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嗯仍是少年
-
2 # 孫洪鶴
產品設計的核心思維就是使用者思維,核心就是“核心使用者”:核心使用者思維,另外的意思就是“去使用者思維即減法”
我們的產品無法做到所有人滿意,當我們面對更多人質疑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思考一件事:有哪些人喜歡,為什麼?而不是馬上的選擇改變。
我們以手機為例:諸位當中用蘋果的有多少?用華為的呢?用小米的呢?只提這三個品牌,我想在這些人群中,肯定有對小米有意見的、也有不喜歡華為的,更有反對蘋果的,但這些都無法改變這三個品牌都是成功的。
我們要優先選擇讓喜歡我們的人更加喜歡,而不是盲目討好對我們並不喜歡,而且還不是我們的核心人群的議論。
不管是“非主流”還是大眾群體,有時間需求是不真實的:消費者總是習慣於說謊話,絕大多數時是言不由衷。
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一定要首先明確核心族群-使用者思維是針對族群的,而是全民普及思維,我們不是十年前賣保健品的思維(這東西全治、啥都管,適用於所有人),使用者思維的另一個核心就是“去使用者思維,即做減法”
一個產品經理一定要捨得做減法:核心使用者思維,其實另外的意思就是“去使用者思維即減法”
-
3 # 誰禿誰知道
第一,當我們發現一個使用者需求之後,需要更深層次去挖掘需求背後的使用場景。
第二,當我們提出解決方案之後,要根據效果及時調整,多做嘗試。
第三,群體是不可預測的,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成功模版。
使用者的需求分為 Need 和 Want ,前者是需求,後者是慾望。比如減肥,當女生談論減肥的時候,她們談論的可能不是減肥本身,她們談論的也許是穿衣服不好看、也許是找不到男朋友、還有可能是眼前的飯菜不合口味。如果產品經理把這當作一個真實需求,拿減肥藥當解決方案,那這個使用者體驗一定無法達到預期。由此可見,做產品首先要分辨使用者的 Need 和 Want 。
如果使用者的 Need 和 Want 判斷錯誤,也就會成為大家所說的偽需求,最終影響解決方案的效果。而解決方案的優劣,只能透過最終效果去判斷,期間還包含無數次的調整。
-
4 # 選擇勝與努力
產品是用來用的,考慮完善是有必要的,當然特殊的顧客特殊對待還得考慮產品市場定位,主流人群的客戶量。說到底生產廠品就是服務人類,假如太另類又無用生產出來又有什麼用
-
5 # 新生玲
非主流不一定永遠都是非主流。就比如這次的疫情之下。由於復工必須要有額溫槍,導致額溫槍斷貨。手機已經成為普及產品。手機也自帶測睡眠,心率,步數等等健康監測功能。體溫除了可以從口腔,腋下,額頭等處獲得,也可以測耳溫。手機都配有耳機。這個耳機是否可以設計成測耳溫功能呢?人手一個還不交叉感染
-
6 # 黃健898
產品的服裝風格是否要考慮“非主流”使用者,這需要時代所反映的客觀內容來決定,還有材料、技術的支援和產品的最新特點及它們審美盈利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服裝的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是否能夠帶來盈利,如果不能保證盈利那就沒有考慮和不考慮的問題。
回覆列表
看這部分“分主流”的使用者佔比多少,是否是重度使用者,如果不是,當然是無需考慮啊。
理由如下
1. 看市面上優秀的產品,都是設計簡潔,很強的目的性;
2. 針對自己的核心使用者專心完善自己的產品才是重中之重;
3. 需求,做加法很簡單,做減法很難,但是做減法更加的重要;
這就是mac和windows的差距。喬布斯是一個偉大的產品經理,而比爾蓋茨更像一個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