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牛225998504
-
2 # 亂世卵事
體例分類 《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 , 分為風 、雅、頌三類。①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多為民間的歌謠。《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歌謠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即朝廷之樂,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 ,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 即所謂正聲雅樂 。《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③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 ,《商頌》5篇 ,共40篇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後期至東遷時 ;《 國風 》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當產生於春秋時期。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思想內容 《詩經》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其中有些詩,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劉 》、《綿》、《皇矣》、《大明》等,記載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紂,是周部族起源、發展和立國的歷史敘事詩。 補充: 風最重要,因為風》詩是從 周南 、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 歌謠 。共160篇 。 補充: 《詩經》 “六義”指的是 風、雅、頌、這三個說的是內容;賦、比、興,這三個說的是手法,這就是“六義”。 《風》、《雅》、《頌》三部分的劃分,是依據音樂的不同。《風》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 樂歌 ,稱作“ 十五國風 ”共160篇。 《雅》分為 《小雅》 (31篇)和《大雅》(74篇),是宮廷樂歌,共105篇。 《頌》包括 《周頌》 (31篇), 《魯頌》 (4篇),和《 商頌 》(5篇),是宗廟用於祭祀的樂歌和舞歌,共40篇。 “風”的意義就是 聲調 。它是相對於“王畿”——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而言的。它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古人所謂 《秦風》 、 《魏風》 、 《鄭風》 ,就如現在我們說陝西調、山西調、河南調。 國風·周南 國風·召南 國風·邶風 國風·鄘風 國風·衛風 國風·王風 國風·鄭風 國風· 魏風 國風·唐風 國風·齊風 國風· 秦風 國風· 陳風 國風·檜風 國風·曹風 國風·豳風 “雅”是“王畿”之樂,這個地區周人稱之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範的音樂。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猶如清代人把崑腔叫做雅部,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 朱熹 《詩集傳》曰:「雅者,正也,正樂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說又有正變之別。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饗之樂也;正大雅,朝會之樂,受釐陳戒之辭也。......辭氣不同,音節亦異。」故而大小雅之異乃在於其內容。 “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 毛詩序 》說:“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這是頌的含義和用途。 王國維 說:“頌之聲較風、雅為緩。”(《說 周頌 》)這是其音樂的特點。 補充: 風、雅、頌。風是最有價值的部分,內容是 風土人情 。雅則是貴族的詩歌。頌是祭祀類詩歌。
-
3 # 玉溪散人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應當來說,對於不同人,從不同角度來考慮,詩經的三個部分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比如喜歡文學、對愛情充滿嚮往的人,肯定會喜歡《風》的內容。因為這裡面大都是各地民間歌謠,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中也不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樣對古人美好愛情描寫的句子。這也是詩經中最為當代人所瞭解的一部分。
而對於歷史研究者,尤其是周朝政治制度研究人員來說,《頌》則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一部分為宗廟祭祀之歌。對於研究周朝的起源於發展,當時的宗教狀況、宗法制度等等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而《雅》部分則對於瞭解當時貴族生活狀況很有幫助。
所以說,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詩經三個部分的內容重要情況可能會各不相同。但是,我們更願意把《詩經》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待,因為它從整體反應了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和民族文學最早的精華。
從古至今,古聖先哲、文人墨客們都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溫柔敦厚,詩教也”;荀子在儒家著作中最先把詩三百首當作經。他在〈〈勸學>>篇中提出為學須“始乎誦經,終乎讀禮”;梁啟超:“現存先秦古籍,真贗雜糅,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可見《詩經》在中國文化中的分量。
回覆列表
《詩經》是我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古典詩歌總集。它收入了西周到春秋中葉的詩歌。《詩經》分“風"、“雅"、“頌"三大類。“風”是土樂的意思。這一大類又分周南、召南、邶風等十五國風,絕大部分是東周後到春秋中葉來自各諸侯國的民間歌謠。“國風"在《詩經》中篇數最多也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