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它們是否科學?心理學方面有沒有其它得到較廣泛認同的測量方法?
7
回覆列表
  • 1 # 籃球狂熱米

    科學家是不屑於使用“聰明”這種沒文化的大眾才使用的字眼,科學家認為,之所以有一群人做什麼都比別人優秀,是因為這群人的一般認知能力(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更強。 但是這個一般認知能力,太抽象了啊,無法量化啊,這讓這群喜歡玩弄數字的科學家該如何是好?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人就發明了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這麼一個術語,用一套測量工具給人們打分。分數高的就是智力高,分數低的就是智力低。 開什麼玩笑?身高量起來都有誤差,智力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豈是你說量,說量就能量的? 但這也沒辦法啊,人們就是喜歡互相比較啊,不是比身高,就是比存款。家裡幾口人?幾畝地?幾套房?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大家無法攀比啊。 沒問題,大眾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要求。科學家們竭盡全力,一定要發明出一套最精準的智商測量工具! 其實我是開玩笑的,學者們發明智商量表,最早是用來給小學生們排等級,方便學校因材施教。後來軍方招兵買馬,發現有一群士兵怎麼訓練也訓不好,也請學者們用智商測量工具來測一測,把智商太低的淘汰掉,免得誤傷友軍。 這裡我就要插一個笑話了。大家平時總會看到有人炫耀智商,有一次,我朋友的一個朋友也打算去炫耀一下智商,他想找個權威機構去測一測。他爸也同意了,於是就給醫院打電話,問一下智商測量的費用還有亂七八糟的具體事項。最後他爸問那邊的醫生:“醫生啊,我兒子這個智商測試,要花多長時間啊?”,醫生說:“那得看你兒子有多弱智了。” 接上文,上回書說道,智商測試最早是用來識別一群比較笨的人,讓這群人接受特殊教育,以便他們健康成長。但人類有笨就有聰明,聰明人能否透過智商測試測量出來呢? 答案是:很難。因為聰明人有不同的聰明法,但笨的人大都一個樣。 首先我要介紹一下智商的精確定義。 那個為小學生做智商測試的就是法國學者比奈。他覺得,智商就是智力年齡除以實際年齡。如果你是個4歲兒童,但是你的智力達到了10歲兒童的水平,你的智力就是2.5。為了讓結果看起來漂亮,再乘一個100。你的智力就是250了。 但是,這套方法用在成人身上,就弱爆了。眾所周知,人的智力巔峰時期是年輕的時候,大概25歲左右吧。如果有一個百歲老人,其智力依然保持在顛覆的25歲,那最後算出來他的智商是多少?25啊。那個4歲小孩,縱使他是神童,但他的智力也不會有這位青春不老的百歲老人之10倍吧? 所以,最後的結論就是,這種智商演算法不科學! 上面這種智商演算法,叫做比率智商。而另一種演算法,叫離差智商,這是是一套更科學,更適用的演算法,我們今天提到智商一詞,就是指離差智商。 講離差智商,也得講一點背景知識。 話說,人類的許多特徵,都滿足正態分佈。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各種特徵,都在平均值左右,那些離平均值太遠的人,永遠都是少數。 我講個例子你就懂了,假設大家的平均身高是170cm,那身高230cm和110cm的,都是極少數人。大部分的人身高都在170cm左右。也即是160cm-180cm之間吧。 我知道,如果我再講一下統計學上的標準差(SD)和Z分數,你們一定要打死我。所以我就不講具體過程,只講結論了。 把這個正態分佈應用在智力上面,得出的結論和身高是一樣的。大部分人的智力都在平均值附近,特別聰明和特別蠢的人都是少數。 一般都假設智商的平均值是100,標準差是15,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智商是130,你就比平均值高130-100=30,30也就是2個標準差,那換算一下,你大概比97.8%的人要聰明,具體怎麼換算自己去查。 另外,前面也說到了,不管測量啥,都有誤差。所以智商測試的結果一般是一個區間,也就是說,如果你去測智商,最後一般會告訴你,你的智商大概是100加減5,也就是95-105之間。 還有,智商測試是一群專家勞心勞力做出來的,背後付出了很多心血,你想要免費測,一般是不可能的。網路上那些免費的智商測試一般是騙小孩的,網路上那些收費的智商測試一般是騙大人的。你如果真的想測量一下自己的弱智程度,可以去大醫院的精神科,那裡測試比較全面,權威的韋氏智商測試還有玩積木環節哦~

  • 2 # 安慰記

    現有的心理學研究和應用中,問卷和量表的使用都十分廣泛。如果從這個使用頻率來說,心理學的各類從業者對這些測量應該都是有一定認同的。但是不是在學界達到“普遍認同”,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他們的科學性。

    先要明確的是,這些量表都是心理學家們基於調查研究和某一理論編制的,而且在推廣應用前都會小範圍施測以檢驗編制的問卷信度和效度是否達到標準。從測量的角度說,每一個成型,且被國際推廣的量表都是科學的。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量表背後所依據的理論完全贊同,嚴格來說所有理論都是一種可能的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很有可能會被後來的研究推翻。上世紀末美國學界曾掀起過一陣用智力量表來預測孩子未來的成就的風潮,後來被發現智力測驗所涵蓋的方面太過狹小,不足以預判一個人的成就,這股潮流也就慢慢消失了。因此沒有絕對的科學,只能說論證的方式目前比較可信罷了。

    就某一測量而言,學界因各流派的理論不同很難有普遍的認同。但就量表測量法而言,現今學界是承認它是心理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手段,各個研究方向都會或多或少涉及到問卷測量。除此之外,實驗法、觀察法等在研究中也被廣泛應用。這些方法都有相應的侷限在,例如問卷測量可能會受到被測者的影響比較大,實驗法很難模擬現實情境,觀察法又會受到研究人員的主觀影響。因此在實際的研究中會根據具體的情況選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勤怎麼做?