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與白之間
-
2 # 莊生荒谷
三句話概括《水滸》作者施耐庵:
1.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6歲中進士,考試勢如破竹,足見文思非凡。
2.感張士誠知遇之恩,不做朱元璋的官,很有骨氣。
3.因寫《水滸傳》而成千古大名。
-
3 # 乾坤書書
施耐庵(1296—1370),原籍蘇州,生於興化,舟人之子,十三歲入私塾,十九歲中秀才,二十九歲中舉,三十五歲中進士。三十五歲至四十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七十一歲或七十二歲遷興化,旋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徵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七十四歲。與羅貫中合著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
4 # 靈寶推拿絕技杜雲祥
宋朝統治者腐朽兇殘,太尉高俅無惡不作。林沖、晁蓋、宋江、魯智深等眾多好漢,共108人,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為寇,揭杆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治者的囂張氣焰,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
5 # 三郎八點半
①招安!招安!只招它朝廷的鳥安!—借李逵的話表達施耐庵對統治階層,黑暗勢力的不滿。
②今日跟隨了宋公明哥哥,也不枉今世來走它一遭!—借戴宗的話表達施耐庵想尋明主,替國家效力的願望。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三句話如下:
韜光養晦,一代英才居勝境。
著書立說,契而不捨改其名。
激濁揚清,千秋峻筆著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