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沉默不一定是羔羊
-
2 # 雲睡客
不同意。
不肯吃虧就是愛佔便宜。什麼是吃虧了?什麼又是佔便宜了?這實際上有一個標準的問題。就是以誰的標準來衡量的問題。
同樣一個結果,在你看來是吃吃虧,換一個人就未必是吃虧。佔便宜也是這個道理。
比如你賣給朋友一個商品,只收了一個成本價。看似沒吃虧、也沒佔便宜。但是朋友也許會覺得你應該白送給他。因為朋友會想"沒有我,你怎麼會有今天?"也或者會想,你本來就不該賺朋友的錢。等等……
再比如,你給別人介紹了一個生意,覺得是幫了朋友。但是朋友或許因為是你介紹的生意,而不得不降低利潤。那麼,又是誰吃虧,誰佔便宜呢?
所以,吃沒吃虧、佔沒佔便宜,是一個很容易主觀的問題。角度不同,標準就不同,感受必然不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沒有一個客觀標準的情況下,不肯吃虧必然導致愛佔便宜的效果。
不肯吃虧最後一定會吃虧,愛佔便宜最後一定沒便宜。不肯吃虧和愛佔便宜的心理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
這樣的人,時時處處都會在"算計",說話都會爭個上峰,實際上就是心裡的嫉妒在作祟。
這樣的人,時時處處都會在"懷疑",懷疑別人的動機,最後就會在朋友中失去信任。
這樣的人,往往沒有原則,看似在追求一種平衡,卻根本得不到平衡點,最後還要讓別人覺得"高高在上",從而"敬而遠之"。
每個人心裡面都有一杆秤。每個人也都會做出比較。也許一時不明白,但是時間長了,終究會弄明白。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誰會願意與一個愛佔便宜的人交往呢?誰又放心與一個不肯吃虧的人共事呢?
沒人願意。那麼,你還佔誰的便宜呢?你還和誰去計算吃不吃虧呢?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我以前經常和別人說:志同道合謂之朋,共勉互進是為友。所謂朋友可不可交,是不能用利益來衡量的,更不能太在意"舍"與"得"。
春種才會秋收,付出才有收穫。哪有什麼無本的生意?那只是痴人說夢!
只有會"舍"的人,才會最後有所"得"。我們不能為眼前的小利益而裹足不前,更不能因為小得失而一葉障目。
交朋友的正確標準 孔子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每個都會需要交朋友。結交正直的、誠信的、知識廣博的朋友,才是有益的,只有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正可交的。
如果我們結交諂媚逢迎的、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善於花言巧語的人,那麼最終受傷的一定是你自己。
回覆列表
生活中,一個人的環境有限,有些朋友不得不佔些小便宜。這些朋友雖然平時愛佔便宜,但對你絕對夠意思,當你有困難時他們一定會鼎力相助。
我覺得,要是你平時的日子過的還可以,就大度一些,畢竟幫朋友一把,也是一件好事。
其實好朋友之間不存在什麼佔不佔便宜,只是彼此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照應而已。好朋友親如兄弟,不分你我,當然也沒有佔便宜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