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記實錄
-
2 # 使用者1560482288461
這個不好說,畢竟沒有試過,魏延有此想法,證明他不光有勇而且有謀,夠個帥才。兵出子午谷是步險棋,勝則直取長安,敗則全軍覆沒,不過我認為應該冒險一試,畢竟是個機會,如果蜀軍能夠做的隱蔽周祥,或許有後來的鄧艾偷襲陰平的效果也未可知。
-
3 # 掌樂人生說歷史
根本行不通,歷史記載,走斜谷出兵的有兩個,曹魏大將曹真,和明末土匪闖王高迎祥,都失敗了,魏延想憑藉5000兵馬拿下長安,簡直是異想天開,就算你出了斜谷,長安可不是小地方,也是有大將駐守的,有沒有後援,攻下了也守不住,反正成功率幾乎是負數,諸葛亮的腦子甩魏延好幾條街,他早就知道行不通。
-
4 # 千玄
機會不大,就算蠃了,只能贏一時,當時魏國財力國力最強,巴蜀後授已無力迴天,必敗。孔明要是再聰明一點,也許是為了權力。就不會攻魏,整理國內,才是大事,動不動打無把握的仗,叫不作死才會死。孔明年年打,不要錢打的,傻逼孔明,小聰明,看不出天下之勢,買東西不看錢。
-
5 # 彈劍而歌2018
從單一軍事行動來看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從整體戰略來看屬於蛇吞象,即使僥倖拿下長安,也守不住,長安以西的涼州雍州依然有曹魏許多部隊,諸葛亮為了接應魏延肯定是迅速挺進,這樣戰線拉長,孤軍深入,雍涼守軍從後面斷其糧道,曹魏援軍很可能是張合迅速守住潼關,與雍涼守軍兩下夾攻,孤城長安無險可守,況且曹魏統治中心在洛陽和許昌,長安丟失不會動搖根本,元氣未傷,可以迅速組織數倍軍隊反撲,諸葛亮拿下長安後沒有時間去消化關中之地,也沒有多餘部隊進行多線作戰,這樣的軍事行動風險太大,如果諸葛亮兵力與魏國相當,到可以一試,拿下長安後,領兵阻住潼關,堅守不站戰,再派一支隊伍往回打徹底收復雍涼之地,之後遷都長安,以天子守國門,修養一兩年,然後兵進潼關,直搗洛陽,可以成功。所以諸葛亮兵出祁山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略思想是對的,先打下雍涼幾個郡為根據地,尋求與曹魏雍涼主力決戰,殲滅有生力量,一點一點消化關中,等到長安,後方已經是穩定的,這樣打下長安才是有意義的,得了關中就可以和曹魏打持久戰了。第一次出祁山就是這樣思路,可惜剛拿了四郡,街亭丟了,曹魏的援軍來的太快,兵力不佔優,對手又是曹魏名將張合,雍涼四郡沒消化完,街亭一丟糧道危險,諸葛亮只得退兵。不過當時司馬懿沒有來,正被孫權牽制,如果諸葛亮不退反進,和張合拼一拼也未嘗不可,雍涼那個時候人心浮動,雙方五五開的勝率,等後來曹睿執政穩了這個機會就沒了,對手也換司馬懿了,再出祁山就沒機會了,再也沒有能夠佔幾個郡的事情了,曹魏甚至重兵屯於各個道口,比如陳倉古城就把諸葛檔回去了
回覆列表
不會,畢竟兵力太過於小。長安是魏國的首都,是擁有重兵把守的。即使是魏延的奇兵能兵臨長安城下,那也是等於自殺。
當時魏國上下有才能的人多的是,蜀軍雖然突然降臨在長安城下會給魏國帶來一定的緊張,但也不至於被嚇破膽 。
一旦瞭解清楚怎麼一回事的時候,魏軍不需要調動邊防部隊回援。只需派幾個得力干將,率領城中的精銳殺出,就能將蜀軍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