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孔子,孟子,荀子,並稱為儒家三聖,三者皆以博學著稱天下,遊盡諸侯列國,而且門徒遍佈天下,但是三人的地址卻各有差異,而且三個人的學說也有些許不同,如果是你更願意,拜在誰的門下。
30
回覆列表
  • 1 # 廟山居士

    個人覺得拜荀子為師。首先,荀子面臨的政治環境已非孔孟之時,人性本惡的論述即是一個大的進步。其次,荀子思想適應了大一統的時代環境需要,孔子主張帶走一定的舊貴族的落後性。最後,荀子強調的法制思想,今人受益匪淺。

  • 2 # 漩渦鳴人yy

    我本人是比較喜歡拜荀子這位大佬為師的。

    首先是個人喜好的問題,荀子教了兩個徒弟,我本人是比較欣賞的,一個是韓非還有一個就是李斯,這兩個人雖然拜這位儒家大佬為師,但是他們的思想卻偏向於法家。法家是我比較欣賞的一門思想,當然,對於法家的認識來自於戰國時代的商鞅,關於他的介紹,很多是從歷史上學來的,但是更多是從大秦帝國之裂變裡面學過來的。將法家的思想集大成者,是韓非,關於他的話我是最近看的天行九歌,是一部動畫片,但是不可否認,裡面的韓非塑造起來十分具有人個人的人格魅力,而且學說上面也沒有因為動畫畫質要求高,而減少了內容上面的豐富感,韓非在動畫裡面是一個集合了道家,儒家,法家三家思想與一生的大思想家。關於李斯,我更多的理解是來自於另外一部電視劇。《大秦直道》,這部電視劇裡面李斯是由張子健也就是我們的李元芳大人來演的,電視劇不錯……

    從荀子的這兩個徒弟上來講,這位儒家大佬,在教授徒弟本領的時候,並不侷限於自家思想,而是願意讓自己的弟子更加貼身實踐,為整個天下著想,荀子的思想跟孔子的思想最大的本質不同,便在於荀子主張人性本惡,或者人性存在兩面,一面為惡,一面為偽,孔子主張人性本善,從某點意義上來講,荀子比起孔子而言更加看清了這個世界上的世態炎涼,戰國時代末期,諸侯列國為了吞併天下,互相征伐,而且沒有道理,就是為了土地財富和人民,此時此刻周禮早已崩壞,與其去尋求什麼虛無縹緲的聖人道理,不如去尋求在這亂世之中如何好好地活下去。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人的內心總有善良和邪惡並存,單一的認為人是善良的話,很容易使自己在這個社會里面吃虧,所以來說,荀子的思想更加貼近於地氣。

    更為重要的是,荀子這兩個徒弟做事情不同於孔子或者是孟子的徒弟那般做事虛無縹緲,他們更多的是願意為整個國家提供自己的計策,比如說韓非為了自己的祖國韓國,拼盡一生全力去守護自己的國家,李斯更不用說了,為了秦始皇一統天下,付出了多少心血,如果不是因為這個,秦始皇也不會把他封為丞相。荀子都從未真正阻止過自己弟子去做任何的事情,如家也好,法家也罷,只要能夠使弟子能夠有能力去改變,他就樂意因材施教,孔子雖然也主張因材施教,但是一旦思想與其不對路,他的反應通常都是避而不見。

  • 3 # 永恆DE門

    三聖,孟子、墨子、孔子。

    我還是喜歡孔子,不過孔子的影響力應該還是最大的吧。畢竟他是儒家的創始人。他的核心是“仁”,,一代大儒,萬世師表,深入瞭解你會發現博大精深的有情有肉的孔子,也是從小就知道他是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比如務實就是我們需要用一輩子去做的。他的生活狀態豐富。

    對人類思想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你看現在國內外都有很多孔子學院,最喜歡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放到現在用處更大。

    在加上孔子超前的思想應該有2000多年,多厲害啊。那麼早就有這樣的思想,讓現在浮躁的我們情以何堪,孔子是全世界十大名人,讓我們膜拜啊。

  • 4 # 木葉一樂灬

    儒家三聖: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的主張核心是“禮”和“仁”治國上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法來規範國家。孔子的學說體現了人道主義,在當時的戰亂時期是不被接受的,但,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精華。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仁政學說,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還有一個民本思想,在當時也是超脫了社會的發展,當使的君主專制是不允許其發展壯大的。他的民本思想與當今的人民當家做有主異曲同工之處,值得現在人們學習。

    荀子的思想主體以儒家為主,後期又兼採道、法、墨等家的主張。荀子身處戰國末期,在百家爭鳴的時期能夠吸取諸子思想,極大的發展了儒家思想。

    如果非要讓我選擇一個,我更願意選擇荀子作為老師。荀子能夠批判的繼承發展儒家文化,又能吸收其他思想,可見其思維廣闊,不會拘泥於一種,而且在許多方面都頗有建樹,所以,我更願意追隨荀子的步伐。

  • 5 # 風華正茂135672356

    我不會拜他們為師,這個世界最不缺就是知識和道理,中國不缺少知識和道理,中國知識最多,戰爭也最不缺,中國缺少的是純正的信仰,沒有信仰,理論、道理等顯的蒼白無用,治人先治心,心不治等於不治本。

  • 6 # 天磨責難

    儒家三聖,並非同時代之人,孔子為春秋末期,孟子是戰國中期,而荀子在戰國末期。至所以他們成為儒家三聖,是孔子創造的儒家學說,這根主線把他們緊緊地聯絡起來。

    孔子的“仁政”,並非是君民關係。而是人民無條件地服從君主,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君主不愛人民,人民不能造反,否則視為不忠。這種三綱之道,大大地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在這點上,孟子看穿儒家理論的偽善,勇敢地站出來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樣徹底地顛覆最初的儒家思想。

    荀子,山西屯留西的安澤縣人,他是戰國後期的稷下學宮的創世者,他的思想更先進,仁政根本不能解決當下的社會混亂,對善人用仁義,對惡人用刑法,所以他的二位學生,韓非子,李斯逐漸走向法家。正因為這點荀子並未成為大成殿的配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讓高中生喜歡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