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在製作灌湯包時,所調餡料容易瀉汁,且不便於包捏,是不是調餡的比例有問題?
5
回覆列表
  • 1 # 東方美食官方賬號

    答:

    餡料瀉汁,不易包捏主要是因為皮凍的熬製不粘稠。皮凍在肉餡製作中是重要調料之一。加入皮凍,餡料可以成為稠厚狀,加熱或成熟溶解後,餡心滷汁增多,味道鮮美。這是灌湯包增加滷汁、便於包捏、提高口味的重要方法。在各式湯包中,皮凍為主要原料之一,沒有它就形成不了湯包的特色。摻凍是南方經常用的做法。

      制皮凍的原料主要是豬肉皮,所有動物的皮都含有一種叫“白明膠”的物質(膠體蛋白)。這種物質加熱熬化,冷卻後就能凝結成凍。在制皮凍時,如只用肉皮和清水(或一般骨湯)熬製,則為一般皮凍;講究的皮凍則要用火腿、母雞或乾貝等鮮料,製成鮮湯,再熬肉皮成凍,就成為鮮美的皮凍,可用於小籠包、湯包等精細點心。

      一般皮凍的具體制法是:

    肉皮去毛,洗淨,放入大鍋內,加入清水(或骨湯),以沒過原料為準,置旺火上煮到手指能捏碎的程度(也可以把肉皮在開水中略煮一下,取出投入冷水中浸泡,再放回鍋中熬煮,易爛),取出用刀剁碎(或用絞肉機絞碎),再放回原湯鍋內,加蔥、姜、黃酒(用量是肉皮的1/3)等,大火燒開,轉小火慢慢熬製,邊熬邊撇去浮沫,待熬製成稠糊,盛入盆內,冷凍凝結即可。

      操作要領

    1.放回原湯鍋中熬製時,一定要改用小火長時間加熱,才能把湯水中的鮮味吸入皮凍內。

    2.盛放皮凍的器皿必須潔淨,否則極易變質。

    3.制好皮凍不宜再接觸水分,否則皮凍遇水會溶化。

      現在使用的皮凍,大體分為兩種:一種叫“硬凍”(又叫皮膏),一種叫“軟凍”。兩種凍製法相同,只是所加湯水量不同。硬凍加水量為每500克肉皮加水500-750克,比較容易凝結,多在夏季使用。軟凍加水量為:每500克肉皮加水1-1.25千克。另外還有一種在調製時,把煮爛的肉皮不再放回鍋內製成的凍,呈透明狀,叫水晶凍。

  • 2 # 小吃學院

    1、排酸後腿肉200克,剁成餡加入鹽5克,薑汁10克,蔥汁20克,生抽10克,老抽適量,花椒麵5克,香辛料2克,雞精10克拌勻,而後打入50克高湯。

    2、豬皮200克正反兩面刮乾淨,放鍋中加水燒開焯水十分鐘,而後撈出洗乾淨切成條,另起鍋加入800克水,放入豬皮,蔥10克、姜5克、香辛料2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煮2個小時,即汁剩下二三百克時,濾出湯汁200克,自然冷卻後,切成碎粒。

    3、把拌好的餡和豬皮凍攪拌在一起,加入20克香油,放冷藏室靜1個時後時使用。

    至於問題描述中所說漏餡,按上述方法配製餡再麵皮合適的情況下,可解決問題,致於關鍵是什麼,明確的回答每個步驟都很關鍵。

  • 3 # 美食旅途

    灌湯包,很多人都喜歡,也有很多喜歡動手做的朋友喜歡自己製作灌湯包,當然這灌湯包的做法也有很多種做法,有發麵的,有子面的、有熱水面團的,還有兩種麵糰混合著用的,當然不管是哪一種皮子製作的,最為關鍵的還是這湯包的餡心,這餡心的關鍵當然是朋友們可能有些朋友知道有些不一定清楚,在一般的鹹鮮的餡心中加入適量的皮凍的顆粒,當然也可以是帶餡料的全皮凍。

    “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再喝湯、喝完了湯再慢慢品嚐”。

    這位朋友的問題是所用的餡料容易瀉汁,而且不便於包捏,我想最為關鍵的就是這皮凍加入到餡心中後,攪拌的過久或者是皮凍濃稠度不夠導致的,只要這兩點改進了一般就解決了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人欺負了你生命中想守護的那個人,你會不顧一切想揍ta一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