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哥正能量

    一點點也沒有罪-罰等價的提現。也就是自私自利,拼個爹、經濟,最不行就拼暴力。發現問題和犯罪後沒有真正的去努力解決,磚家們只說不做,法律法規無動於衷,所以才有現在的肆無忌憚!

  • 2 # 靜待書香花開

    所有孩子都可能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那些不擅長社交、負面想法較多、被同學排擠或孤立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那些處於弱勢地位的孩子,更可能面對直接的欺凌、侮辱或排斥。比如身患殘疾的兒童、在外貌、語言和行為上與眾不同的兒童(比如燒燙傷、結巴、多動症等)、來自弱勢文化或背景的兒童(比如城市移民、少數民族)、被認為性取向“不正常”的兒童等等。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兒童也更容易受到歧視和侮辱,他們自己感到無助或者害怕不被相信,而家長也可能無能為力或者缺少必要的資訊來保護自己的孩子。

    在討論校園欺凌的時候,有些孩子總是被欺負,是“受氣包”。實際上被欺負的角色在二、三年級之前並不固定,在之後才慢慢固定下來——被欺負的孩子總是被欺負,40%-50%受欺負孩子報告自己總是被欺負。另一反面,同學對這些“受氣包”的看法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43%的受害者在三年之後還被同學認為是受氣包。美國一項追蹤研究顯示,12%的男孩和6%的女孩從8歲到16歲一直是同輩欺凌的受害者。對於這些長期欺凌受害者來說,他們受到的影響很可能是巨大且無法挽回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發財樹葉面乾枯發褐是什麼原因?該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