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薇的深度文藝之旅
-
2 # purelove
由JK羅琳所著的這部魔法小說《哈利·波特》,我在第七部漢譯出版後第一時間看完,徹底結束追書之路。
題主所問,“如何評價伏地魔?”我想就這個反派boss說說自己的看法。
嗜殺成性伏地魔的手段有多毒辣大家也知道,三大禁咒對他來說喜歡怎麼用就怎麼用,一點也不含糊。
他自己組織了一支隊伍“食死徒”,爪牙遍佈,上至魔法部,下至監獄,阿茲卡班裡關著許多食死徒,都是在伏地魔時期犯下殺戒的門徒。
而伏地魔的魂器之一,大蟒蛇納吉尼,嘴下冤魂同樣不少。
學習能力雖說伏地魔嗜殺,卻否認不了他的魔法天賦,成為比肩阿不思·鄧布利多的魔法師,能和他直面對抗,這等能力毋庸置疑。
伏地魔和鄧布利多在魔法部對抗那一幕,相信看過的人都記憶猶新,高超的魔法掌控,以及學識,無不證明他的學習能力。
魂器這個魔法應該是伏地魔最大膽的嘗試,敢於挑戰,更懂佈局。
野心超大大家之所以抗衡伏地魔,還是因為他的野心過大,想要掌控所有魔法師,甚至統治世界。
魔法世界到底多大我們不知道,但魔法師的能力我想運用的好足以統治世界,不動用核武器的情況下。幾所魔法學校和組織,根本阻擋不了伏地魔的腳步。
凝聚力在伏地魔受傷期間,無數食死徒為他的復活工作,魔法部的盧修斯·馬爾福等幾人,一直沒有離開。
他的幾個僕人,小矮星彼得,小天狼星布萊克的姐姐貝拉特里克斯,馬爾福一家,他們在伏地魔復活後第一時間回到他的身邊。
再看他們總攻霍格沃茨,成千上萬的食死徒聚集,甚至有巨人族出現,說明伏地魔說服了其他種族加入這場戰爭,可以看出他的手段和凝聚力,可比鄧布利多好的多。
結語伏地魔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他的魔法成就無法否認,他成了魔法史的大魔頭,卻留下沉重的一筆。
不請自來,關於伏地魔,我在去年曾寫過一篇文章,專門分析過這個最大反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伏地魔就是人們心目中最大的惡——擁有著超強的能力,讓整個魔法世界陷入恐懼。比如在第一部《魔法石》當中,人們對於伏地魔的名號依然選擇閉口不談,只敢用“那個人”來代替,甚至在心中已經不再把他當作人來看待,可以說是陰魂不散的惡魔,似乎隨時都會捲土重來。
我對於伏地魔的評價很簡單:不是人。至少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哈利·波特”系列是一個龐大的魔法世界,它取材於現實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來自於虛構,不能算是一個真實的人,只能說是無限地接近於真實。
那麼在書中有誰算是無限接近於真實的人呢?
最典型的,除了哈利、羅恩、赫敏組成的“鐵三角”,斯內普、鄧布利多都可以算上。因為他們都有著獨屬於人的喜怒哀樂,獨屬於人的感情與愛,他們都有著複雜的人性,在善與惡的交織中做出人生的選擇,而我們能從他們身上看到很多不同的閃光點。
而伏地魔呢?
我們在伏地魔身上能看到什麼?我們追溯他整個人生,我們能看到屬於人的感情和愛嗎?
很遺憾,伏地魔從未擁有過愛。
如果我們把愛分解為親情、友情和愛情,伏地魔首先在親情方面就是缺失的,甚至可以說基因上就是缺失的。他的誕生不是愛的結晶,而是迷情劑的功效,愛作為一種古老的力量,沒有能夠延續到他的身上,再加上原本的家族就多是近親結婚,性格多古怪冷僻,從某種意義來說,似乎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不完整,以及未來畸形的生長。
在友情方面,伏地魔也是缺失的,他從來沒有把誰看作是他的隊友,因為他太狂妄自大,根本不可能像之前的反派德林沃克一樣和鄧布利多惺惺相惜,食死徒只是他用來鞏固和顯示權利的工具,是他的僕人,他之所以拉攏他們,只是因為他們還有著一定的利用價值。
在愛情方面,早有哈迷向羅琳提出這樣的問題:“伏地魔是否愛過任何女孩?”
羅琳的答案也非常明確:“沒有,他只愛權利和他自己。他只珍惜和欣賞那些幫助他向目標邁進的人。”
因為伏地魔沒有愛,他無法感知到愛,所以愛對他而言,是一個非常陌生而神秘的東西。陌生與神秘會讓人無法掌控,無法掌控對於伏地魔來說,是可怕而致命的,因為那意味著變數,意味著失敗。
因此,我們能夠看到沒有愛的伏地魔一直在追尋愛,或者說在研究愛:愛使他在如日中天的局勢下一敗塗地,他卻選擇一定要用哈利那象徵著愛的血來使自己復活。他試圖去明白愛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儘管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愛本身,但是至始至終他都不曾放棄過追尋,在他眼裡,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兒是那樣讓他嫉妒,又是那樣神奇,神奇到他也渴望擁有這樣古老的力量。
但正是因為伏地魔沒有愛,所以他此生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完整的人。而他的終極目標——永恆的生命,只不過是零落的靈魂碎片,邪惡的盡頭,只剩下孤寂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