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爺
-
2 # 大度能容鄖西農叟
高手在民間,這一說法最初出自網路,多用於網民對所謂的‘磚家’"叫獸"的‘雷人、雷語‘的一調侃和嘲諷。個人認為:術業有專攻,各行各業都是在不同崗位上獨特的技能,俗言道“隔行如隔山“,同行業中精於不精差距並不大,用同行的評判標準去看待不同行業,得出的結論定然是新奇與驚訝,比如讀書人看武術表演,肯定是自愧不如、膜拜有加,反之讓練武之人看待文人吟風誦月同樣如此。道理都明白,恰恰有一類人為‘名、利“所累,口無遮攔不計後果的滿嘴跑火車,不知輕重以弱搏強,網路時代資訊傳播之快讓這類人逞一時口舌之快,一絲好強之心,勝則娛樂大家,敗則受口殊筆伐,久之則催生這一誤人視聽的網路名言“高手在民間…“
-
3 # 有史五千年
高手在民間,絕活出草莽。這本就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大家形成的一個共識。其實也很好理解,正所謂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大多數人在某一專業或某一領域都有他獨特的認知,這與他長年累月在這個行業的親力親為是息息相關的。術業有專攻,在長時間反覆的研究實踐中,他一定會掌握這個領域更高的技能或是更高的效率。因此個人覺得專家的建議可以聽,但是也要有鑑別能力,多比較從事同專業同行業的普通人的意見,也許才能得到真正的結論。
-
4 # 阿篤466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所謂的高手,如指外族侵略,那高就在民間,試問,抗日死了多少士兵,死了多少專家。專家高手都跑了。
-
5 # 胡元龍T15934530580
這個高手在民間的說法,是古人的一種評判,那時科技不發達,許多產物都是來自民間,現在不能同日而論,有許多行業精英,打破了這一觀念,也不是說民間就沒高手了,而是比較少了,有許許多多的能人志士,投身國家的建設事業,我認為他們都是高手。比如冰天雪地裡為邊防站崗的站土,投身國防科研人員,還有為港珠澚大橋的設計師們,為中國農業作出貢讞的科學家……在找心中都是高手
-
6 # 劍橋頭
我不怎麼認為,高手就是比別人,高明有建解,比別人做的多,做的好,還有比別會的多,別人不會的,自己會,就是高手。
假如說,高手在民間,換一句話來說,此人沒有被發現,不被人所知,不比較高低,怎麼知道此人就是高手,
知所以是高手,是被人來比較高低,來衡量,在民間不被人所知,怎麼知道是高手,
比喻說,現在象什麼節目,如武林風,來比一下高低,得了第一,才是高手,在民間不出來,比一高低,誰誰誰會認你是高手呢?
所以說高手在民間是不成立的,
-
7 # 科技公元
一點不誇張的說,真的是高手在民間!說起造飛機,那可是個十分精細的活兒,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才行。
然而山西運城市鹽湖區郭家村的一位農民郭雷霆,卻打破了人們的一貫認知,自制了一架雙旋翼直升機!就是這架沒有外殼,只有一個鐵架供人乘坐的飛機,別看它比較簡陋,前方的方向盤上,可都是密密麻麻的資料表,沒有點專業知識還真開不了。
整個直升機自重330公斤,可負重170公斤,旋翼直徑4.3米,飛行高度最高可達到2000-3000米!不過,對於高中學歷、沒有任何造飛機相關經驗的郭老,製造這架直升機的難度可想而知。一開始時,是因為工作原因想造直升機,郭老是村裡專門架電線的,很多時候需要人工配合動力滑翔機進行架線作業,但有些活需要在山林裡幹,沒有適合滑翔機起降的跑道,要是有直升機就不需要跑道了。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花了7萬元,因為缺乏專業知識,錢全打了水漂,別人勸他放棄,他卻不服輸,在前前後後5年時間裡,投入了全部的積蓄60萬,終於造出了這架直升機。
飛機完工後,郭老約了些朋友來看他試飛,伴隨著旋翼的轟鳴聲,郭老慢慢飛上了天空。得知這一訊息,全村的人都激動了!還有飛機制造商想買他的直升機,但被他拒絕了,他說造這架飛機只是為了圓個夢,真要應用到生活中,飛機還是需要改進,透過國家認證才行。所以說,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8 # 天電59631241
民間對應就是官家,換個詞就是體制外,體制內,體制內人才雲集,資源雄厚,做出成績理所當然;體制外各方面條件有限,想幹出成就難度較大。但是隨著民間科研條件改善,英雄會越來越多,也需要國家政策資金等扶持,出臺獎勵政策,為民間科研提供寬鬆優良的環境。
-
9 # 旭日東昇87139639
古代的朱葛亮並不是什麼專業軍事學校畢業的,但劉備三顧茅蘆長請他!現代的趙本山.大衣哥朱之文沒也不是什麼專業音樂學校畢業的.你說他們來自那裡?
回覆列表
客觀地說,各行業都有高手,特別,其實高手就隱藏在民間。只不過近段在武術方面顛覆了一些人的看法,這也是有更深層次的問題,但不是提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