大、維修保養貴等等...事實證明,汽車只是代步工具,“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才是最理性的,這樣既沒有經濟壓力,也能有資本更好的享受生活。

  • 2 # 牛腳尖生活囧態

    建議根據自身需求來決定!如果買車不是給你帶來創收的,建議還是先緩緩,車畢竟對於大不份來說是消耗品,我把我買車過後的感受分享一下,供參考:

    我的車是在2015年1月份買的,當時是在一個模具公司任設計組長,月薪加獎金大概是五六千吧,但那時沒有存到什麼錢,看到周圍一些同事和同學也剛買車了,心裡有點羨慕,剛好又臨近春節,虛榮心一來就下定決心入手,手上存款大概是4萬多,看了一臺國產的廣汽傳祺,首付5萬要多,貸款6萬分期3年,利息是7千多,手上沒有那麼多錢,就向公司經理借了1萬,就這樣成為了有車一族,當時特別興奮,回家過了個開心年!

    但自有車後兩年當中我開始後悔了,由於有自己的車了,除了工作原因有公司的車外,生活上不管遠近去哪都開車,然後就是一大堆賬單出來了,一年大概費用: 停車費2400(200*12),違停違章等2500,加油和高速合計20000(按平均1元/公里,一年行駛2萬公里),保養洗車等費用2000,保險費3500,大概算下來一年車的開銷是3萬,還貸一年是2萬,共5萬,我一年工資加一起才掙個六七萬,基本是月光族了,我借的那一萬塊兩年後才還清,這個車在生活中還是給自己造成了一定壓力。

    所以要看你買車的用途是什麼,不管是代步還是工作,還是因為面子,都要考慮自身條件和承受能力來決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星馳電影裡的無厘頭搞笑形式是不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